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在中国,微电影从出现到现在最多是三四年时间。有人说2010年的《一触即发》是中国的第一部微电影。这三四年,微电影真是"一触即发",在全国各地勃然兴起。2012年有些地方出现了微电影组织。2013年,微电影的发展出现了几起标志性的事件:一是1月12日中央新影国际微电影频道联盟在浙江台州成立和《微电影台州宣言》的发表;二是2月28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视频(微电影)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这两件是微电  相似文献   

2.
5条公益线索,5位联合发起人,5部震撼心灵的微电影2012年8月15日,由中国领先的视频分享网站56网发起的公益品牌"彩虹计划"携手人人公益、山东教育卫视共同推出的"温暖2012"公益微电影项目今天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行开机发布会。  相似文献   

3.
《新闻知识》2012,(7):63
据新华社为引导和规范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健康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2012年7月9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作为繁荣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实施网络内容建设  相似文献   

4.
为展现国际影视创作的未来趋势和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追求,鼓励大学生用微电影的形式,探索多样化的原创影像,培养自身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世界各国大学生在微电影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韩国清州大学协办的"2012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于2012年7月在北京启动,"颁奖盛典与高峰论坛"于11月24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5.
网络新媒体技术的更新发展、大众闲暇时间碎片化消费、视频网站和商家的商业需要,共同催生了微电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从2006年胡戈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发端,到2012年底由高希希指导拍摄的《楚汉微电影》,微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呈现火热景象,这一景象引起业内、业外以及学界各方人士对微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以及其存在价值意义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栏目·节目     
《视听界》2015,(2):11
《常州老娘舅》1月1日,以"大调解、促和谐"为栏目宗旨的《常州老娘舅》在常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开播,同时推出了全城海选"老娘舅"、"老舅妈"活动。贴近生活的题材,加上方言特色,让《常州老娘舅》一开播就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收视市场份额不断创新高。《敏说》1月1日,新锐脱口秀栏目《敏说》在常州电视台公共频道开播。《敏说》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诠释深刻的人生哲理,制作团队以90后的视角,传递给观  相似文献   

7.
微电影广告的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娅 《新闻知识》2012,(7):66-67
2010年由凯迪拉克出品的微电影《一触即发》让中国广告商们看到了微电影在网民中的影响力,也看到了它在宣传产品和品牌形象上的强大威力。进入2012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出品了自己的定制微电影,并取得了不错的广告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微电影广告的共同点将微电影分成三种类型进行分析,希望对微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歆若 《今传媒》2012,(5):75-76
毋庸置疑,媒介时代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融媒时代",中国大陆的新媒体网络微电影兴起已经势不可挡,微电影时代全面的展开了它们的力量,2012年将是"国微电影的硕年",这股滚滚而来的潮流的网域环境下,本文试图以"2011年度青春感恩记"系列作品《父亲之父女篇》为例,从传播学的效果分析上,探讨微电影,微小背后的"深"变化与"深思考"。  相似文献   

9.
盖伟 《传媒》2014,(20)
正微电影以"微"区别于普通电影,体现在微时长、微制作及微投资,近年来更是出现了微电影的专业制作机构,使得其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展壮大,成为商业、艺术及传媒领域的时代宠儿。《2013年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指出,据估算,未来五年内,微电影行业产值可达数百亿元以上。《泡芙小姐》《11度青春系列》《老男孩》等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在网友中产生巨大反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并带来巨大商机。微电影之所以具有文化中的符号象征价值,很大程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主办地,临沧,正在以微电影的名义着实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  相似文献   

11.
2009年6月15日下午,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广告人》杂志社承办的以"我创意我行动"为主题的"第七届(2008-2009)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颁奖会,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2.
《东南传播》2014,(5):156-157
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台湾广艺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4两岸小剧场艺术节”将于5月2日至7月6日在台北、高雄、北京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大陆的6部戏剧和来自台湾的4部戏剧演出71场,并举办配合活动30场。  相似文献   

13.
王胤 《声屏世界》2011,(8):70-85
2011年6月23日,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广告人》杂志社承办的以"我创意我行动"为主题的"2011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颁奖盛典,在业界瞩目和中国万千广告专业学子的翘首切盼中,于  相似文献   

14.
王方 《新闻通讯》2013,(12):54-55
一、微电影:网络时代的视频新宠“微电影”一词是网络时代视频作品的一个新概念,2012年7月9Et,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这是“微电影”一词在中国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官方主管单位的正式文件中。从2010年开始,“微电影”逐渐成为新媒体上火爆的视频新宠,某高校甚至还成立了“微电影”系,各种“微电影”大赛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1月4日,北京大学图书馆在纪念建馆110周年庆典仪式上首映并发布微电影《天堂图书馆》.主要情节是祖孙两代与北大图书馆结下不解情缘,图书馆是梦中都忘不了的天堂…….  相似文献   

16.
浅谈微电影     
微博客、微小说、微信、微电影,随着各种以"微"开头的词汇浸染我们的生活,宣告微时代的到来。从"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的《老男孩》,到凯迪拉克打造的《一触即发》,微电影在中国市场上迅速井喷。下面我将围绕微电影的产生、发展以及存在的状态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一、微电影产生的背景及特征1.产生的背景微电影的产生是当前微时代新媒体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这恰好迎合了快节奏的大众生活。  相似文献   

17.
梁卓慧 《声屏世界》2013,(4):136-137
微电影应运而生随着网络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互动交流的感性诉求,微电影成为网友喜爱的一种新式文化消费品。第一次接触微电影是2007年5月底,"筷子兄弟"携近6分钟的原创音乐短片《男艺妓回忆录》(以诙谐的方式讲述日本一位艺妓与浪人令人捧腹和尴尬的前世今生)登场互联网,在网络快速传播。2010年秋天,"筷子兄弟"拍摄的《老男孩》一夜之间创下点击率的奇迹,"筷子兄弟"也凭借《11度青春系列电影之老男孩》开始被国人熟知,一个全新的产业"微电影"  相似文献   

18.
活动     
《视听界》2013,(5):11-11
2013中国·张家港首届微电影大赛启动 7月24日下午,2013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中国·张家港首届微电影大赛启动仪式暨“寻找长江文化的十个符号”高峰论坛在张家港市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大赛以“寻找长江文化的十个符号”为主题,用大众的角度解读长江文化,通过微电影的手法来叙述长江流域的人、物、事,感受长江文化的生命力,提升人们对长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2012,(10):93
为引导和规范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健康发展,7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广电总局发言人表示,部分网络视听节目出现内容低俗、格调低下等问题,今后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将一律先审后播。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就《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表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12,(5):168
如果说2010年是"微电影"的元年,2011年"微电影"持续火爆,那么2012年可谓"微电影"的井喷之年。目前,在各类播出平台风生水起的"微电影"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这种新颖的传媒业态从诞生起就吸引了身处"微时代"的人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