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希庇阿斯篇》出自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是一篇专门讨论"美"的对话录。在本篇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并区分了"美本身"与"美的事物"。自柏拉图开始,美的序幕正式被拉开,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延续着对"美"的探讨与争论。  相似文献   

2.
《会饮》篇(Symposium,or Banquet)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的美学著作。它较为完整地揭示出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本质。在写作《大希庇阿斯》篇(Hippias Major)的时候,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基本上还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而到了写作《会饮》篇的年代,他的美学思想已比较成熟了。我们说,从“美溜脱了”(《大希庇阿斯》篇)到“第俄提玛的启示”(《会饮》篇),反映出柏拉图在美的探索方面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和希庇阿斯的对话探讨了"美是什么"的问题。现以这个问题的讨论过程为线索,分析苏格拉底在这个问题探讨过程中逻辑推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平同学: 你在信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什么是美?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你只问什么是“美”,而不是问什么是“美的”,这一字之差使你接触到了美学的核心问题。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在美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对“美是什么”这一哲学问题的开启,是对“美的本质”哲学追踪的历史性揭幕。由此,西方美学开始成为体系性的美学。分析美学放弃了对“美是什么”问题的理论思辨,试图从其繁复的语言分析中消解美的本质。而海德格尔在早期就为美学奠定了一个存在论的基础,“美的本质”等经典问题不再有意义,“美”只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美是什么"的提问为缘由将柏拉图看成是使西方美学走上形而上理性思辩之路的始作俑者,是值得商榷的.它忽视了柏氏关于"美是难的"之感叹和无奈.柏拉图美学在理性与感性两个维度上发展而成.后世往往只关注到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其实,他的美学思想中处处闪烁着感性的光辉,只是这光辉被理性的大网遮蔽了.造成遮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柏拉图美学处于其哲学体系之下,不能不为哲学理性所包裹;二是其思想的混沌性导致后人的理性解读,又给它罩上了一件不合体的理性外套.在这遮蔽下,传统美学研究总是在纯思辨的框架内建构理论体系,忽略了美学之为美学的价值与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7.
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主要见之于色诺芬的著作和柏拉图的早期对话。传统观点认为在《回忆苏格拉底》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在效用"的美学观点,并以此作为其美学思想的元点。但是这种概括没有把握住苏格拉底美学思想的精髓,"美在合目的性"才是其美学思想的要义所在。它涉及合乎人的目的性和合乎神的目的性两个层面。"美在合目的性"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对古希腊美学"和谐说"的改造和扬弃,同时也构成了柏拉图"美在理式说"的滥觞。  相似文献   

8.
美的本质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王玉娟一人们在生活中天天遇到美,经常感受美,动辄评论美。但是美是什么或美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个美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的回答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像有名的斯劳克之迷.使人伤透了脑筋.不管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还是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  相似文献   

9.
詹姆士认为,自由意志论者与决定论者在对待自由意志的问题上都是不足取的。从“责任”的角度来看,二者最终都将不予承担责任。詹姆士认为,必须在其实用主义的意义下来讨论自由意志问题。在詹姆士看来,只有当意志自由能使我们“更好些”,能给予“解救”,自由意志问题才是有意义的。詹姆士的根本意图在于将哲学从形而上学的是什么的言说中转移到实用主义的将是什么之中,这一转移,具有范式转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做出区分.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教育是什么"探讨的是教育概念的内涵,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而"什么是教育"则讨论的是教育概念的外延,即概念的适用范围;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角度来讲,"教育是什么"蕴含着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寻,而"什么是教育"则是对教育现实的反思.只有清楚二者的区别,才能把握教育本质,警惕大量"非教育"及"反教育"行为,从而使教育实践向"本真意义上的教育"逼近.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话题。对于这个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这个问题,本文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并就当下中国的现实给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写实主义美学和电影语言分析是巴赞电影思想的核心,也是西方电影理论的两块重要基石。巴赞的电影写实主义美学根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也影响了巴赞对早期电影语言的研究。巴赞将电影语言在意识形态领域划分为“给现实增添什么内容”和“揭示现实真相”两个阵营,他重点论述了后者的历史演进和关学意义,却忽视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巴赞的电影思想和研究方法对建构中国电影语言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谁之罪 美学的历史是一个充满真理与谬误的历史。美学最初是哲学的一个部门。“美”的本质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的本质的探求中有两种主要的美学观点,即唯心主义美学观和唯物主义美学观。在西方美学史上,唯心主义美学观的主要代表有柏拉图、康德、克罗齐等,他们在哲学根本问题上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从精神世界出发去探求“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最终归结为精神的产物。柏拉图就认为“美”的本质是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神学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的"太一流溢"说和基督教教义相互结合的产物,是由三位一体说,上帝创世说,原罪赎罪说和末世报应说等所构成的一整套宗教思想体系.奥古斯丁放弃和批判了美在形式的传统看法,完全割断了美和物质世界的联系,把美只归结为彼岸的上帝,把美学完全融合于基督教神学,创立了一套神学美学.在他的...  相似文献   

15.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二十余篇对话中,对"知识论"问题作过较为集中探讨的当推《泰阿泰德篇》,"知觉"问题是理解《泰阿泰德篇》的钥匙,对《泰阿泰德篇》中的"知觉"问题进行深人细致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柏拉图哲学的知识论,也可以加深我们对古希腊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所面临的知识论困境的理解。《泰阿泰德篇》的主题是一个典型的苏格拉底式的问题:"什么是知识?"(146C)对话中的人物泰阿泰德对这个问题作出的第一个回答是:"知识就是知觉。"(151E)这就是对话中所要讨论的和第一个知识定义。柏拉图正确地指出,这个定义与普…  相似文献   

16.
谈到柏拉图,人们自然会以“古希腊唯心主义美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冠其名首,而没有人说他是文章学家。而谈到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人们也自然会滔滔不绝地谈到他“美是理念说”、“艺术摹仿理念说”等美学思想和文艺思想,闭口不谈其中的文章学思想。本文试就柏拉图《斐德若篇》的文章学思想作一些初步的探讨。那么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究竟提出了哪些文章学思想呢?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美是到处都有的。也有人说,爱美是人的天性。美是什么?却又扑朔迷离,人言言殊。古希腊赫赫有名的美学家柏拉图考察了漂亮的小姐、母马、竖琴、汤罐,以为都不如女神美,但终究说不清什么是美,只得慨叹“美是难的”!当代美国以倡导“科学美学”著称的美学家托马斯·门罗认为:“对于‘什么是美’这一问题的唯一简单明了和正确的答案是:‘美是指那些曾经运用过美这一名称的许多不同的事物,对这些事物,人们至今尚未  相似文献   

18.
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苏联的模式成为判别是否坚持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同志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科学的概括,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相似文献   

19.
在美学史上,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难以解答的司芬克斯之谜。人类很早就开始研究这一充满健力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的对话体论文《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写到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和古希腊著名的诡辩家希庇阿斯讨论什么是美。在讨论中,他们一共给美下了四个定义:“美是一位漂亮的小姐”、“使每样东西恰当的就是美”、“美是有用的”、“美就是诉诸听觉和视觉产生的快感”。尽管他们给美所下的定义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他们的讨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至少从他们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烟烟光辉,并且给后人在讨…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中,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为此,我们在工科学生的美学教育实践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一、对美的认识 1.美的无定论性。古往今来,究竟什么是美,众说纷纭,至今无定论。西方古典美学对美的探讨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从精神世界出发探讨美的本质,属唯心主义的美学体系。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理念;黑格尔提出的美的理念,又不同于柏拉图,他认为美是感性的显现。但他又认为理性支配感性,理性起决定作用。所以唯心主义学派对美的理解,仍然从主观意识出发,认为美来自心灵、理念和绝对精神,而不是客观物质世界及社会活动所决定的。另一条是以古希腊美学思想代表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美学史观,认为美就在感性事物的本身,人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