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课教师是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他们没有任何“名分”,却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着积极作用。代课教师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状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相对而言,代课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教学水平不高,长期任教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国民素质的提高。2006年3月,时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宣布,“预计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把44.8万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今,四年即将过去,代课老师的清退工作还在艰难摸索中前进。围绕这一话题,众多专家给出了他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教龄30年的甘肃宕昌县代课老师王世明,去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可除了带回一块奖牌外,他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变化,工资条上还是雷打不动的400元。在有的地方,代课教师俨然成了教育行业的廉价劳动力。对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必然置于教育的大盘子中考量,进行根本性地纾解,而不能总靠王世明这样的人以困厄境遇去  相似文献   

3.
代课教师是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它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代课教师也终将退出历史舞台。采取一刀切的形式清退代课教师是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的,因为现阶段代课教师在我国一些地区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正确找到一条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之路是我们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2012,(9):26-26
那一天,从我的第一个教师节就开始了,就知道由于身份的不同,有一些教师在这一天成为另类。那就是代课教师。作为代课老师,在属于他们的节日里也难以尽露欢颜。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特殊时期,代课教师应时而生,代课教师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及现实的合理性。在当前大规模“清退”代课教师之际,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群体的历史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并由此反思我们的教育政策在制定、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田国宝 《教育》2012,(25):26
那一天,从我的第一个教师节就开始了,就知道由于身份的不同,有一些教师在这一天成为另类。那就是代课教师。作为代课老师,在属于他们的节日里也难以尽露欢颜。那是在2006年,我度过了自己的第一个教师节。我从事教师工作后执教的  相似文献   

7.
代课教师是指在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他们没有任何名分却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为"普九"和"两基"工作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历史贡献。代课教师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状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由于代课教师没有合法的入职程序,加上质量参差不齐,基于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质量提出  相似文献   

8.
岳伟  刘柳迪 《中国教师》2012,(15):26-28,80
200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逐步清退代课人员”的要求,自此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清退代课教师的工作。然而,随之出台的一系列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清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现实问题。要想妥善处理代课教师问题,我们需要对现行的代课教师清退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  相似文献   

9.
200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逐步清退代课人员”的要求,自此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清退代课教师的工作。然而,随之出台的一系列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清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现实问题。要想妥善处理代课教师问题,我们需要对现行的代课教师清退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  相似文献   

10.
代课教师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其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代课教师问题,有助于切实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妥善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应:承认代课教师的历史贡献,将其纳入师资管理范围;研究制定代课教师招考转正政策;建立代课教师补偿政策,妥善处理未转正代课教师;建立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经费保障制度,并建立监督问责机制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现今我国农村学校存在着大量的代课教师,他们在偏远、落后地区承担着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重任。对于代课教师,不能采取“一刀切”予以清退。要从农村教育实际出发,正视代课教师的作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综合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进行多途径逐步“消化”。  相似文献   

12.
欧阳锡龙 《师道》2008,(10):14-14
7月29日,贵州某报以“代课老师日薪1斤玉米,拿着口袋讨学费”为标题,报道了贵州罗甸县某乡村小学代课教师李兹喜的事迹。文章有这样一些细节:  相似文献   

13.
某中学教师因病请假,学校要求教师自找代课人.代课老师在上课期间,发现一个学生做小动作,遂上前揪其耳朵,不料学生耳朵流血不止,前后花去医疗费用高达3500元,家长要求学校赔偿,双方对学校是雇主这一点没有争论,但学校以该行为是代课老师所为,拒绝赔偿.代课老师认为自己是职务行为,学校应该首先赔偿.如何解决这起纠纷呢?  相似文献   

14.
代课教师是指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其特征有两个:一是非在编,二是劳动报酬由聘任主体支付。代课教师群体从新中国建立便一直存在,他们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普九"的实现、"两基"的完成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截至2009年,仍有约33.5万代课教师在全国普通中小学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偏远的农村地区执教,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贡献着力量。按照国家当前政策,代课教师群体面临被全部清退,国家只允许临聘教  相似文献   

15.
赵旭 《湖南教育》2010,(8):62-63
代课教师虽然没有"名分",虽然没有完全享受教师的待遇,但他们却担负起了最神圣也最艰难的教育重担。 在我们有限的了解中,许多代课教师的故事都与山区、低薪、清贫、坚韧这样的名词相连。本刊本期编发的赵旭老师的心灵独白,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年轻的代课教师对乡村教育的执着、坚定、追求与奉献……  相似文献   

16.
丁开艳 《教育》2009,(12):52-53
那是在1977年,四川省岳池县大佛乡夹家坪村教师蔡光荣,在大佛乡开始了他的代课生涯。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24年。在国家清退代课教师的政策下,蔡光荣以代课教师身份被清退。清退后,蔡光荣没有了收入,他的学生白发联合成立了“蔡老师夫妇养老基金会”,参与基金会的学生担当起了赡养蔡光荣夫妇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乡村代课教师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国家“清退政策”以及“严禁长期使用代课人员”规定的实行,乡村代课教师的数量在逐渐减少。但由于编制约束、乡村学校对教师的客观需求以及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壮大而产生的毕业生供给增多等原因,产生了乡村新代课教师群体。在政策背景下,乡村新代课教师正面临着报酬待遇权益、社会保障权益、进修培训权益和科学研究权益挑战等问题。在对乡村新代课教师的权益挑战进行法律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影响乡村新代课教师权益实现的因素包括权益保障机制的缺失、政府管理失灵以及个人维权意识淡薄。据此,为了实现对乡村新代课教师权益的保护,应当健全乡村新代课教师权益保障机制、构建乡村新代课教师管理机制、提升个人维权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云南教育》2010,(3):16-18
从家到学校,10分钟路程。 在这条路上,田士明走过了15年。教书15年,他却没有教师身份。教师、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临时代课教师、临时工,每一次身份的转变,田士明都伤心不已,但最伤心的是,花甲之年,他竞需要重新寻找自己。8年前,田士明在教师岗位被清退。  相似文献   

19.
高层吹风     
教育部着手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教育部日前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学校安全工作和近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关情况。当记者问道,多数代课老师有的函授毕业,有的成人院校毕业没找到工作,有些是通过招考进去的,处理时对他们的权益教育部作何考虑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代课教师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在我国800万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个“以不合法的形式或者不合规的形式存在的”代课教师群体。据《中国教育事业年鉴》统计,1997年全国代课教师人数高达100.55万人。根据2007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几位副委员长分别带队赴各地检查和教育部汇报的数据统计,全国农村尚有36万名代课教师。教育部有关部门最近披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