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业“城池战”愈演愈烈告诉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向明 《传媒观察》2004,(12):10-12
广州、北京、成都、南京、武汉、天津、郑州……今日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报业大战。新的报纸挟着“雄风”乃至“杀气”加入,老报纸不停地改头换面,价格战、新闻战、版面战、发行时间战、广告战、人才战……,“八仙过海”、各使绝招,报业市场“狼烟滚滚,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2.
昆明报业"第二次大战"于2006年7月结束,但影响至今,现在仍有几家报纸在消化那场"发行战"造成的损失.四家报纸的老总回想起那场报纸同城战,心有余悸,皆用"惨烈"来形容.  相似文献   

3.
报纸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信息载体之一,如今正面临着新的生存和发展难题。降价、扩版、促销……一轮又一轮的报业营销战硝烟四起。各报业集团使出浑身解数争夺读者,以谋求新的发展契机。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免费报纸这个不算新鲜的媒介形式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加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免费取阅,不计成本。那么,与传统收费报纸相比,免费报纸的特点是什么?免费报纸又将给传统报业带来怎样的冲击?免费报纸在生存压力和内容质量之间如何平衡?  相似文献   

4.
<正>在"手持革命"到来时,许多报业印刷同行或许会有这样的困挠:部分报纸的发行量日渐走低,报纸的印数变小,传统胶印所带来的成本效益正在逐步退减;报纸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大;读者对报纸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与此同时,经济整体增速放缓、物价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等等问题并存……在这些现实面前,报业印刷厂如何应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几年,武汉报业的价格战一直是降价战.在2008年,这一切成为历史.8月6日,武汉5家报纸统一行动,将零售价由0.5元提至1元,订阅价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6.
如今激烈竞争的中国报业,打的是品牌之战.报纸作为一个整体要树立自己的品牌,而作为"部分"的报纸栏目同样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品牌的构建,离不开品牌形象的有效传播,推广,也只有通过不断的,持续的品牌传播活动,报纸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才能逐渐建立并巩固.潍坊晚报创办于2001年的热线栏目新闻110,积极实行品牌战略,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说来,潍坊晚报新闻110在品牌传播上有以下几点特色……  相似文献   

7.
徐向明 《传媒》2005,(9):14-18
中国报业市场大门洞开,报业"同城战"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西安等大城市激情上演;而今,一个新的趋势日益凸显--"同城报战"之战火,正在迅疾燃向中等城市,原本相对平静的中等城市报业市场,陡然间"云也涌、风也吼",成为中国报业同城战的"第二战场".  相似文献   

8.
正"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国报纸出版工作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报纸出版事业与产业发生深刻巨变的五年。全国报业出版工作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加快报纸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报业出版产业,加强对报纸出版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报纸出版业呈现出大改革、大发展、大变  相似文献   

9.
都市报的兴起是中国报业市场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报业市场化的标志。在当今的都市报市场上,竞争的气氛空前浓烈,从价格战、人才战、发行数字战到全方位的质量战、时间战、服务战,国内报纸之间的竞争向纵深发展;正值此时,西方几大报业集团的并购、香港创刊了四十多年的《天天日报》因经营不善成为当地第五家停刊的报纸,已预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都市报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报业必须在西方传媒大举进入中国前的有限时间内,增强竞争优势,在未来的市场对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京城都市报竞争空前激烈 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与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的报业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报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报业的自身发展.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对报纸市场经营的特性和经济效益分析作一个定性描述.……  相似文献   

11.
自1996年1月我国成立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来,目前我国的报业集团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有了长足的增长。然而,随着我国报业经济的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报业集团自身发展的局限,我国的报业集团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我国报业的竞争由单张报纸的价格战、发行战等新闻战升级为以报业集团为载体的发展战略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报业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出现“报竞人择”、争夺新闻市场的局面。事实证明,近几年在报纸质量、时效、发行、广告等各方面,已经开了诸如“发行战”、“广告战”、“抢稿战”,争夺独家新闻等角逐。可是,尽管如此,也无法摆脱纸张涨价、发行费率增加、读者订户锐减、亏损额上升的困境。作者认为,要想摆脱我国报业面临的田难,必须把报纸经营  相似文献   

13.
报业新媒体焦点问题:梳理与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报业未来前景的争论自2005年报业"寒冬论"的提出而延续至今,在我们对各大报社领军人物的采访中,他们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见解和理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朱夏炎说"死的是纸,活的是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梅宁华说,20年内报纸不会受到致命影响;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说报纸还会稳定若干年,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说报纸绝对会被替代,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重视报纸副刊,历来是我国报纸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报业竞争全面展开的今天,我国的报纸业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一直被视为报纸“附庸“的副刊,越来越在传播先进文化、极大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上找到了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5.
王荣 《青年记者》2001,(1):10-12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你瞧,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一波未了,昆明报纸的“发行大战”又烽火连连……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报纸的“发行大战”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观察、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目前全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南京、昆明等地则尤甚。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南京报业的低价和超低价竞争。一份报纸只卖1角钱,如此低价位的“价格大战”,在中国报业史上实属罕  相似文献   

16.
网络媒体发展之飞速,尤其是基于移动技术的流媒体,让"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是"报死"?还是"网活"?抑或是一种别的景观?的确,报纸早已进入到一个夹缝生存的状态,前有电视、电台、户外广告的步步紧逼,后有网络、手持电视、数字报纸乃至微博的包围。中国所有报纸的老总,除了对报纸产品质量产生焦虑之外,最大的焦虑还是在经营上。报业巨子默多克有一句名言:"报纸要永远拥抱进步,才能生生不息。"在全媒体时代,报纸突围的关键不仅在于做好经营,更在于创新经营。本期话题,我们将邀请专家学者、报业老总共同探讨中国报业经营的现状、趋势;思考报业管理和经营中的诸多问题,为中国报业的创新经营、壮大发展提供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国外报业的数字化自救及其隐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减薪、裁员、休刊,合并、破产、倒闭……发生在论坛报业集团等多家国外报纸媒体的一系列事实,宣告了金融危机下国外报业寒冬的到来.除在经营和资本层面进行凋整外,停止印刷版、转向网络发行、对报纸网站内容收费等基于数字化的自救策略也逐步展开.纵观这些数字化自救策略,尚存决定其突围成败的一些隐忧.对这些策略及其隐忧的探讨,也对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有着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有人曾这样预言 :未来的战争不是为争夺资源而战、而是为争夺信息而战。就报业而言 ,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 ,信息战早已开始 ,现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为此 ,作为一名报纸编辑了解受众的不同阅读需要 ,及时抓住让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和新信息 ,才能使报纸常办常新、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编辑为人作嫁 ,策划选题 ,指导记者 ,都离不开信息。但编辑受案头工作限止 ,与外界交往少于记者 ,信息匮乏 ,难免使选题、指导工作出现困难。我想每天8小时以外会产生多少信息 ,每年100多天休假又会发生多少新闻。新闻工作者离不开社会生活之…  相似文献   

19.
郭乐天 《传媒》2007,(6):24-25
何谓"数字报纸"? 数字媒体是这两年中国传媒界遭遇"寒冬"之后的一个热门话题. 何谓"数字报纸"? 概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先生下的定义,"数字报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报纸传统的生产方式,包括印前、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环节;二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层出不穷的现实已经不容忽视。西方报业发达国家许多人对报纸的命运发生怀疑。国内报业形势也不容乐观,2005年,全国报业广告额增长幅度首次低于GDP增长速度。由此,有人认为中国报业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衰退期,"报业的冬天已经来临"。其实,对于新媒体,传统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