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珊珊 《出版广角》2016,(10):56-57
文章从移动互联时代交通广播节目面临的挑战出发,选取湖北楚天交通广播方言节目《好吃佬》为案例,从避开聚众传播路线,坚持分众服务;避免多元信息传递,立足本土特色;推动融媒体的发展,有效取长补短;摒弃网络传播缺陷,保证节目品质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交通广播节目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表达样式,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由于语言贴近当地受众,在全国各地逐渐升温:河南话、陕西话、湖南话等纷纷登上荧屏,方言这一"奇妙的传播语言",在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产生了神奇的传播效应。它的主要艺术效果体现在亲切、熟悉、轻松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电视方言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电视传播和文化流通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方言节目的优势、发展局限,以借此找到方言节目同主流声音普通话节目百花齐放的最佳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现代传播理念的进步, “以人为本”成为节目制作的终极追求,方言节目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应运而生并迅速“走红”.方言节目的走红,有节目自身的原因,更有方言自身的特点和方言文化的因素在其中.  相似文献   

5.
张玥 《今传媒》2010,18(10):134-135
论文主要集中讨论闽南话播音与普通话播音的异同点,全文以讨论祖国大陆第一个方言广播频道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节目为引子,引出对闽南话节目的研究和讨论,从闽南话的由来和传播、与普通话相比闽南话自身的特点所在、从普通话播音看闽南话播音的特殊之处及方言节目的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综合阐述闽南话节目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文章以大量的实例作为印证观点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连捷 《东南传播》2010,(5):148-149
近些年,电视方言节目在各地升温,许多地市级电视台都推出了自办的方言节目,在收视方面取得了佳绩。为扩大节目影响,一些电视台不断尝试用新的艺术形式来包容传统的内容,在节目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经验。本文主要以福州电视台开办的第一档方言节目《榕城风》为例,结合分析其他省市电视台在方言节目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方言新闻节目,探讨如何引入地方曲艺和动漫等元素,使节目更生动活泼、让群众喜闻乐见。在方言文艺节目方面,探讨如何避免节目庸俗化,开发《方言电视散文》、《方言小品》等方言节目新品种,满足观众休闲需求的同时,又让大家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7.
刘毅 《新闻窗》2010,(1):104-105
进入21世纪以来,媒介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为了寻求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纷纷对各自的传播形态进行改革。在此形势下,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收视需求、实现媒体区域化传播,逐渐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向。例如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方言电视节目的制作等,给地方台节目传播增添了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8.
电视方言节目在各地电视台纷纷上演,业内外人士评论不一。本文从社会基础、电视体制变革、民众认同和方言的艺术魅力四个方面论述了电视方言节目兴盛的原因,并预测了方言节目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徐迅 《声屏世界》2011,(5):58-58
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以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区域文化、贴近区域新闻传播的特殊性等特点,深受当地观众的喜欢。然而,方言类电视新闻在突显优势的同时,也具有其局限和不足,影响了自身的发展,需要认真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马燕 《新闻爱好者》2010,(10):118-118
近来,方言类电视节目已经在荧屏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深受国内电视观众喜爱、收视率较高的节目类型之一。方言类电视节目也因此成为一些地方频道竞争受众眼球的一张王牌。方言类电视节目形式已从方言相声、小品发展到方言电视剧、方言栏目、方言新闻等多种电视节目类型。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方言是电视传播符号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林卫军 《东南传播》2014,(8):102-104
方言节目是以本地方言作为节目特色的节目形态,是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节目类别,它的产生有其必然的社会条件。方言是区域内社会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载体,承载了地区内的人文民俗、文化传统。它作为本地居民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是区域内居民拥有共同语境的先决条件。福州电视台生活频道的《攀讲》是一档福州本地民生类方言节目,创办于2008年3月,"攀讲"一词来源于福州方言,意思是"天南海北的聊天",而相同的语义在北方的方言里叫做"唠嗑"。《攀讲》的栏目名正是利用了方言中的共通性,过于简单的方言词汇就能让熟悉福州方言的观众立刻明白节目的主题。方言节目除了具有一般电视节目的观赏性之外,对于一个城市的形象宣传和本地文化传播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万偲琪  王苗 《新闻前哨》2010,(10):90-91
方言节目,是根据其最多受众人数所在地的文化背景所打造的对象化节目。方言节目传播的内容、信息以本地化为主,节目主持人深谙当地的语言与文化,用朴实的外壳展现原汁原味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3.
方言节目从1996年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并有大发展之趋势。它有利于传承区域文化,唤起人们对乡音的记忆,让忘记乡音的年轻人重新拾起对方言的关注。方言节目的播出也利于繁荣地方文化,为我国文化多样性做出一份贡献。但是,在推广普通话的大背景下,方言节目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揭示方言节目和区域文化的关系,以及在现在的社会中,方言节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4.
黄杰 《报刊之友》2012,(10):86-88
方言传播作为媒介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目前方言节目呈过剩状况,且很多节目质量低下,导致媒介系统处在一个不正常的状态。用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的定位与思考,这样更有利于媒介环境的纯洁,有利于方言节目的传播。媒介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社会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媒介生态系统的潜力,强化适度调控媒介生态变化趋势的能力,坚持媒介生态学的适度调控原则,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使方言传播沿着平衡、有序、和谐、良性循环的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15.
“天下新闻日日新、耳朵陡起眼睛盯……”10年前,伴着节奏明快的背景音乐的响起,两名身着长衫、手拿纸扇的新闻师爷出场,绍兴广电总台公共频道推出《师爷说新闻》,首开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先河。之后收视逐年飘红,一直稳居本台各自办栏目头把交椅,拥有一大批“铁杆粉丝”。俗话说,攻城难,守城更难。由于坚守10年一贯制的传播模式,缺乏必要的内容和形态创新,现在观众已产生收视疲劳,收视率也在逐渐下降。笔者认为,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应及时转型升级,否则固有品牌也会老化。作为城市台,当前要从区域特色出发,不断完善方言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从强化传播功能、拓展报道范围、创新播报形态等方面入手,来推动方言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建设,以确保其持续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黄杰 《今传媒》2012,(10):86-88
方言传播作为媒介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目前方言节目呈过剩状况,且很多节目质量低下,导致媒介系统处在一个不正常的状态。用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的定位与思考,这样更有利于媒介环境的纯洁,有利于方言节目的传播。媒介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社会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媒介生态系统的潜力,强化适度调控媒介生态变化趋势的能力,坚持媒介生态学的适度调控原则,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使方言传播沿着平衡、有序、和谐、良性循环的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17.
李度 《新闻世界》2011,(5):50-51
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作为近几年一种备受关注的传播现象,其出现是有深刻的心理原因的。一方面,传播者出于竞争心理和贴近原则制作方言类节目,而节目的参与者则是出于一种亲和交往动机以及自我实现需要,最后,节目的受众则是因为一种求近心理而喜欢方言节目。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全球化和大众文化、主流文化受到人们高度重视的今天,为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巨大推动力的地域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大众媒介都涌现出不少方言类节目,对维护地域文化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以武汉方言广播节目《好吃佬》为例,从提升文化地位,增强文化自豪感,为地域文化提供传播阵地,增强地域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地域文化拥有多样化传播手段等方面,分析了该类节目对地域文化安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双语播音这种类属于播音主持中的新形式,通过两种有声语言来向观众传播信息。从建国开始,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双语节目,其中,在很多方面都发掘出了不可预计的市场前景。比如跨文化交流、现场直播、语言教学、普通话或是方言传播方面等等,都为双语播音搭建了可供发挥的大好平台。而双语节目是否成功很大部分取决于播音主持人本身,本文将针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节目本身,二是对于主持人的特点分析,结合多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培养双语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20.
屠鸿 《视听界》2014,(2):117-118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方言便开始与媒介联姻,中国最早的一批广播电台使用各种方言播送节目。进入21世纪,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为了寻求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纷纷对各自的传播形态进行改革。一些地方电视台在个性化、本土化方面进行改革,方言节目开始走上荧屏,取得不俗的收视表现,一度成为一些地方电视台新的收视增长点。方言新闻是“说新闻”方式的进一步拓展。说新闻将新闻语言口语化、通俗化、生活化,用面对面的谈话方式生动、活泼、有趣地播报新闻,使受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信息,方言新闻更是将说新闻的优势进一步发扬光大。2009年12月,常州电视台第三套节目重点打造的方言新闻类节目《生活369》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