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我中专生涯的最后一个暑假了,从初二开始,我就开始了暑假打工生涯。 这些工作,有自己找的,有朋友介绍的,也有到亲戚那里打工的。自己找工作时处处碰壁,使我真正体会到找工作的艰难。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博士生、硕士生、大学生到处都是,他们会要一个中专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吗?这是当时找工作的顾虑之一,怎样才能取得老板信任,证明我这个中专生有能力担任这份工作呢?这是顾虑之二。实践证明,我能够找到工作的原因是凭着自己的勇气及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担这份工作。记得有一个老板对我说:“你既没有证书,又没有经验,外面…  相似文献   

2.
陈依凹 《良师》2010,(7):52-53
才到美国的第一个暑假,我便和警察打起了交道。留学生每到暑假都得四处打工挣钱,我也不例外地加入到找工队伍之中。但由于是外国学生,加上我刚到美国,没有汽车,在这出门就上高速的地方就像缺了腿的残障人员,使得找工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3.
我在一所高职院校上学,为了供我读书,家里欠了一屁股债。所以,对我来说上学不仅意味着学知识,而且还要学会生存——不再靠父母的血汗钱上学。暑假期间,我到武汉打工。  相似文献   

4.
近与远     
大学的某一个暑假,我到一间律师事务所打工,这是我这辈子第一份“工作”,对我日后影响颇为深远。在开始工作之后,我把同学弗朗斯也介绍了进去。但是,正应验了“感情  相似文献   

5.
黄涛 《留学生》2011,(5):51-51
转眼又快到暑假,又快到许多留学生找工作的季节。这让我想起我曾经的打工岁月。写下这篇回忆,给正在找工作的朋友们打打气。  相似文献   

6.
今年暑假刚开始.我便逃离了学校单调的生活,企图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一片自己的天空。历时15天的四处奔波寻找.几经周折.我终于在一家三流的酒店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从此,我便开始了自已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打工生活。  相似文献   

7.
开学了     
“啦啦啦……”听,这是谁在唱歌呀?哦,原来是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终于盼到了9月2日——正式上学。我怀着恋恋不舍与迫不及待的复杂心情,来到了学校。  相似文献   

8.
大家好!愉快的暑假又要开始了,暑假里有什么打算吗?玩和学当然是免不了的,但有没有想过尝试别的体验呢?比如说打工。对于打工,同学们一定没少听说,可是你体验过吗?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直播室,听一听来自湖南、江苏这两个地区的同学的感受和体验吧。·直播室·阿木老叔:假期打工,这好像是近年来学生中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假期打工对中学生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大家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薛俊:我认为打工可以适当地尝试。大家知道,学生在假期打工,这在西方是非常普遍的,对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利…  相似文献   

9.
那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式,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六十多岁了,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的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6月,离假期又近了一步。漫长的暑假到来之前,很多职校同学都会萌发打工的念头。打发时间、体会挣钱的艰辛、增加社会阅历、提高动手能力……利用暑期打工当然会带来不少的益处,但是很多事情都是一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就拿暑期兼职来说,在找兼职工作时,有可能会误入骗子的圈套,也有可能辛苦工作了一个暑假却一分钱也拿不到。我们不妨来听一听一些职校学生在以往的假期兼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时下学生利用假期打工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而且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范围也日趋扩宽。在这支特殊的打工队伍之中 ,到底是出于何种心理促使他们放下书包去涉足社会呢 ?为此 ,我在学校里对暑假打工的同学进行了一番粗略的调查 ,从中发现中专生假期打工心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实践锻炼 ,学以致用型这一类型在我们中专生队伍中尤为多见 ,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有一部分因学校设备尚未完善而无法加以实践论证。所以他们想通过这假期 ,找一些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工厂参加实践 ,在工作中巩固和提高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另外中专生也非常重视学…  相似文献   

12.
外卖二三事     
第一份酸楚 我读职校后的第一个暑假,按照原定计划——打工。 放假后,我买了份《21世纪人才报》,上面有很多招工信息。从密密麻麻的广告里,我挑了些电话号码,一个一个地拨号,然而,对方的回答几乎一样:我们需要长期的工作人员,而不需要暑期打工的学生。唉,看来大公司大企业是进不去了,只好找私营的小企业。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大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不知怎么的,渐渐地渐渐地在笔者的脑海中形成了两道画面迥异的风景线…… 国外学生的暑假生活,以打工为主流,许许多多的大中小学生干着各种各样的零工活儿,组成了一道热火朝天的丰富多彩的风景线: 在美国,青少年学生暑假打工已成老手,联邦政府还专门为少年打工立法。每年5月,美国各地就开始举办“少年工作交易  相似文献   

14.
涉世之初     
离放暑假还有好几周的时候,老妈就打电话催问我回家的日子。但为了体验生活,锻炼自己,我毅然决定留校打工。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的时候,老妈在电话中不语,听的出来她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外面。第二天我到银行去取生活费的时候,没想到存折上多了300元,当时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出乎我的意料,不回家的同学居然好多,有的早就开始找活了。在这方面我一点经验也没有,听同学说找家教要容易些,而且工资也不低。当天傍晚我带着在学校校报和当地日报、晚报上发表过的文章复印件来到桂花广场,当时华灯初上,到处是闪烁的霓虹灯,广场上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我在某份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事例:一个中国学生在申请赴美留学时,各方面都很优秀,可是却因面试时一个问题而被当场拒绝了。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是该学生说留学是更好地找工作、更好地赚钱。上学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找工作、赚钱。其实,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当今,又有多少人不是以这样的目的来看待教育呢?我想,这是时下教育功利主义使然也。  相似文献   

16.
今年暑假是我上学以来最艰难的暑假,妈妈决定让我在暑假拿下钢琴的九级和十级联考。两级联考,意味着我面对的密密麻麻多达40页的"蝌蚪文"琴谱必须烂熟于胸。"拿下,你行的!"我给自己加油。整个暑假里,我都仿佛在爬一  相似文献   

17.
江南假期     
打工也分三六九等,这是我经历了大学两个暑假才总结出来的。大一暑假,我做家教。生活悠闲自在。八点起床(无锡天亮时间要比家乡重庆提前一个小时),喝粥,外加这里常见的早点柿饼,甜饼,慢悠悠地出发。文学院前有成荫的绿树,钱穆先生做文学院院长时,这树只怕还没出生。江大也出了不少名人,像现任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先生、已经仙逝的教育家顾毓秀先生等。只是不知道我们这些新鲜人中有多少人能被记录进校史。无锡大学生找家教,多是拿牌子去新华书店门口找,我们呼为“站家教”。整个暑假都有人站在那里,等来的却是三十块钱两个小时的低廉工资——…  相似文献   

18.
碰壁记     
随着学生暑假打工浪潮的逐渐高涨,我也禁不住心里直犯痒痒。今年刚放暑假,我愣是凭着自己引以为豪的三寸不烂之百说动了顽固的老爸和老妈。我还许诺:凭我的聪明才智,如在一天内找不到工作,我愿承包暑假里每天的洗碗工作。第二天天空万里无云,还有点习习轻风。真是无助我也。我喜滋滋地咬着个苹果准备出门。“哎!红红!没找到就别逞强,别忘了中午回家吃饭…’··”老妈在背后又大声重复着她那句已讲了干百遍的话。“知道了……”回话间我早已骑着车消失在人流中。我朝着报纸招聘广告指引的地址骑去。一路上我既紧张又有些儿激动。紧…  相似文献   

19.
那列绿皮火车,拥挤,破旧,简陋,可在我的心里,那列绿皮火车却充满温情。A我生在小镇长在小镇,从未离开过小镇。爸爸一个电话打来,说他在他打工的城市联系好了一所中学,要我过去读书。这意味着我要离开小镇和妈妈,到遥远的大城市上学。  相似文献   

20.
正从教之初,自以为付出很多,但不是每个学生都领情,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2010年,我的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考试分数一度下滑,我找他谈话,他也支支吾吾。不仅谈话收效甚微,甚至他开始在课堂上搞一些怪动作,哗众取宠。这让我忍无可忍,便冲他大发雷霆。他终于说出了一个理由,这个理由让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