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写作历来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学生对英语的句法篇章规律缺乏了解,从而在英语写作中套用汉语思维模式。通过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对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来探求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英语写作历来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汉语负迁移的影响。本文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对汉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英语写作中如何减少汉语负迁移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相关研究表明,英汉思维和文化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句法差异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阻碍作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和短文写作中,普遍存在汉语句法负迁移现象.母语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写作中突出表现为动词使用的错误、冠词使用的错误、句型结构的错误、"There be"句型使用的错误和句子结构失衡的错误等.教师应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注意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务实学生的英语语法基础、增加学生的英语阅读量等减少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4.
季舒鸿 《文教资料》2006,(18):113-114
英语写作历来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对英语的句法篇章规律缺乏了解,从而在英语写作中套用汉语思维模式。本文从思维方式、词汇、句法、语法四个层面对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减少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产生干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季娟 《考试周刊》2014,(10):91-92
语言的迁移是语言学习中常见的现象,源自目标语言和源语言之间的差异与共同点。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由于受到汉语影响而产生的词汇、句法及篇章错误,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6.
英语写作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受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学生在写作时常常用汉语的句法思维方式构建英语句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表达。本文从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对句法的影响入手,结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实例,剖析句法错误的常见种类,指出研究英汉写作句法差异,可以使写作教学更有针对性、适用性,从而促进中国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句式。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及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选词、句法、篇章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现象.以安德森的三阶段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并初步提出了消除汉语负迁移,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英汉思维差异,使早已形成汉语思维定势的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难以适应英语句法的复杂变化而写出许多“汉语式”的偏误句子。结合英语教学实践,从英汉句法上的差异入手,分析大学生英语作文中“汉语式”的英语句子或表达,旨在提高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抵制汉语思维的影响,写出符合英美人思维习惯而乐于接受的英语句子来。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大学生英语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表达能力。然而学生在大学写作中主要普遍存在着语法,词汇应用,语篇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普遍写作水平偏低,写作能力不足。本文以汉英两种语言的句法区别和母语负迁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汉语句法负迁移对写作的影响,并给学习者提出了如何克服汉语句法负迁移,提高大学英语写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 《考试周刊》2009,(1):119-120
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由于英汉思维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使习惯用汉语思维的中国学生很难表达出地道的英语。同样,受汉语思维模式的干扰.他们在英文写作中的选词、句法、篇章等方面均存在汉语作文模式的现象。本文从中英思维模式存在的差异出发,结合学生作文中常犯的错误,提出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应培养英语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11.
英语写作一直是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弱项,他们习惯于依赖汉语思维,英语写作过程类似于汉译英的过程。为此,在调查分析母语对大学英语写作产生负面干扰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英语写作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英汉对比分析是减少母语负面干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除了具备英语语言知识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外,还要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本文主要从文章结构、语法与遣词造句以及篇章组织的思维方式和话语策略三个方面,探讨英汉语写作中的语言文化差异,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真正掌握英语写作特点,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很容易受到汉语思维的干扰,写出英文表达汉语思维的作文。文章试图从思维的角度出发,对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词汇选择、句法结构和篇章组织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负面影响,力图消除这种影响,增强写作教学的效果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负面影响。本文采用英汉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英语和汉语在篇章结构、句子结构和修辞方面的差异,极力削弱母语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不利因素,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探讨英汉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对英语教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通过导入思维模式对比的文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在专业英语基础教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来讲,英语议论文写作是英语专业四级测试(TEM-4)的一个弱项。典型地表现在学生写前没有构思的习惯、用汉语式的思维模式进行英语表达和缺乏足够的英语议论文输入。文章基于国内外写作构思的相关性研究提出了培养学生构思性写作的意识、构建英语议论文语篇结构和增加英语议论文的输入量,以达到促进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始终困扰着众多英语教师。他们既意识到过程写作在培养学生们实际写作能力方面起到的作用 ,又担心传统汉语写作对英语写作造成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两者的可兼容性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成 《考试周刊》2007,(11):53-55
英语学习过程是表达思想的过程,而写作是英语语言表达思想的主要形式。中国的成年人受汉语思想文化的极大影响,其英语学习就不可能不受到干扰,其中一个表现形式就是ChineseEnglish,或Chinglish,即中国式英语。本文通过探索分析在英语写作中各种汉语因素的干扰,致力于找出一条能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母语句法负迁移现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大学生的英语作文中普遍存在着母语句法负迁移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笔者通过英汉对比的方式来充分揭示英汉句法的差异.以找出学生作文中的母语句法负迁移现象,从而针对这一现象,就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减少负迁移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