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由此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  相似文献   

2.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由此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位教育工作者说,家长对待孩子如同农民对待庄稼。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于早日成才的心情是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张俊 《江西教育》2005,(7):96-96
陪女儿逛书店,一本亮丽封面的书跃入我的眼帘——《赏识你的孩子》,出于职业的敏感,我顺手拿起了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没有长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我们怎样对待孩子也决定了孩子的命运……”短短几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何许人竞能将儿童教育看得如此透彻?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制造孩子个性的工厂。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这是无庸质疑的事实,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聋生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具有一种天然的情感效应、鲜明的针  相似文献   

7.
陪女儿逛书店,一本亮丽封面的书跃入我的眼帘--<赏识你的孩子>,出于职业的敏感,我顺手拿起了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没有长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我们怎样对待孩子也决定了孩子的命运……"短短几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何许人竟能将儿童教育看得如此透彻?  相似文献   

8.
改善两代人的关系,成为两代人共同的要求。中国的家庭教育要走出误区,作为家长一定要读懂孩子这本书。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是,做法却往往不同: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么满足庄稼的需要?家长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陪女儿逛书店,一本亮丽封面的书跃入我的眼帘——《赏识你的孩子》,出于职业的敏感,我顺手拿起了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没有长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我们怎样对待孩子也决定了孩子的命运……”短短几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何许人竟能将儿童教育看得如此透彻?于是,我买了一本,一口气看完了,心中仍是按捺不住地激动。便耐心地讲给女儿听,讲完之后,不失时机地对女儿进行一番教诲:“你看人家小婷婷,身有残疾、智力平平,却不断努力,如此优秀……”可女儿还没听我说完,就发起了感慨:“婷婷爸爸对她…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喜欢的学科,成绩一般都比较高。教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教师对待学生就像农民对待土地,庄稼长得好与不好,全靠农民怎样处理土地。学生学得好与不好,全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指点方式;教师是“唯我独尊”还是真诚平等?在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11.
常莉 《课外阅读》2011,(7):303-304
“每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有学生自己能改变自己。我们做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班级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班主任怎样创建和谐、有序的精神家园?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怎样的班主任才符合“好”的标准呢?  相似文献   

12.
与学生谈心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运用得当,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教师怎样与学生谈心呢?一要平等待生,不“居高临下”。教师与学生谈心一定不能摆出师长的架子,更不能厚此薄彼,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同学生交心结友,才能真正了解其内心世界,从而及时、准确地教育和引导他们。与学生谈心时,尤其是对待差生,如果居高临下地指责,就会使他们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无形中拉大了彼此的距离,达不到教育目的。二要讲知心话,不“空洞说教”。与学生谈心要讲真话、实话。每个…  相似文献   

13.
如何看待学生是关系到教育工作成败的根本问题,而怎样看待学生,绝不仅仅是一个方法和技术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它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教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看法,就会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这也就是说,教师怎样对待学生,是从他的“学生观”出发,由他的“学生观”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正>对孩子来说,每一次失败,既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孩子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中得到了一次次学习和体验的机会,而这些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宝贵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应允许孩子尝试错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孩子犯什么样的错误,而在于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行为以及究竟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尊重孩子,给予他们出错的权利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经验还不丰富、概括还不全面、思维能力还非常有限,因此他们在探究和认识事物的过  相似文献   

15.
每个班几乎总有个别让人特别“头疼”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纪律都比一般学生差,被称为“学困生”或“后进生”。这些学生很“特殊”,是一些迟开的“花朵”,对于他们,如何耐心对待、悉心转化,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绕不开的难题。本期“教师手记”栏目,分享两位班主任在这方面的教育心得。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专家周弘先生说过:“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而从未有种不好的庄稼。”没有一个人因为庄稼长势不好而抱怨土地不争气,而是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想,教师对待每一位差生(智力健全者)就像农民对待庄稼一样,对他们采取的态度不是应付,更不是放弃,而是对他们多一点赏识,多一份信任,多一点宽容和爱心,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根据本人的教学体会,在如何培养差生转化方面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做法。1.多一点赏识在教学中采用赏识法,使学生对自己时时树立起好孩子的感觉,做什么事都相信自己能行。特别是差生,从心灵深处点燃他们上进的火花,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翠鸟》时,在学生熟读了课文的基础上,对朗读提出更高的要求时,我问:“请哪一位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后我肯定地说:“读得非常好!你把翠鸟的特点读出来了,可以看出你非常喜欢翠鸟,还有比他读得更好的吗?比一比。”这时,全班只有一位同学没有举手(她是一位性格内向,常被其他同学歧视的差生)。我问她为什么不举手。她说:“读不好。”我说:“别怕,大胆地试一试,我相信你会读好的,大家掌声给予鼓励。”她站起来,涨红着脸读道:“翠鸟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相似文献   

17.
对寄宿学生,学校可设立“孤独信箱”,给学生提供一个倾诉情感的港湾。学校可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定期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帮助他们化解孤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对于一些“重病号”,教师一定要及时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早日从困境中走出。设“孤独信箱” 解学生孤独!湖南@石自行  相似文献   

18.
袁润芝 《学周刊C版》2014,(9):204-204
个性张扬的学生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并不少见。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特殊”的学生呢?他们在学校里张扬个性,试图吸引大家的眼球。甚至有些家长反映,在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对家庭关系造成了很大影响。怎样对待这些叛逆的孩子?是循循善诱还是高压强制?针对小洁的案例,我得出了一些启发和感慨。  相似文献   

19.
“环境经常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待别人就引发别人如何对待你。”这是圣经中的回声定律,教师以怎样的榜样展示给学生,他们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学生,这就是教育上的“回声定律”。而回声定律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规则教育”: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规则成为从思想到行为的共同约定。  相似文献   

20.
学生作文差,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其生活枯燥.带领学生参观、访问、野营等,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此外,教师注意创设作文情境,也是丰富学生写作材料的有效途径. 一次,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决定开展一次智力竞赛活动,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上课时,我向学生透露:“少先队大队部将要举行一次智力竞赛.”话音刚落,学生便议论纷纷.我问:“你们想参加这次活动吗?”“想!”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过,每个中队只能选派五名代表参加.”我佯装为难地说,“现在大家都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