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新闻竞争,新闻策划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并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有了好的新闻策划,新闻才会变得精彩,新闻策划已广泛应用在新闻的传播实践中,因此许多媒体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关键来抓。近几年,民生问题引起人们高度注意,民生问题的报道散布于大街小巷。民生新闻应怎样策划才能更加贴近生活,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策划的重点以及策划的误区是什么?本文从话题的设置、采访的思路、报道的形式、策划的团队、策划误区的避免五个方面的策略来探讨提高民生新闻的策划能力。  相似文献   

2.
洪炜 《东南传播》2017,(12):116-117
民生新闻兴起后,其高收视成为地面频道突围的重要途径,然而到如今,部分地区的民生新闻不约而同地陷入了"琐碎化、同质化"的误区,过分追求小新闻,过多地报道负面新闻。民生新闻如何摆脱这个泥潭,打造积极健康的电视节目,福建电视台《第一帮帮团》栏目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如果说常规的民生新闻报道是枝叶的话,那么贴合时效的主题策划报道则是民生新闻中的主杆,它能带给观众更深的感受,富有较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通过主题策划,一方面可以满足栏目的正常播出,引领舆论,呼应主流。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栏目的品位和档次,扩大影响力和品牌。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策划与报道也应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寻求创新与转型路径。为了进一步巩固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优势,凸显出民生新闻的服务价值,则要对策划与报道工作展开研究,主动拥抱大数据技术,以民生为导向,生产出符合百姓需求的民生新闻内容,从而扩大电视民生新闻影响力,巩固电视台公信力。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民生新闻策划与报道展开深入分析,以期为打开民生新闻报道宣传新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的内容大多关涉百姓生活,从民众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本文将基于"民本取向"对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策划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琦  田文 《今传媒》2007,(12):56-58
策划缘起:民生新闻寻求突破,都市观众渴望贴近 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的名牌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快报"创办已经五年多了."都市快报"作为陕西电视荧屏上最早的民生新闻栏目,创造了陕西地区第一的收视佳绩,受到了观众的赞誉,获得了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的称号,同时,也收获了丰厚的"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当下最受人们欢迎的新闻类型之一,为了更加贴近百姓们的生活,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方式和策划角度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大部分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主要是将普通老百姓当做新闻事件的主体,将话语权交给人民群众,以平民视角看待某个新闻事件,极大体现了"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因而民生新闻引起了百姓的关注和共鸣,提高了民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本文结合当下电视民生新闻存在问题,探讨如何以"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为前提进行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策划,以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7.
优化党报的民生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新闻界十分热门的话题,成为各媒体新闻竞争的“杀手锏”。然而,由于各报共同致力于此,在新闻资源的共享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民生新闻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同质化。如何在同质化的情况下保持民生新闻报道的竞争力,足党报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做好党报民生新闻的策划?笔者认为,党报和都市类报纸在民生新闻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于差异化的策划,做到“有高度地贴近民生,有品位地包装新闻”。  相似文献   

8.
过去,党报新闻策划往往从党和政府的工作视角出发,关注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在策划报道中又以事件分析和政策解读为多,理性有余而人情味不足。如何从改进和创新策划入手,让读者从党报的策划报道中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笔者在新疆日报社从事编辑工作多年,认为只要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改变传统报道视角和思路,从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作为新闻策划的切入点,党报新闻策划在保持权威性的同时,一样能贴近百姓,给广大读者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时下,各级党报都加大了民生新闻报道,以回归新闻本质,应对网络媒体的冲击,增强党报影响力。2010年,咸宁日报先后创办了《香城生活》、《泉都财经》周刊,将着力点放在报道民生新闻,对如何提升民生新闻的广度、深度、热度作了一些尝试。1.强化策划,提升民生新闻的力度。策划,是报纸的灵魄。策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办报水平。为此,承办《香城生活》、《泉都财经》的专刊部,将每周一定为"策划日",全体采编人员精心筛选选题,寻找政府关注与民生需求的交汇点,每月推出一期重点  相似文献   

10.
新闻策划让民生新闻更出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兵 《今传媒》2012,(5):116-117
"新闻策划"近年来成为新闻界颇为流行的词汇。新闻策划已广泛介入新闻传播实践活动,并成为新闻媒体高度自觉的行动。许多媒体不仅强调策划的重要性、必要性,还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关键环节来抓。被喻为"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的民生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如何策划,让其更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策划过程中应把握的重点是什么?就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电视民生新闻从最初的家长里短、扶贫帮困,到重大民生政策的解读、到休闲娱乐新闻的加盟,一直深受百姓的欢迎。随着民生新闻本身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提升,在现阶段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档电视新闻栏目的好坏,很大部分取决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新闻策划成为新闻竞争的关键环节。好的策划可以使民生新闻全面具体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或者某个领域、显示新闻的公平公正、摆脱市井新闻的阴影,可以提升栏目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可以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视民生新闻从最初的家长里短、扶贫帮困,到重大民生政策的解读、到休闲娱乐新闻的加盟,一直深受百姓的欢迎。随着民生新闻本身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提升,在现阶段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档电视新闻栏目的好坏,很大部分取决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新闻策划成为新闻竞争的关键环节。好的策划可以使民生新闻全面具体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或者某个领域、显示新闻的公平公正、摆脱市井新闻的阴影,可以提升栏目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可以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因地市级报纸版面资源以及新闻资源受限而内容上无法占优,为树立这一级别民生类报纸的媒体形象和展现优势,必须因地制宜、强化新闻策划。本文从几个方面就如何策划民生新闻以及提高地市级报纸的媒体形象,谈一下个人的认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肖泽生 《东南传播》2011,(3):125-127
随着各级党委政府民生保障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级电视台掀起了"民生新闻"报道热潮.县级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电视媒体,与平民百姓靠得最近,对人民的呼声听得最清,具有制作民生新闻的天然优势.那么,县级台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做好民生新闻呢?本文尝试从选题、策划、采访、语言四个方面入手,结合笔者所在县区台的部分新闻实例,就这一问...  相似文献   

15.
如何将民生新闻广播办得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办好民生新闻节目的关键。本文结合广播民生新闻策划,广播民生新闻的监督性、服务性等实践做了探讨,说明了选题策划是提升广播民生新闻品质,提高广播民生新闻持续传播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6.
杨旭 《新闻传播》2012,(2):90-91
民生新闻经过十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正处于一个质和量的瓶颈区。有业内专家用"五只鸡"来形容当今民生新闻栏目的市井化,就是"鸡毛蒜皮、鸡犬不宁、鸡飞狗跳、鸡零狗碎和一地鸡毛"。这也给民生新闻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但我认为,对于民生新闻来讲,内容固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形式也是举足轻重的另一部分。民生新闻要想取胜,要想立足,必须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别具一格。这也是民生新闻最大的优势之一——形式上没有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以各种形式抓住观众,怎么好看怎么来——当然,这一切还有一个度和品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增强策划的原创性毋需讳言,当前新闻竞争日益激烈,一些民生类节目的同质化日益严重,同时以隐私、细节为卖点抓取观众眼球等格调不高的现象也已显现.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来说,要想在今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跳出格调不高的窠臼,必须占领战略制高点,即打造一支成熟专业的电视团队,不断增强策划的原创性,开辟新闻竞争的"蓝海".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是党报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成为实现目标的一致途径.党报民生记者应运而生,笔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工作5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有成绩,也有教训,总结起来就是:党报记者需要"经营"民生新闻.之所以用"经营"一词,是想说明采写民生新闻需要用心,用心选角度、用心体会生活、用心策划、用心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民本思想为基点,用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与生计,在很多城市台中充当了提高收视率的“急先锋”。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民生新闻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低俗化的问题。加强对民生新闻题材的策划,是提升民生新闻质量的有效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行业的涌进与发展,促进了电视新闻的变革与发展。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编辑来说,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创作出更高质量的民生新闻节目,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这就要求电视民生新闻编辑要有十足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不仅具备创新意识、策划能力、组织能力,也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具备独立的编排能力、后期编辑技术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进而做好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工作,为群众带来更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