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恒 《新闻窗》2014,(4):55-56
一、公益广告的概念及其类型 公益广告是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特殊广告。旨在弓1起公众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关注、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和社会风尚,促进社会进步的广告称为公益广告。它是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而服务的广告。  相似文献   

2.
广播公益广告是广播广告表现类型的一种,是致力于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为公共事业竭诚服务的一类广告。广播公益广告应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并直接服务于社会,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及社会价值,可以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对广播而言,发布非赢利性的公益广告,对树立自身良好的媒体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创作广播公益广告作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益广告是广告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创作、发布的广告。公益广告是一种借助于广告载体的特殊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形式,是政府和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良好社会风尚,提高社会诚信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公益广告所表现的是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是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非赢利性广告。我国的电视公益广告诞生于1987年10月26日,贵阳电视台率先以字幕的形式推出“请君注意节约用水”。之后,中央电视台以《广而告之》栏目的形式推出系列公益广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广告业的快速发展,以倡导真善美为宗旨的电视公益广告也正在发展壮大,所谓电视公益广告,是指政府、媒体、企业、广告公司、社会团体等组织单位及个人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电视媒介向社会公众传播对其有益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以唤起社会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加强或改变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引导和规范社会公众的行为,进而促进人自身的完善,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广告活动。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公益广告是一种借助于广告载体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形式,是政府和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良好社会风尚,提高社会诚信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国家,公益广告已被广泛运用于传达政府意识、疏导社会心理、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是“使社会变得更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公益广告是通过建构一种劝服情境,来引导受众关注并参与解决社会议题的。由于公益广告的非商业性和宣传导向性,容易使广告传播者只注意响应国家号召和完成自己作为信息发布者的使命,而忽视诉求技巧的选择,从而无法引起目标受众对社会议题的注意,进而影响传播效果。因此  相似文献   

8.
公益广告作为广告的一个组成部分,盈利不是其目的,是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而创作和发布,它是一种借助于广告载体的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和责任的传播形式,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诚信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随着公益广告特殊的社会价值,以及其在规范社会行为、改善社会风气、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区县电视台作为一股新生力量,也逐渐融入其中。但区县电视台在公益广告创作和播出中依然问题多多,困难重重,本文重点剖析区县电视台公益广告创作中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开拓发展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公益广告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我国公益广告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媒体和社会公众的重视和积极参与下,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提升人们社会责任意识,调动企业和媒体参与公益广告活动的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政策、资金、监管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仍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本文在对以上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益广告社会责任的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杨锦  张秋玲  衡轶 《青年记者》2012,(17):19-20
广告,顾名思义,是“广而告之”的含义.丁俊杰教授对广告的定义是:“广告是付费的信息传播形式,其目的在于推广商品和服务,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博得广告主预期的效果.”丁俊杰教授对广告所下的定义主要是对商业广告下的定义.广告在类型上大体分为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现今许多媒体上投放的广告绝大部分是商业广告,只有少部分是公益广告.据统计,中国的公益广告在所有播出广告中的比例不到5%,而在这很少一部分公益广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做的公益广告,其中或多或少夹杂着商业因素,不是纯粹的公益广告.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带商业因素的公益广告对企业和社会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11.
宋苒 《青年记者》2002,(9):52-52
广告是一种宣传方式。它不但能推销商品,还能传播政治观点、道德观念、思想意识等信息。因此,广告有商品广告、政治广告、公益广告和服务性广告之分。商品广告推销的是商品,以赚取利润为目的;政治广告推介的是政治观点、政治主张或政治人物;公益广告推介的是有利于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  相似文献   

12.
公益广告在我国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由政府部门主导到企业及媒体主导和参与的发展过程。如今,公益广告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广告主题多样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媒体和渠道从传统四大媒介到各种小众媒介再到互联网.其发展始终紧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公益广告是面向社会大众,针对现实时弊和不良风尚,通过短小轻便的广告形式及其特殊的表现手法,激起公众的欣赏兴趣,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引导,匡扶正义,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运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发展为目的广告宣传。”  相似文献   

13.
公益广告既是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又是广告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推销观念和形象来规范行为、引导价值观和塑造形象,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所以公益广告的艺术设计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精神需求的高级层次,立足  相似文献   

14.
试论公益广告及其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宁 《新闻界》2000,(3):26-27
公益广告活动虽然在我国开展已有经年 ,但是 ,对于什么是公益广告的认识还是不统一的。最近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出通知 ,特别要求严格区别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的界限 ,防止公益广告成为变相的商业广告。要能充分发挥公益广告的作用 ,须正确把握公益广告的特征。公益广告 ,一般来说 ,就是为维护社会公德 ,帮助改善和解决社会共同利益问题而组织开展的广告活动。这类广告所传播的内容 ,主要是有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交通、公共服务等 ,涉及人们当前关心的社会问题 ,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公益广告的主要特征 ,…  相似文献   

15.
李娜  姚曦 《青年记者》2022,(22):53-55
公益广告可视为围绕社会共同利益问题,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和情感化的方式展开的社会动员活动。作为一种情感介质,公益广告折射社会现实,并可作为引导社会情绪和促进社会行动的情感动员工具。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它主要通过“聚焦—脱域—共鸣—公众参与”四种机制进行情感动员,从而实现对社会公众的情绪引导和情感再造,推动社会问题的缓解和解决。未来应充分发挥公益广告情感动员功能,使其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网络公益广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广告,是指不以赢利为直接目的,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向社会公众传播并推销社会正义和伦理道德的广告活动。网络公益广告则是它与互联网络广告相互渗透与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广告业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在蓬勃地发展,近年来各种媒体上的公益广告也日渐增多,但是我们发现,对广告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商业广告,对于公益广告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宣传某种公益观念,对社会、大众进行道德和文明教育的非营利性广告,是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一种风尚,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大陆公益广告的发展经历了社会性告知、公益活动、公益性的标语口号、公益宣传直至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公益广告的发展离不开广告主的支持,企业作为公益广告的广告主之一,对…  相似文献   

18.
周果 《新闻前哨》2012,(9):108-111
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向自觉转变,由社会政治导向性向公众服务导向性转变,由政府部门发动向企业及媒体积极参与转变的发展过程。 公益广告,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德、帮助改善和解决社会共同利益而组织开展的广告活动。这类广告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主要是有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交通、公共服务等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公益广告的主要特征,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二是把商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公益广告之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或公德广告。  相似文献   

19.
公益广告隶属非商业性广告,作为电视媒体广告多种广告形式之一,它与其他广告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是社会公益事业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未进入当代社会之前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着规范作用的具有一定知识价值的系统,是央视公益广告作品的重要取材来源。本文从应用现状、问题分析、运用策略三个方面,通过大量观看央视公益广告作品并搜集相关文献考证,分析央视公益广告策划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现状。研究发现,当前央视广告策划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存在表现力不足、形式趋同化、缺乏创意、说教味过浓、忽视潜在受众几大问题。据此,当前央视公益广告急需着眼时代背景,思考创作新路径,积极创新和探索,找到央视公益广告策划的新生土壤。  相似文献   

20.
公益广告所表现的是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是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非赢利性广告.我国的电视公益广告诞生于1987年10月26日,贵阳电视台率先以字幕的形式推出"请君注意节约用水".之后,中央电视台以<广而告之>栏目的形式推出系列公益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