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大熵阈值法是图像分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图像处理与识别中广为应用。针对原有最大熵阈值法的不足,从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改进研究:参数化最大熵分割准则,引入灰度对比度对分割进行评价来选取参数来改善最大熵阈值法的分割性能;加权图像指数熵,引入了信息熵的指数形式并对其加权,依照灰度的分布选取权重,并通过分割后灰度对比度来确定权的参数,更充分地利用了图像的灰度信息;基于高频率灰度信息对原始熵进行变形,充分考虑了高频率灰度对分割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表明,改进算法确定的阈值可以获得更佳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17)
红外图像技术是在飞机检测中使用广泛的图像之一,其最大信息熵阈值分割方法拥有易行、简单、有效的优点,在使用中比较广泛。为了有效分割出实际拍摄的红外目标信号,传统最大信息熵阈值分割方法所求出的最佳阈值和手动切分阈值点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预处理方法,使得最大信息熵阈值分割结果在计算最终阈值能更加接近手动分割阈值。  相似文献   

3.
胡蓉 《人天科学研究》2011,10(5):103-104
数字图像分割对于图像处理来说是很关键的。在逼近迭代的基础上引入了信息熵的概念。文中算法改变了逼近迭代法中循环终止条件,并且使阈值的选取自适应地根据分成的目标与背景的频数比率来确定,使其均值更能接近整幅图的期望值,结果更精确。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方图双峰法、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法)、逼近迭代法相比,文中方法能有效克服背景和目标灰度对比度不大造成的困难,分割所得的图像最清晰、完整,去噪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图像分割是目标识别与跟踪的基础,为了精确地实现目标分割,提出了二维Havrda-Charvat熵红外图像分割方法。利用图像的二维直方图,二维Havrda-Charvat熵分割方法不仅考虑了图像像素的灰度信息,而且还充分利用了像素的空间邻域信息,能取得比一维熵方法更好的分割结果。为了降低二维熵阈值搜索时间及准确地获得最佳分割阈值,设计了基于Kent映射的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红外小目标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获得比较好的分割结果,同时大幅度降低了CPU计算时间,与其它方法的比较也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直方图及其实现,进行了灰度处理,最后对迭代式自动阈值法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其核心思想以及算法的实现,完成了图像阈值分割。  相似文献   

6.
针对图像阈值分割问题,基于Renyi熵与模糊集理论,构造出一种模糊Renyi熵用于图像直方图阈值化分割。在建立的模糊Renyi熵基础上,依据最大熵原则获取用于阈值分割的最佳阈值。通过在大量真实图像上的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王颖  王潇贤  王慧 《科技通报》2019,35(8):147-150,154
为提高激光图像的处理速度和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和FPGA的激光图像处理方法。通过FPGA实现图像数据预处理,大幅缩减DSP运算量,进而提高了DSP的处理速度。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设计了一种激光图像分割方法,根据图像像素的灰度分布特性以及噪声响应特点自适应调整神经元的关键参数;同时可实现噪声位置神经元行为的抑制;利用最大二维Renyi熵准则确定了一种梯度下降法,可用于确定神经元的动态阈值。为验证所述算法的图像处理效果,文中与最大类间方差分割算法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算法的CI值可以达到0. 417,图像分割效果比较理想;分割速度和准确性明显优于最大类间方差分割算法,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图像的检测、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阈值分割法在图像预处理过程中是比较基本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文从现有的各种图像阈值分割的方法进行了比较以及分析,重点介绍并研究了基于图像灰度值的阈值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指纹的有效修复,提出了一种基于泳道小区间生长估计的指纹修复技术,利用两个泳道间灰度值和最大原理实现指纹图谱泳道自动分割,采用阈值分割法得到指纹图谱二值化图,将二维图像转换成一维的线性曲线,获取指纹图像的谱带,通过前序指纹谱带泳道小区间生长域,对后序指纹谱带泳道小区间生长域进行预测的方法,将目标图像与样板由泳道小区间扩展到三维向量空间,完成指纹的修复。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可对多种指纹进行有效修复,具有较高的修复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0.
陆伟艳 《科技通报》2013,29(2):76-78
当前图像识别采取边缘算子切割技术,图像目标边缘会出现一些灰度急剧变化的情况.采用阈值法,图像中存在的阴影,照度不均匀,各处的对比度不同的情况,所以不能采用全局阈值法,而采用局部阈值法,即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小图像,先对各子图像用阈值法进行分割,再将分割后的小区域合并在一起,得到整幅图像的完整分割结果,这样,不同的区域由于不同的情况,就可以选取相应的阈值,达到最好得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模糊图像的多尺度分割,是解决许多计算机视觉处理问题的基础。传统的图像分割算法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局部特征匹配方法,无法有效去除光照的干扰,对运动目标图像的分割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图像边缘能量特征提取的运动目标图像的去光照干扰分割方法。计算去光照干扰后的运动目标图像振幅分量和频率分量,采用混合函数控制曲线方法生成运动目标图像时间序列,计算每个尺度下计算运动目标图像的边缘能量特征,进行图像区域特征的非同态块匹配分割,最终生成灰度直方图二进制均衡系数,实现了运动目标图像的准确分割,去除了光照干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分割结果准确,抗干扰能力较好,图像分割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红外图像对比度低、模糊、含噪声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信息熵准则乌鸦搜索算法和三维块匹配(block matching 3D,BM3D)自适应去噪的电气设备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 NSST)红外图像增强方法。通过NSST变换将图像分解为不同频率的2个部分。低频图像主要为设备特征,高频子带主要为噪声。针对低频图像中的背景干扰问题,提出乌鸦搜索算法进行分割得到设备前景和环境后景,前者经灰度扩增得到前景增强图,后者经直方图均衡得到后景增强图。针对高频子带中的噪声干扰问题,提出BM3D自适应去噪算法用于去噪。通过实验可知,基于乌鸦搜索算法和自适应BM3D的图像增强算法针对图像分割细节处理、多余杂音的过滤以及对比度的提高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虚拟手术系统模型中,特别是脑外科手术中,由于背景图像色彩的非规则性和非均匀性,导致对脑部损伤区域的手术入刀切割点的定位不准,影响手术精度和效果。传统方法采用损伤区域差异特征信息提取方法实现入刀点定位,对脑部特征二维灰度图片缺陷边界的定位效果不佳。提出一种基于背景差分法的虚拟手术损伤区入刀点定位算法,构建了虚拟手术的总体结构模型,将背景图像和人体软组织目标图像划分为多个子块,基于直方图选择阈值对差分图像序列进行二值化,得到高斯虚拟人体器官解析模型。设计医学图像分割算法,采用背景差分技术确定手术器械与软组织发生碰撞的激励因子,快速获取碰撞点,实现对虚拟手术入刀点的准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实现虚拟手术系统设计和图像重构,对手术过程中器官损伤区域切割入刀点定位准确,性能优越,视景效果较好,计算时间缩短,精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骨龄自动评价系统研究过程中,对X射线图像中的手腕骨有效分割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为了解决棘手的手腕骨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自动分割方法。该方法在合理简化传统PCNN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图像的灰度迭代阈值确定PCNN的迭代次数,实现了对手腕骨有效分割,分割结果优于OTSU算法、分水岭分割算法、阈值迭代算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基于灰度图像分割的基础上对传统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染色体、基因位的改进遗传算法.该方法利用图像的直方图,对进行初始种群预处理,减少遗传算法的迭代次数.实验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应用于灰度图像分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人脸定位过程中人脸图像处理困难、定位结果不准确以及人脸易受环境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图像信息熵对人脸进行定位的方法。首先引入了图像信息熵对图像进行色彩空间转化,采用MATLAB进行人脸阈值分割;然后根据人脸肤色与人身体肤色不同对人脸进行处理;最后利用人脸的眼、嘴等像素点信息熵值的比较对人脸进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图像信息熵进行人脸定位,方法简单,适应性强,定位结果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识别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成果     
《发明与创新》2013,(5):40-41
高炉料面温度场等温线的智能提取方法成果简介:高炉料面温度场等温线的智能提取方法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运用图像灰度分布方差质量综合指标的最佳图像选择策略、基于统计和变分割阈值的灰度等高线提取技术、灰度等高线修正算法、等温线温度标定方法分别对采集到的高炉料面红外图像进行选择、提取灰度等高线、修正各灰度等高线、标定等温线的温度值。利用该方法对基于红外图像的高炉料面温度场等温线进行智能提取,提取的等温线能够表征高炉料面温度场的主要特征信息,具有计算简单、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冰糖橙图像的快速有效分割是冰糖橙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步骤。针对采用传统阈值分割法对水果灰度图像分割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色差法与梯度特征的冰糖橙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利用图像颜色特征中R与G分量色差的绝对值和图像边缘梯度特征相结合,运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图像进行分割。此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分割效果更好,处理速度快,分割一幅图像仅需0.1017秒,符合冰糖橙采摘机器人的实时视觉系统识别。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进一步提高图像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提出将基于二维Otsu算法的分割方法应用于大壁虎脑切片彩色图像背景区域的漂白处理中及保护目标区域的方法,并对一维和二维算法进行了比较。首先构建二维直方图,然后利用二维直方图建立二维Otsu算法,并对大壁虎脑切片彩色图像进行分割,最后恢复分割完成的二值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彩色特性。这一方法在生物医学彩色图像处理中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同时,本文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普通彩色图像处理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图像分割在图像处理领域里的作用至关重要,当前图像分割方法的一类重要方法是源于粒子群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本文对源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三类图像分割方法,即单阈值图像分割方法、二维阈值图像分割方法和多阈值图像分割方法进行了全面研究,通过研究指出单阈值图像分割方法效果相对来说是较差的,二维阈值图像分割方法比单阈值图像分割方法好,多阈值图像分割方法效果最好,并对每一类方法的不足以及以后要解决的问题也作了详细分析,同时也通过研究指出了图像分割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多种方法相结合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