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施方式.在全面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方面, 欧美国家有着成熟的经验. 比如政府准确地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价值; 重视对涉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规法律的完善; 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与相应的开发市场的工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从学术方面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相关的工作, 重视对民众的教育宣传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 在法律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 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 也有效地规范了企业、 单位以及个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活动. 文章通过梳理和研究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 试图获得有益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甘肃是历史文化富集的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突出,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在少数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分析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以往保护的成就和不足,比照非物质文化保护理念,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忻州市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传习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传承人在减少,而且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基于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针对性地从保护规划、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保护对策,从而为深入、科学地开展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本文通过移动互联APP技术,探讨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利用移动互联APP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提供新的途径.基于移动互联APP技术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面,同时也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达到活态的、自觉的、积极的目的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保护原则及意义,并分析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和成因,提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障碍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知识产权存在较大差异,但寻求知识产权的保护并非不可逾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知识产权制度有专利权保护、著作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商标权保护等模式.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极其广泛,对它的保护依赖干以整个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综合手段.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是关系到传统知识经济健康发展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通过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含义及特征,然后介绍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保护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合,最后探讨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认为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保护提供了保障,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提供了支撑,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共享提供了平台,虚拟现实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提供了空间.建议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深度开发与运用要从六个方面着手:即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体系,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标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可视化表达,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技术综合运用体系,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交互体系平台,构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同时要处理好以下四方面的关系:即数字化技术与文化生态平衡,数字化技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数字化技术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遗产,通过博物馆这个开放、先进、易于大众接受的平台进行展示和传播,是当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化保护的辩证关系及以沈阳市非遗项目为基础,设计构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基本蓝图,揭示出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5·12震后羌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遭到的空前破坏问题,阐述了羌族传统服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研究了羌族传统服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探索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羌族传统服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创新的方式方法,旨在进一步加强科学的保护和发展羌族传统服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力度,并引发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实施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与传承克拉克瓷技艺的一种有效途径。政府应该重视与积极引导,编制旅游规划,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与相应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体系,营造克拉克瓷体验环境,加强旅游解说系统的建设,加强"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同步宣传教育,以实现旅游开发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研究从教育学的角度探讨了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问题,明确提出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入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河池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多样,民族特色鲜明。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迅速加快的形势下,河池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甚至处于濒临消亡的危险,提高保护认识、健全保护机制、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加强保护队伍建设,掀起全民保护的新高潮,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河池市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河池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问题、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保护,我国形成了以《文物保护法》为核心的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体系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为核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体系并存的立法格局。我们应更新立法理念,统一立法指导思想,加快国家法律立法工作,尽快制定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并注意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相衔接。加强抢救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立法执法工作,注重法律实施,创新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大众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存在的问题入手,在充分肯定大众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发挥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以辽宁省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个案,重点阐述大众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性质是带有公权性质的私权基础上,进而对如果直接适用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一些障碍进行探讨。最后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构建,重点分析论述我国如何利用知识产权法的三种保护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保护。  相似文献   

18.
于敏 《平原大学学报》2007,24(4):99-101
文章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意义,并对图书馆应如何采取措施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是政府组织和全社会共同的神圣职责。河南省周口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独具特色,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发展困境。本文从保护意义、保护路径和具体措施入手,以周口的发展现状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