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施颖洲先生所译《世界诗选》已于1999年4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文学界和翻译界值得庆幸的一件盛事。施颖洲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菲律宾华人翻译名家。他从事诗歌翻译凡六十年,前三十年致力于把外国诗歌译成汉语,后三十年致力于把中国诗词译成英文。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光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诗歌翻译这一崇高而又艰苦的事业。他的译诗集在海峡两岸相继出版,在亚太地区广为流传,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2.
结合苏曼殊生平及成长的历史背景,从外国诗歌的翻译、外国小说的翻译以及本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三个方面对苏曼殊的翻译实践活动进行梳理,是认识其翻译风格、了解其翻译手法、借鉴其翻译思想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学术图书为什么外国出版社不愿意出版、外国人看不懂?笔者认为,翻译质量、翻译经费是出版"瓶颈",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是根本问题。目前,中国学者的人文社科学术著作的版权输出比较困难。外国出版社总是觉得我们学者的学术观点不是主流观点、学术研究不够严谨,表述方式也与西方学者大相径庭,从而导致我们丧失了在世界学术界中的话语权。上述原因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图书翻译出来了,而读者看不懂,被告知翻译质量有问题。于是要求由外国学者修改译稿,  相似文献   

4.
翻译出版了大量外国出版著作,对国外出版进行了研究 翻译了多方面的国外出版研究著作 在出版理论方面,这一时期,翻译出版了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有关出版理论的著作.  相似文献   

5.
做好对外国出版书籍的审读工作,是有计划有选择地翻译出版外国书籍、认真贯彻“洋为中用”方针的重要一环。肖乾同志的这个发言,对审读国际政治方面的书籍如何选材、如何审阅全书、如何抓重点以及全译和节译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可供从事外书翻译和编辑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外国译著出版的现状这些年来,我国出版界推出的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外国译著,深受读者的欢迎,并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外国译著出版上我们既有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外国译著的质量问题,它们既有翻译错误,又有编校错误。一些出版社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步入了急功近利和学术浮躁的泥坑,为了抢时间、赶速度、争利润,粗制滥造,抄袭剽窃,出版劣质外国译著或外语工具书。质量问题最大最多的是畅销书、热门书。如《杰克·韦尔奇自传》一书中差错竟高达千处。在通常情况下,译者应是翻译而不是编译,可…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学术图书为什么外国出版社不愿意出版、外国人看不懂?笔者认为,翻译质量、翻译经费是出版"瓶颈",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是根本问题. 目前,中国学者的人文社科学术著作的版权输出比较困难.外国出版社总是觉得我们学者的学术观点不是主流观点、学术研究不够严谨,表述方式也与西方学者大相径庭,从而导致我们丧失了在世界学术界中的话语权.上述原因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图书翻译出来了,而读者看不懂,被告知翻译质量有问题.于是要求由外国学者修改译稿,翻译经费(来自中国政府的补贴和图书销售的赢利)陡增还在次要,中国学者的观点可能会被修改得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8.
王颖 《出版广角》2016,(12):54-55
"五四"至今,英诗汉译已逾百年.随着老一辈翻译家的故去,英诗汉译或者说诗歌翻译整体陷入低潮状态.长期以来,诗歌翻译被认为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争议的问题较多.黄杲炘先生是出版界英诗汉译的大家,不仅译著颇丰,而且提出了重要的"三兼顾"译学思想,对当代诗歌翻译出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加入国际著作权公约后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涉外出版合同工作的管理,国家版权局日前向各有关单位发出《关于对出版外国图书进行合同登记通知》。要求:凡图书出版单位出版外国图书(含翻译、重印出版),应与外国作品的著作权人签订出版合同。各地出版单位(包括中央级出  相似文献   

10.
二、究竟出版了多少种世界学术名著联系以上所述,在这里谈一点日本其他出版社翻译出版外国学术著作的情况。日本大体完成世界学术名著的翻译出版,岩波书店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革”以前,江苏只出版过少量苏联文学作品。1973年起,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江苏承担了部分外国历史和外国地理书的翻译出版。在这个基础上,1978年开始少量翻译出版西方国家当代的文学作品,当年只出版两本书,一本是反映原日本北方四岛现状的《北方的墓标》,另一本是美国流行小说《钱商》。真正掀开江苏外国文学翻译出版历史新一页的,是在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12.
著作权问答     
问:翻译外国图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首先要查明该书的著作权归谁所有。一般外国图书的版权页上都有一个版权标记(C)标名版权的所有人。在我国,一本书的著作权人在一般情况下就是在该书上署名的作者。但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作者的版权一般都转让给出版商,因此作品的版权往往是归出版商所有的。明确了著作权人以后,就要设法与其取得联系,签订翻译出版合同。如果自己没有办法与著作权人取得联系,可委托代理人或代理公司办理。从理论上说,翻译出版外国图书,是译者取得著作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一月十五日,国家出版局在京召开了一部分出版社参加的座谈会,研究现代外国政治学术著作选译出版工作,会上商定,今明两年将由部分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现代外国政治学术著作95种,这是作为第一批选译的书目,今后还将有计划地翻译出版。这项工作,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珞 《中国索引》2009,7(4):42-43
翻译难,翻译诗歌尤其难。由于诗歌极其丰富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内涵,诗歌翻译一直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也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点。诗歌到底可不可译?诗歌翻译怎样做到“信达雅”?这始终是诗歌翻译工作者孜孜追求不断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工作应当发展,应当更加健康地发展。这是记者走访中宣部出版局、文化部出版局有关负责同志和一些出版社有关负责人及外国文学专家之后留下的深刻印象。一、这几年的工作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成绩是主要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出版工作发展较快。从1977年到1983年,全国已出版外国文学读物1,800余种,这对于汲收外国优秀文化遗产,开阔人们的视野,促进国  相似文献   

16.
翻译图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我国从汉代开始就翻译图书,当时以译梵文佛经为主,自明代开始较多地翻译西方的自然科学图书,从而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清代初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严禁外国人在中国出版图书,对外国文化采取排斥、封闭政策。以致有的外国传教士到中国境外的马六甲等地编辑、翻译、出版中文书刊。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以坚船利炮打开了清王朝的大门,曾在马六甲从事翻  相似文献   

17.
1960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会议讨论有计划地出版中外文化遗产问题。会议认为,新中国成立十年来,我国整理出版中国古籍和翻译出版外国著作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少缺点和问题,主要是出版的计划性不强,目的性不够明确,质量还不高。中宣部出版处根据会上讨论的意见,起草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出  相似文献   

18.
刘海萍 《兰台世界》2012,(24):91-92
穆旦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和翻译家,早期专注于反映时代特征的诗歌创作,后期致力于向国内读者翻译和介绍优秀的外国诗歌作品,贡献杰出,成就斐然。  相似文献   

19.
陈凌 《编辑学刊》2002,(6):59-60
最近一直在思考翻译及与之有关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同意加入国际版权公约这一举措对出版界和翻译工作者所造成的影响.起初这个举措限制了中国出版外国作品的数量,并且由于经济"市场化",翻译出版的通俗文学作品远比纯文学作品要多.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比尔·盖茨的传记要比别的作品,譬如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更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后,外国文学出版主要局限在苏联作品、外国进步作家作品以及少数外国古典文学名著这些领域。60年代初期, 为了内部研究的需要,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以不同出版社的名义,翻译出版过一些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作品(俗称“黄皮书”),但为数很少,而且仅限内部控制发行。到了“文革”开始,翻译文学作品,除了《南方来信》外几乎绝迹了。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以后,人们才认识到有必要以新的目光来审视外国文学的出版。1978年,针对当时书荒的情况,文化部出版局决定由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