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行山区民间手工艺所蕴藏的历史性、文化性、独特性等,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将乡村旅游与民间手工艺传承及产品展示融合,可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文章在对乡村旅游与民间手工艺融合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进行了太行山区民间手工艺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对策研究,形成依托太行山著名景区创立连带式民间手工艺旅游村镇、对民间手工艺产品进行适应现代生活的再创造、以"互联网+民间手工艺旅游"理念营销推广等观点,以供从业人员借鉴,促进太行山区民间手工艺传承及乡村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民间传统手工艺是新疆传统手工业的精华.它经历了千百年的不断演变发展而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风格.通过研究维吾尔语中的传统手工艺词语,了解维吾尔传统的社会分工及行业分工,由此分析了维吾尔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传统手工艺文化.  相似文献   

3.
皖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民间手工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凤画、萧县石刻、杨氏微雕、宿州乐石、杜氏刻铜为代表的皖北民间工艺美术的调查,可以深层次剖析皖北民间工艺美术的现状、特点和它们所面临的发展机遇。现代工业化冲击、后备人才缺乏、经营模式不规范、保护工作不到位、经济实力薄弱、市场开拓力度不够、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是目前制约皖北手工艺产业发展的瓶颈,只有对民间手工艺资源进行开发式保护,不断延伸其生命力,才能使皖北民间手工艺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4.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特殊性和近年来艺术生大规模扩招,就业即失业的现象也更为严重,而很多传统民间手工艺却由于传承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本文从当前高校艺术人才对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参与,试图寻找到两者的契合点,通过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开设传统民间手工艺课程,与传统手工艺传人、厂家建立合作关系等手段,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人的问题,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伍家沟民间故事村在挖掘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中蕴藏的民俗文化时,注意对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保护和开发,是打造"武当民俗村"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些民间手工艺逐渐失去了实用性和经济性,则主要以保存、保护和展示为主;有些仍具有一定实用性和艺术性,则主要以保存、保护、改进、开发为主。  相似文献   

6.
当下民间传统手工艺面临着许多困窘,我们在对其进行保护、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用联系、运动的观点看待传统手工艺,探析传统手工艺的现状与出路。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87):167-168
我国民间的艺术种类有很多,而民间编织的手工艺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主要是把"编"和"织"结合在一起,利用不同的编织技术和方法来形成美观的作品。然而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对于民间编织手工艺的兴趣很低,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教育行业应该从小就要让幼儿来了解这些民间艺术,培养幼儿的民族自信心。事实上,对于幼儿园来说,幼儿园会定期的组织一些主题活动,那么幼儿园也可以以民间编织手工艺来作为主题举行活动,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了解民间编织手工艺,并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的活动,通过对民间编织手工艺的了解和评价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吸引幼儿对于民间艺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传统手工艺大多是作为制造日用器物所需的技艺而存在,在科技发达和大机器生产的今天,城市中却涌现一股手工艺热潮,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动因。以往的手工艺研究多从非遗保护的角度关注手工技艺的传承,虽然偶有论及当下手工艺发展的新趋向,但对城市新中产人群对手工艺品的消费和整个社会兴起的手工体验热潮缺乏深度的解析。手工艺在今天的新变不仅揭示了我国当下社会环境的重要转型对传统手工艺的巨大影响,也昭示了手工艺对当下国人建构有品位和自主性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间的手工艺常常归于工艺美术的范畴,它是艺术领域中一枝奇异而朴实的花朵。民间手工艺的产生和创造起源于民众生活的必需,并依托于一定的载体而逐渐发展成熟。凉山彝族漆具属于民间手工艺中的一种,是依附于木皮载体上对生活的艺术记载,它原始的造型和纹样延续至今,透着稚拙而朴素的原始意味,被称为漆工艺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潜在的文化价值和日益凸现的商业价值使其权利纠纷日益增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也越来越为国际、国内社会所关注。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并没有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作出详尽的规定,因此如何对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有效地保护已成为我国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现状,揭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存在的问题,以期有助于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阐述了民间手工艺融入教育的相关研究,然后分析了民间手工艺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的思路,接着论述了民间手工艺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的路径,最后总结了民间手工艺融入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资源极其丰富,相关权益纠纷也很多,但是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全面、完善。从著作权保护的视角对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现状、权利主体的界定以及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模式构建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滁州学院学报》2016,(3):123-125
滁州竹编是当地一项优秀的民间手工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滁州竹编逐渐萎缩,甚至走向边缘化。本文以滁州竹编为例尝试将民间手工艺融入到美术设计类课堂教学中,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通过调研、访谈和文献资料的查阅,了解滁州竹编的历史和现状,指出滁州竹编缺乏设计创新是导致其濒临消失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分别从功能性、工艺性以及审美性三个方面提升竹编产品的设计附加值,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优秀的民间手工艺,另一方面也使民间手工艺得到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构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融民族艺术风格于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传统手工艺之关系、传统手工艺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作用以及民间手工艺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教学融合之途径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具体分析了如何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构建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  相似文献   

15.
罗蓉 《宜宾学院学报》2008,8(3):118-119
鞋垫挑花是四川民间一项优美的手工艺术,它历史悠久,经济适用,制作工艺简单,并具有夸张朴实的艺术特征.近年来因多种原因走向衰退,亟待加强认识和保护,使这门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民间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间非物质文化成果作为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理应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畴,但目前在我国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中尚缺乏对其进行保护的相关规定,使一些优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因缺乏有力的法律保护而遭到了不适当的开发,许多独有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国外等等。因此,对民间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已是刻不容缓。本文着重对民间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权利性质以及独创性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对民间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可以实现良性互动.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与旅游业发展结合的空间很大,将口头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民间手工艺和餐饮老字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是提升浙江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民间法由公民长期生活、劳作、交往和利益冲突中逐渐显现,因而具有自发性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南街村社区内民间法与国家法的互动、博弈,总结出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制方面追求公权高于私权,在国家法律和政策方面,国家法把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纳入其控制之下,导致民间法无由生产,甚至萎缩消失。  相似文献   

19.
法律的本质     
一个人自呱呱坠地依法成为我国公民起,就与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既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我国法律的约束;既充分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无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或社会生产中,法律都与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民间文学艺术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两个相互联系但又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没有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做出规定,进而使创作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创作和发展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确实存在,因此,承认他们的物质和精神利益,在相关法律中增加保护条款,是有效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