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表现,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契机,组织相应的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合目的地发展。同时,我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在实践——反思——实践的研究过程中,沟通我在口头上“说的理论”和在实际教育中“用的理论”,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下面是我围绕“幼儿绘画教学”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时,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 我对幼儿绘画教学的研究源自课题组的一次讲座。在这次讲座中,专家指出:目前,幼儿绘画教学正在由让孩子“学着画”转变为让孩子“画着学”。从表面上看是三个字位置的颠倒,但它却蕴涵着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所谓让孩子“学着画”,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孩子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从而运用所学的技能技巧作画的教学;而让孩子“画着学”,指的是在孩子作画  相似文献   

2.
纲要点击新《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案例一某幼儿画了一幅长颈鹿的图画,妈妈看了后说:“你画的一点也不像长颈鹿。”接着找来一本动物图书,让孩子照着图书上的长颈鹿画画。案例二一次几个小家庭的聚会上,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众人面前好好表现一下。一个孩子在大人的催促下唱了好…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教育孩子要懂得尊重别人。虽然这些自己早就熟知,可有时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于是便有了故事的发生……那是一节美术课,我让孩子们画意愿画——欢乐的鱼群。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我没有对作品进行过多的讲述,重点给孩子们讲了作画要求和色彩搭配之类的问题,一会儿孩子们的作品便完成了。我一边欣赏作品,一边表扬画得好的幼儿。可当一幅胡乱涂鸦的画中一片灰黑的作品展现在我面前时,我不假思索,随手扔进了垃圾桶里。过了一会儿,轩轩便来找我问:“老师,你为什么要扔掉我的画?”“我让你画鱼群,你画的是什么?让你用漂亮的…  相似文献   

4.
赖亦芬 《成才之路》2011,(16):10-11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依据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论,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还要注意幼儿全面发展。应该说,幼儿发展的问题是幼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整个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正是围绕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展开。幼儿成长档案为教师提供了全面、科学了解幼儿的窗口。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不仅对幼儿发展有利,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促进家长参与评价,达到家园共育作用,促进评价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水墨画教学中我以我的一些教学实例来谈谈,如何发挥教师的“杠杆”作用。 一、给幼儿自由的发展空间 当幼儿的感知觉得到满足时才能激发他们浓厚的作画兴趣,所以,在水墨画意愿画中教师要尊重幼儿自己对作画内容和画法的选择;在水墨画临摹画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心理活动和意愿;在水墨画创作画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自我表现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蒋静 《早期教育》2010,(4):48-48
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教师往往在教育教学中过多地约束孩子的行为,从而束缚了孩子的发展。可是,《纲要》中明确要求教师应“尊重和支持幼儿自发产生的探究活动,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获取主动的发展”.这似乎和教师为了安全而约束幼儿的行为相矛盾。那么,在实践中教师究竟该怎样来处理这一矛盾呢?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认知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教师与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要求,给予最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在幼儿阶段教师要给孩子最多的是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在游戏中生成素养、在互动中养成习惯,给他们一生可以留下的美好回忆,以及可以一生受用的温暖与品质。但现在出现了超前教学的现象,即在幼儿园阶段,就让学生学习小学的知识。这是一个不该存在的现象,因为每一个阶段,有它自身的特点,遵循规律,是给幼儿最大的爱护。  相似文献   

8.
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让幼儿园的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就要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立足教育实际、更新理念,推进幼儿园学前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才能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实现做专业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快乐成长,成就孩子幸福的童年.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积极引导","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作为孩子探索、学习的共同合作者,就应聆听孩子的声音,学习和幼儿对话、合作、共同学习,并为幼儿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让幼儿自由地表现、表达,去主动建构知识。这就为教师正确处理好幼儿学习活动中由幼儿开启的师幼互动关  相似文献   

10.
在组织幼儿绘画活动时,选择的主题往往难以照顾到全体幼儿,这就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的特点。我同开辟的“口语故事式绘画评价”,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时间、空间,选择喜欢的绘画内容、材料、工具,画出自己满意的作品,然后将自己的作品通过“口语故事”介绍给老师、同伴等身边的人,并把它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1.
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到当代的“爱的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自主教育”,我们正努力尝试找一个适合孩子发展的“素质教育”。以活动为载体,教会孩子自主学习;利用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生成探索型主题活动,让孩子在自我探索中寻求答案、寻找快乐、寻找自我。知识是无穷尽的,探索才是永恒的。探索即获取,孩子在探索中获取,在获取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已很小,探索知识的能力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在开展幼儿探索型主题活动实践中,幼儿对生活中的疑问增多了,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了,主动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提高了,自愿去动手了,克服了依赖心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改变角色,给予幼儿适时的、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成为幼儿强有力的支持者和欣赏者。尊重幼儿,让幼儿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得到承认和肯定;正确科学地给予表扬、引导和鼓励,让幼儿在正确的评价和欣赏中获取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探求知识培养成幼儿的一种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好的孩子是评价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期是游戏期"。老师精心地为孩子创设游戏环境,设立游戏情节,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社会,是角色游戏较其他游戏的一个不同所在。在这样的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孩子是游戏中的主体",教师要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充分体现孩子的自主性,尊重孩子的游戏选择,尊重孩子的游戏情节,尊重孩子材料的选择等,让游戏变成孩子自己的游戏。一、教师与幼儿共同创造游戏环境,引导幼儿自主选择《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13.
当孩子不肯吃饭、洗脸或对人没礼貌时,有些家长常常对孩子说:“去幼儿园告诉你们老师!”这样做,有时似乎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实际上只有弊端而无好处。其一,家长在无意中歪曲了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使幼儿感到老师是可怕的,孩子感情上受到压抑,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效果;其二,使家长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应有的威信;其三,孩子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就难以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类似这种恐吓孩子的还有“让公安局叔叔来  相似文献   

14.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校以此为指导方向,确立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德育工作,不断创新德育内容和形式,让“爱”和“智慧”成为“适合教育”的双翼。  相似文献   

15.
要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家庭与幼儿园的配合是重要的一环。在家庭教育中,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反映着每个家长不同的教育思想。为了了解家长的教育思想,我园就“尊重孩子”与“培养孩子独立性”两个问题,对120名幼儿的家长、36名幼儿的教师以及71名大、中班幼儿进行了调查。问卷的题目全部由我们自己编写。题目内容分四  相似文献   

16.
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资料报导:有人对广州市四所幼儿园的280名大班幼儿及其父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48%的父母反映孩子有自卑感,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教师也反映有39%的孩子极少或从来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而约有40%的孩子对自己作了“很蠢”、“不能干”“很差”等消极评价。另报导:有人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的研究中发现,在400名中,大班被试幼儿中,自信心很强或较强的幼儿只占24.4%,而自信心一般甚至很不自信的幼儿只占75.6%。许多教师反映,自信心不足在幼…  相似文献   

17.
三言两语     
在美工活动的评价中,应少用横向评价。可给每个孩子举办“个人作品展”,展示某个孩子一段时期的作品,让他感受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总之,美工活动的评价要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江苏淮安汪小红)我会让完成作品的幼儿将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并鼓励他们谈论,我会在一旁认真倾听,鼓励幼儿大胆解释自己的作品,并帮助幼儿记录在作品旁边,为下一步的共同分享、评价作准备。(北京程绍丽)评价不一定放在最后,我常利用自由活动或餐前时间组织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并进行评价,这时幼儿心情比较放松,能较好地达到评价目的。(山东烟台徐…  相似文献   

18.
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独特手段,其根本价值是激发幼儿兴趣,将幼儿内心真实的想法表现出来。美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纸浆画是其中的一种,通过手工和绘画的两种活动,幼儿将自己的创造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教师遵循幼儿美术教学的规律,尊重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纸浆画活动的开展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发展,并且能够让幼儿体验到成功感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19.
有两组幼儿画树,第一组画得非常整齐,第二组画得比较凌乱,有些在成人看来根本就不像一棵树。第一组作品是孩子在教师示范下,一步一步画的。它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幼儿跟着老师走”。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追求教育的直接结果,我们称之为“独白式”教学。独白式教学忽视了孩子的差异,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人性”。“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的活动。”如果我们只是让孩子机械模仿,只是让孩子在教师的控制下毫无创意地重现,那么,我们只会扼杀孩子的艺术创造力,最终使孩子对艺术活动失去兴趣。因此,独白式教学的效果是短时的,是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越来越多的家长告诉我们,孩子在家中几乎不唱幼儿园里学的歌,不喜欢美术活动。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是喜欢鼓励的。”尊重孩子、欣赏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关心和爱护,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个性。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弱,他们常常把家长作为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入园后,他们就把这种评价依据逐步转移到教师身上。因此,教师不仅要尊重幼儿的兴趣选择,还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这些观念虽然在我们教师头脑中扎了根,但是,把它转化为行为,落实到实践中去,还需要有爱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