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齐白石老人就曾是运用"空白"的高手,你看他的虾图,画面上只有几只虾,其余什么也没有,可是我们却在这什么也没有的地方看到了游鱼碎石,清水绿草。艺术创作中这种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读者或观众或听众去思考、去想象、去补充、去发挥的艺术,就是我们所说的"空白"艺术。绘画、文学创作中可以通过留出部分空间收到以无驭有、以少胜多的效果,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着特定时空限制的活动,能否也通过留出部分时间收到好的效果呢?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齐白石老人就曾是运用“空白”的高手,你看他的虾图,画面上只有一只虾,其余什么也没有,可是我们却在这什么也没有的地方看到了游鱼碎石,清水绿草。这种手法后来在文学创作中也得到广泛运用,以虚写实、虚实相生即是具体体现。艺术创作中这种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读者或观众或听众去思考、去想象、去补充、去发挥的艺术,就是我们所说的“空白”艺术。绘画、文学创作中可以通过留出部分空间收到以无驭有、以少胜多的效果,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着特定时空限制的活动,能否也通过留出部分…  相似文献   

3.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齐白石老人就曾是运用“空白”的高手,你看他的虾图,画面上只有几只虾,其余什么也没有,可是我们却在这什么也没有的地方看到了游鱼碎石,清水绿草。艺术创作中这种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读者或观众或听众去思考、去想象、去补充、去发挥的艺术,就是我们所说的“空白”艺术。绘画、文学创作中可以通过留出部分空间收到以无驭有、以少胜多的效果,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着特定时空限制的活动,能否也通过留出部分时间收到好的效果呢?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画家画花,往往独画一枝,留点空间,让欣赏者自己去遐想;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这在表现手法上称为"布白"或"休止"艺术,也称"留空白"艺术.同样,在课堂教学中也要讲究一点"留空白"艺术,即有些内容教师不讲,而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像、猜测和创造,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思维能力.这是一种以逸待劳的艺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好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不该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当如何运用留空白艺术呢?  相似文献   

5.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种空白艺术呢?一、标题空白艺术的运用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是文章的文眼,更是理解、分析文章的突破口。所以只要我们能巧妙的运用标题空白艺术,就能敲开文章的大门,引导…  相似文献   

6.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种空白艺术呢?  相似文献   

7.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  相似文献   

8.
空白艺术,是所有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在书法、绘画、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历来都讲究空白艺术,尤其是书画作品,空白是其“半壁江山”,就像我们离不开空气一样离不开空白。艺术作品中的“空白”,追求的是一种“空灵”的“空间感觉”,从而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对于传情达意有说不尽的妙处。它容纳了无限的外延,使其向纵深延伸,可以用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去填补、去演化,因而也更具魅力。一、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提出所谓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故意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并以…  相似文献   

9.
作画的人常常运用“空白艺术”。所谓“空白艺术”,是指画幅上空着的、没有填满或没有被利用的部分。为何冠以“艺术”之美称?因为空着的部分,可以起到“无形胜有形”的效果,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由此,我联想到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不也应该运用这种“空白艺术”吗? 有些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不是“热锅爆豆”,一个人说到底,便是“暴风骤  相似文献   

10.
给画留白     
爷爷是位画家。小时候,看爷爷作画,每幅画都留着一些空白。我感到奇怪,为什么爷爷不把这些空白的地方也画上呢?爷爷说,留着这些空白让别人去画。随着渐渐长大,我慢慢才知道,画纸上那些没画的空白,叫留白,是一种绘画艺术。一幅画,全都画满,那么这幅画给别人看到的空间,就是画纸本身那么大,但当一幅画留下"让别人去画"的空白,让别人去想象,去创造,那么这幅画就拥有了无限的空间。给别人留有空间,从而让自己拥有更大的空间,这种绘画的留白艺术,也适用于我们的人际交往艺术。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药"的量词有很多,可一直以来,人们把量词的搭配关系看成一种语用习惯,而留学生学习量词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靠死记硬背.其实在"习惯"的背后也有一些规律或者"倾向",如果我们研究这种名量搭配现象背后的认知和现实理据,寻找到这种现象背后的规律,并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将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药"的量词的特点,总结出用理据法进行教学,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2.
留白,原本是中国绘画中一种常用的手法。即在整幅画面中适当留下空白,什么也不画,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以达到"此时无笔胜有笔"的艺术境界。后来,这种手法渐渐被移植到文学创作中。作者故意隐去要表达的含义,而运用一些特殊的文字,让读者去揣摩诸如故事的结局、人物的命运、蕴含的哲理、人物的情感等。这种技巧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简约含蓄,有"言有终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而读者则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尽情徜徉在想象的殿堂之中。留白,可以在文章任何一处展开,但多用于结尾。留白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熟悉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虾戏图》,尺幅之间,只有几只墨虾,没有水痕,没有涟漪,但面对那活灵活现的“虾态”,谁都不怀疑虾儿们是在一泓碧水中嬉戏。这就是中国国画所追求的空白美。它把有限和无限和谐的统一起来,在有限的构图中巧妙地设计出空白,无笔墨处缥缈天倪,给人于无穷的美学享受和遐想。其实教学也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5.
<正>看一堂课,我们习惯于从"怎么教"的角度去看,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乃至教学风格,眼中所见的是教师的风采和学生的精彩。但是,这样的好课,往往好看不好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教什么"的角度去看课,着眼于教学内容:教师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这样的课,在于教得对不对,不在好不好;你看得明白,就能教得出来。就一堂课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对语文课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紧迫。在一般人看来,"教什么"似乎不是问题,而在语文教师看来,是一个千古难题:语文课程中没有明确,语文教材中没有呈现,语文教参中也没有可以确定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16.
小小说是以短小的篇幅描绘平凡细小的生活场景来反映和揭示深刻的思想主题的文学样式.它借鉴中外优秀小说的"镂空"技巧,"不写而写",善于以隐藏艺术去创造含而不露、言尽而意未尽的"艺术空白",让读者运用想象去填补从而获得一定的美感.隐藏艺术是小小说作者有意将要表达的意思隐藏于一定的描写或叙述当中,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的一种艺术.小小说的隐藏艺术包括复义隐藏,淡描隐藏、悬念隐藏、细描隐藏、拈来隐藏,逗留隐藏.  相似文献   

17.
留白,本是一种绘画技法.画家在画中留下空白,欣赏者借助联想、想象去补充那些"空白",领悟画家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文学作品中同样有"藏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空白地带.巴尔扎克说过,作家要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正是对文学作品"空白"之美的最好诠释.大音稀声,大爱无言,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正是一篇巧妙利用空白艺术的典范作品.通过想象和联想,领悟其空白艺术,从而进一步解读其人其情,是我们鉴赏文学作品的好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项脊轩志>.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被挤压的思维时间释放出来,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感悟,主动探索,促成新的认知的生成。这种空白艺术的运用,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激活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语文教学实处蕴虚,虚处含实,虚实相生,形成悠远的意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运用空白艺术,是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空白”也称“艺术空框”.作者在作品中有意设置某些空白,让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去充填.这种不着一字的空白,提供了读者参与艺术创作的广阔天地,能收到独特的艺术效果.随着接受美学的兴起,人们开始认识到作品的艺术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往往取决于接受者所领会和赋予的意义.正如德国格·格林在《接受美学简介》中所说:“作品里充满图表结构和暗射空白,图表要由读者吃透,空白要由读者填写.”.  相似文献   

20.
陈大琴 《早期教育》2004,(12):39-39
中国画讲究"空白"艺术,强调的是"卷有尽而意无穷".教学活动也是如此,活动中教师应给幼儿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自由表达的"空白".笔者曾看过一次中班科学活动<沉浮>,虽然活动的内容比较平常,但执教者却较好地运用了"空白"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