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选旁证》,清梁章钜著。这是清代比较重要的《文选》研究著作。我知道《文选旁证》,要追溯到解放初期。当时,我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有一天,出去逛旧书店,在夫子庙旧书店里买了一本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是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的《国学基本丛书》。买到之后,随意翻阅了一下,其《书目答问略例》云。  相似文献   

2.
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金陵百咏》提要:“《新亭》云:‘江右于今成乐土,新亭垂泪亦无人。’大抵皆以南渡君臣画江自守、无志中原而作,其寓意颇为深远。”按:曾极《金陵百咏》之《新亭》,原句为“江左于今成乐土”。《宋诗纪事》卷六十七据《方舆胜览》亦引作“江左”。“新亭”既在“金陵”,古属“江左”,不得云“江右”也。  相似文献   

3.
1905年1月吴樾在保定创办《直隶白话报》。半月刊。其宗旨是“开通民智,提倡学术”,是一份综合性的普及读物,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倾向。2月23日邓实主编《国粹学报》月刊在上海创刊。该刊是国学保存会的机关刊物,其宗旨是“研究国学,保存国粹”,内容分社说、政篇、史篇、学篇、文篇、丛谈、撰录等栏,是一本起过一定革命宣传作用的权威性国学刊物,在学术史的研究上,也有一定的贡献。1912年初停刊,共出82期。5月8日清廷军机处命查禁《浙江潮》、《新民丛报》等书刊。6月3日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在日本东京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其宗旨是“提倡国民精神,输入文明学说”。该刊宣传反帝反清革命,高呼“二十世纪之支那万岁!”  相似文献   

4.
董岩 《新闻窗》2006,(3):11-15
范敬宜。1931年生。江苏吴县人,北宋名臣范伸淹之后。早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1951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曾任《东北日报》助理编辑,《辽宁日报》编辑、部主任、编委、副总编;1984年调京任文化部外文局局长;1986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199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1998年至2003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年4月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人生感言:人不求全.求全则天下无可用之材;文不求同,求同则天下无可读之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李昂被台湾文坛称为"叛逆的女性",她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小说《杀夫》,震惊了当时的文坛,尖锐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势力和男权主义对妇女的压迫和妇女本能的反抗,其批判的锋芒直指男权社会。"新写实"的代表作家池莉在90年代也构建了一个现代社会的"杀夫"故事——《云破处》。《杀夫》和《云破处》在"杀夫"的故事框架下,都有对人性恶的书写,都  相似文献   

6.
瓜子,或也算国粹之一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已有记载,连乾隆、毛泽东、鲁迅等各界大腕儿都会拿瓜子消遣。不过,涉及到男性与瓜子,通常都一本正经,大抵为一个模糊的"吃":"毛泽东喜欢吃黑瓜子,刘少奇喜欢吃葵花子";  相似文献   

7.
《国粹学报》,月刊,清末资产阶级国粹派的权威性学术刊物。1905年初,由邓实、黄节等人发起,在上海成立革命学术团体“国学保存会”,规定《国粹学报》为其机关刊物。同年2月(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创刊,刊行七年,到1911年底,共出八十二期,停刊。(后改名《古学汇刊》,从1912年6月至1914年8月,出十二编二十四册。)该刊是铅印、竖排、线装本,上海国粹学报馆印行。现有两种版本行  相似文献   

8.
文化     
钱文忠:国学没必要热 据《北京晚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玄奘西游记》和《解读三字经》后,名声大噪。然而对于现今的“国学热”,钱文忠提出三点看法:第一,国学真的热了吗?只能说比过去稍微回暖了些.但还是不热,考文史哲的学生远远少于金融法律;第二.国学没有必要热。  相似文献   

9.
天香,王安忆著,台湾麦田出版社,2011风从海上来,海上一阵阵"天香"。在上海,今年几乎是《天香》年,《收获》一二期连载,《东方早报》打头的采访,《上海文学》第三期的访谈录《访问〈天香〉》,是王安忆与钟红明的对话。4月份,《天香》台湾麦田版甫出,《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一气编发了两篇重量级的书评,王德威的《〈天香〉:王安忆的上海"考古学"》和张新颖的《一物之通处处生机》。  相似文献   

10.
温州图书馆卢礼阳先生的《马叙伦》最近修订重版(群言出版社2014年版)。知名学者邓伟志先生在本书序言中评介道:"这本资料翔实的《马叙伦》传,把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和曲折道路介绍给世人。"从"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到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马叙伦先生(1885-1970)始终在社会上有作有为,他还是在国学方面有著有述的一位学者,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有建有树的一位教育家。下文摘编的是马先生初涉社会,从事报刊编辑工作的经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变更,生态纪录片的样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待生态纪录片的态度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是网络时代赋予人们的一种反思精神的必然结果。我国首部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诞生在"后现代"的今天,它会用什么样的姿态引领我们去思考"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呢?本文将以《森林之歌》的第3集《森林之歌——容颜:绿色版图》为例来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留学?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简称。国学这个名称,在本世纪初年才逐渐流行开来的。当时国内一些研治经史的学者编印《国粹学报》,以后章太炎著《国故论衡》,又作了《国学概论》的讲演,于是,称中国传统学术为国学便成为约定俗成的了。国学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方面。其中自然科学又有  相似文献   

13.
论朱仙镇木版年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蕊 《新闻爱好者》2010,(6):159-160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演变之轨迹年画即版画,是指过年期间特有的民间工艺。它的起源和春联一样,都和古代的桃符有关。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中引《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  相似文献   

14.
台湾商界有一句话:"生子当如张忠谋,生女当如王雪红。"张忠谋是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而王雪红则是"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女儿,被《纽约时报》称为"全球科技界最有权势的女人"。几天前,王雪红再度证实了这一说法的正确性: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1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王雪红与丈夫陈文琦以68亿美元的资产.在台湾地区位列榜首.成为新一代“台湾首富”。  相似文献   

15.
通检《礼记正义》,孔颖达“郑玄未见《古文尚书》”之言凡有七处.此论有违事实,据文献可知,郑君少习《古文尚书》,且后来有《古文尚书注》传世.孔《疏》之误,缘于不识东晋枚赜伪孔《古文尚书》之伪所致.故郑《注》云“在《尚书》,今亡”者,或指原先秦时完整之《尚书》,孔《疏》云“具《尚书》篇,见在”者,实指伪孔《古文尚书》.  相似文献   

16.
坚守文化使命,源自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关于范用 2013年9月14日是范用先生去世一周年。范先生在世时最爱的是书。人称他为"书痴",他很高兴。他曾说:"我是为了读书才选择了出版这一行的。"他又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人家的稿子编成一本很漂亮的书。"关于范先生编辑出版《傅雷家书》《随想录》以及《读书》和《新华文摘》的故事,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这里再讲讲其他两本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一去年年底,在网络上见《武汉晨报》刊出一篇题为《坡上的云:日本近代的历史》的文章:《坡上的云》是日本文坛巨匠司马辽太郎的长篇历史小说,也是这位擅长把严肃的日本历史用严谨的态度、轻松的笔调撰写成小说的大师的代表作之一。所谓"坡上的云",是指经历过战争末期的司马辽太郎,看着日本一步步正常起来充满了深深的感慨。.当时的日  相似文献   

18.
宋代朱敦儒的《樵歌》卷下有一首《菩萨蛮》词,谨录如下:芙蓉红落秋风急,夜寒纸帐霜华湿。枕畔木瓜香,晓来清兴长。轻舟青箬笠,短■溪光碧。去觅谢三郎,芦花何处藏。今人邓子勉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宋词别集丛刊》之一,1998年7月版)所作“谢三郎”笺注云:“所指不详。宋人词作中多用之。《五灯会元》卷十八《育王普崇禅师》:‘令人转忆谢三郎,一丝独钓寒江雨。’则其类型略同渔父,指隐居避世者。”虽对此一人物典故有所抉发,但仍不得其详,不知其渊源所自。然而此注以佛书为证之致思方向不无指引之功。  相似文献   

19.
张际会 《军事记者》2011,(10):59-59
鲁迅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史学文学两方面肯定了《史记》的地位价值。在一部史学著作中为后人保留了许多鲜活面孔,是《史记》一大特色,这得力于司马迁赢余历史人物的传神之笔。本文试从《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中挑出"泣数行下"这一特写镜头,  相似文献   

20.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13,(12):1-1
●即将挥别的2013年,一大波网络流行语再次来袭:十八大后"舌尖上的浪费"逐渐减少;"光盘行动"带来了一股节俭风。这一年,有人"喜大普奔",有人"累觉不爱"遇见"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事物时,"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在说什么,但觉得很厉害);开玩笑的时候"人艰不拆"(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惊讶的时候"我伙呆"(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忧伤的时候"累觉不爱"(很累,觉得不会再爱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网络热词显然更具"国际范儿":"土豪"(tu hao)登上了《纽约时报》,并且被BBC报道,而"大妈"(da ma)则有望与之"携手",共同在2014年被收录进入《牛津英语词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