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自添加了"公众号"功能,微信从最初的社交媒体转变成为包括新闻等在内的信息发布和交换的平台。自此,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抢占和挤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但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人们对媒体的需求满足都有赖于"内容"。特别是对于媒体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来说,如何打造"有价值的内容",将成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微信公众号自2012年诞生,刷新了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观。也让微信一个社交聊天平台出现了新闻内容服务。传统媒体也有机会在网络社交平台获得舆论引导的话语权。但是,很多都市报盲目追求阅读量,消费了网络舆论权威和公信力,从都市报类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内容,看出现阶段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新传播形式发展迅猛的时代,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定位影响的是都市报的生存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荣翠红  尹杰 《传媒》2018,(4):62-64
由于传统纸媒在视觉、听觉体验上的缺失,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应运而生,手机APP成为媒体转型关口,数字营销广告的崛起倒逼传统媒体的转型.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和购买解决方案,是当下媒体转型的三种主流方式.传统媒体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之间的战略合作将促进形成企业营销传播媒体联盟;多样化信息传播拓展用户范围,个性化新闻传播增强用户黏性;内容付费、知识付费将催生优质内容生产,优质内容服务、精准知识服务将成为传统媒体新的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4.
王兆屹 《出版广角》2016,(15):77-79
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履行文化职责和壮大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微信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对用户的移动阅读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已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平台。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出版机构必须正视新兴媒体的强大影响力,正视微信自媒体的价值,深入分析当前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传统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平台要做到精准定位,多种推送形式相结合;积极创新,多种推送内容相调和;挖掘应用,多种自定义功能相契合;突破限制,多种传播渠道相融合;广纳贤士,多种新媒体人才相聚合,才能发挥出版业公众平台的巨大潜力,打造真正属于出版业的微信时代。  相似文献   

5.
胡永国  吴宗辉 《传媒》2019,(5):32-34
据2018年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显示,微信的月活跃账户已经达到10.82亿人,微信公众号的月活跃账户也近400万个。有别于其他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实现了大众传播的创新回归,使其成为传统媒体实现数字化创新、智能化转型、可视化传播的核心平台,而对于科技期刊来讲,自然也不例外。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可视化建设,能够促进以多元传播、个性定制、全面链接为核心的组织生产模式构建,最终推动科技期刊的新时代创新与转型。  相似文献   

6.
当微信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传统媒体亦纷纷入驻微信公众平台,媒体微信公众号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较传统媒体已有很大改变:新闻选材和内容制作主要依靠整合编辑,媒体微信公众号在选择报道的新闻议题时应突出接近性;微信新闻标题制作应遵循以下原则:关键词+中长标题;多运用悬疑句式以增强吸引力;强调情感倾向,努力贴近读者心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信应用软件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革新新闻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微信的聚合作用不断滋生出新的新闻传播环境.本文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传播特点和传播方式,利用实际案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新闻传播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当下,新媒体的发展日益侵蚀着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微信公众平台无疑是这股力量中的佼佼者,也因此,传统媒体不得不纷纷布局微信公众平台。然而,旧有的新闻报道方式与新的平台、新的内容范式并不兼容,促使传统媒体不得不做出改变。本文选取人民网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标题、编排等方面的特点入手,探讨人民网微信公众号创新转变后呈现的规律和特征,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任芳言 《青年记者》2016,(21):37-38
媒体类公众号名称的分类 微信公众平台中媒体类公众号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传统媒体在微信平台上的延伸,与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等媒体形象直接关联;第二种是报社、出版社或网站等旗下负责运营特定内容的公众号;第三种以个人为主,主要发布原创内容,即自媒体. 这三种媒体类微信公众号差异较为明显.大部分传统媒体的公众号会直接以其媒体名称命名,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一般在报社、出版社或网站旗下的公众号,命名时相对更自由,形式选择多样化,如“团结湖参考”“百度新闻实验室”等.  相似文献   

10.
王彗玲 《青年记者》2016,(29):60-61
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 目前,继开办网站、微博之后,微信公众平台又成为传统媒体新的竞技场,一些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的微信公众号.《2014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显示,影响力较大的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开通率已达90%,也就是说传统媒体目前已意识到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要性,且大部分已开通运营.虽说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具有数量优势,但粉丝数量超过10万、单篇文章阅读量过万、在微信平台有影响力的大号还不多,像央视新闻、壹读、FM91.8这类的优质账号还比较缺乏.①  相似文献   

11.
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编辑与运营策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传统媒体进行移动传播转型的重要平台,目前微信公众号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传统媒体账号虽数量众多,但优质账号缺乏.因此传统媒体须重视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和运营,编辑策略主要包括选题技巧、标题制作和传播形式,运营策略主要包括创建专业团队,把握发布时机,重视账号推广,加强与粉丝互动,并对用户实施数据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黄鸿业 《青年记者》2016,(23):23-24
研究缘起 当前,官方APP和微信公众号成为传统媒体数字出版的重要载体,如央视新闻频道的官方APP“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微信公众号“侠客岛”等,因其社交平台优势明显,拥有数量可观的受众.而“纯数字化出版”的澎湃新闻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在业内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已经证明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其“追问”的社交化功能大受好评.我国传播学者喻国明认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的照搬,第二层次是借社交平台做内容增值和互动(如澎湃新闻),第三层次是应用、服务、社交的充分结合,当前我国传统媒体的社交化数字出版处于第二层次.①可以预见,社交化是将来一段时期新媒体产品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核心特征,增加社交元素,置入SNS的基因,实现产品的互动和分享,进而增加用户黏性,将是传统媒体数字出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刘艳 《东南传播》2016,(4):89-91
媒介融合在当下可谓是传媒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并且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的成效可见一斑。微信平台成为媒体争夺话语权的舆论场,其中,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就是微信公众号。传统媒体的时政类公众号的崛起,是微信公众号领域的一个特征,那么时政类公众号中的时政新闻又该如何突破传统报道思维,走出适应新状态的思路呢?  相似文献   

14.
朱斐 《采.写.编》2016,(4):132-133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受众开始习惯掌上阅读,微信公众平台、手机客户端成为主要的信息接收渠道.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提供了良好契机,传统媒体纷纷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型,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公众号同质化现象.本文以此为对象,探究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同质化的表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新老媒体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已经在实践中搭建并开始使用现代传播平台。如今传统媒体使用最有效最快捷的当属微信公众平台,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媒体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仅成为传统媒体的新闻延伸,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媒体公众账号以传统媒体做后台,越来越显示出新媒体的特性,其影响力、实用性也越来越大。做为传统媒体人,如何运营好新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是摆  相似文献   

16.
俞敏  王亚男  武瑾媛 《编辑学报》2017,29(4):335-339
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媒体,要想在微传播的新媒体时代保持话语权和影响力,应该将移动互联网作为谋求新竞争优势的战略方向.本文讨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定位和受众群体定位问题,结合微信传播形式和受众需求,归纳出适应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6种选题类型——时效新闻类、知识技术类、人文类、深度类、服务类和商业类选题,并针对每种选题探讨相应的策划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新闻的变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号展开传媒竞争,微信公众号新闻也因其操作相对简单、受众到达有效率高等特点,成为了新媒体最重要的新闻发布平台之一。利用微信传播进行正面舆论引导,与传统的纸媒传播有什么不同?微信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环——新闻标题呈现出何种特征与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在这些层面上总结并发挥这一媒介形态的最大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入口,为唱衰之声迭起的纸媒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本文从纸媒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力等方面,描述其在微信平台的具体表现,分析纸媒公众号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微信平台对传统媒体转型的现实意义。对纸媒来说,在布局移动互联时代的进程中,微信不是唯一的平台,但是如何运用微信平台为顺利转型添加助力,是一项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付沛沛 《青年记者》2017,(29):83-84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微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它以更短小的篇幅、更及时的分享、更精准的受众、更个性化的内容形成了微传播时代的核心特征,急剧改变着舆论格局和传播生态.而在众多“微媒体”中,微信受到纸媒等传统媒体的青睐并为其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探究纸媒借力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突破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20.
微信公众号作为传统媒体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如何在内容、服务、创新和运营方面独树一帜,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新势力?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987都市生活频率公众微信号"987私家车广播"运营为例,探讨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