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海波 《成才之路》2011,(34):66-67
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精心创设和丰富各种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体验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接受教育,感受乐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有效创设好"三境",既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教师要思考"如何教",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这也真正印证了孔子的说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本人认为"乐之"是语文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智力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培养兴趣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才有继续探究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如果对学习有了兴趣,便能产生积极情感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新课开始时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完成基本知识教学的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增强学习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孔子也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高学习兴趣,是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途径。课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环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和教法,着眼于诱导,着力于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障”布“疑”,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  相似文献   

9.
李素红 《湖南教育》2002,(10):32-3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兴趣。教无定法,但教而有法。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是教学技巧之所在,即如何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景。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使其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  相似文献   

10.
韩琨 《现代语文》2009,(6):91-91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关键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因为形象而生动的课堂情景设计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静态的知识被学生动态化地吸收。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应如何创设教学的“情景”呢?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同智力因素一样,是决定学习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喜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我采用动画、活动、故事、游戏、操作、猜谜等多种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提供活动的材料,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先让两名学生…  相似文献   

12.
激发兴趣 促进思维陈静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为直接的学习动机。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起...  相似文献   

13.
秦颖 《现代语文》2007,(6):96-97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规律创设情境,赋知识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 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亦 在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教学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所谓兴趣教学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使学生愉快、主动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提醒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下,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组织各种有趣的课外活动,以保持学生长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夏彪 《学苑教育》2012,(11):76-7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就很重视学习兴趣,认为这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他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催化剂,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是对乐学兴趣作用的很好概括。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就能使他们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精神饱满地接受,并力求认识它,了解它。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情境创设,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广学 《甘肃教育》2009,(22):26-26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生活为中心,把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信息资源,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学提出了快乐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快乐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情境、轻松的氛围,以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带给学生愉悦的心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快乐教学法更符合初中生的生理特点,更能激起初中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与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现如今的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样的教学常常会出现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呢?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