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各电视台热播的《李小龙传奇》经典再现了李小龙在异域的传奇风采,在观众纷纷为中国功夫扬名海外而心生自豪时,中国足球国青队用点球出局这样看似悲壮的方式,给2008年四大皆空的中国足球画上了一个尴尬的句号。诚然,功夫和足球颇有些风牛马不相及,但星爷用他的才华将两者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事实上,不单是星爷,中国足球的很多人都和功夫颇有渊源,只不过,中国功夫没能拯救他们,而他们也没有给中国功夫增辉。  相似文献   

2.
潘长安  黄诗塨 《精武》2009,(12):35-35
影视剧《李小龙传奇》、《叶问》相继播出,被称为是近年最重头的大动作片,这除了给人们带来对“李小龙”功夫的期待和遐想外,史学界、武学界更热议的是有关咏春拳的起源,尽管其起源众说纷纭,有“五枚系、福建咏春系、至善系、大东风系”等,  相似文献   

3.
《精武》2007,(1):65-65
周星驰拍了一部电影叫《功夫》。主演《功夫》之外,他喜欢练功夫。练功夫之外,周星驰崇拜李小龙的功夫。崇拜李小龙的功夫,周星驰便用心演绎功夫。演绎功夫后,《功夫》又让周星驰获得了意外的功夫。……其实,周星驰的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功夫。  相似文献   

4.
《龙·李小龙的故事》(DRAGON:THE BRUCE LEE STORY)是一部以怀念李小龙为题材的好莱坞故事影片,拍摄于1993年。迄今为止,以李小龙为主人公的故事影片已拍摄过多部,但能够长久留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两部:一部是1982年由香港恒生电影公司拍摄的《李小龙传奇》(主演:何宗道);另一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70年代初,一股中国功夫片的狂潮席卷了世界:由东方著名的武术家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等功夫巨片,以其风格新颖、技术功法超群而震动了世界影坛。李小龙在影片中向世人所展示的超凡的“功夫”,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击败泰拳拳王察尔猜,国际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罗伯尔等人的辉煌战绩,更震撼了世界武坛。许多国家因此兴  相似文献   

6.
《李小龙传奇》的成功播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尤其是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这部电视剧给青少年武术学习者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李小龙传奇》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激发爱国主义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在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方面提供了很多的借鉴作用,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李小龙传奇》里独特的主人翁形象促进了青少年武术学习者形成健全的人格;李小龙自身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韧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对他们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李小龙还促使武术学习者遵守社会道德、遵纪守法做一个忠义之士.  相似文献   

7.
博文 《中华武术》2000,(1):15-15
李小龙武术功夫的卓越成就,在武术界无与伦比,追随者甚多。在进入 2000年的时刻,李小龙的功夫、电影、研究、书本等又将昂然踏进21世纪。 在深切怀念李小龙逝世20周年的时候,香港武术界、牙买加太极拳协会及李小龙俱乐部,共同举办“21世纪李小龙功夫武术大赛”,旨在让学习李小龙武术功夫的年轻运动员能一展所长,以认真的态度互相学习、切磋武艺同场竞技。大赛于1999年12月 17日,在香港李小龙俱乐部举行。大赛设最佳李小龙功夫武术运动员奖、最佳武术指导将、最佳两节棍奖、最佳散手组合奖及最佳形态奖。21世纪李…  相似文献   

8.
澄宇  健翔 《中华武术》2004,(8):9-11
1973年7月20日,伟大的功夫巨星李小龙与世长辞。给全世界热爱他的无数影迷、功夫迷留下无尽的遗憾。英雄猝然远去,传奇经久不衰。这位曾叱咤国际影坛和武坛的青年截拳道宗师,从此成为永恒的偶像。三十多年来,李小龙热潮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自李小龙所写的许多截拳道随笔中的一篇。这些随笔(李小龙计划完成一篇题为《从传统功夫中解放自己》的文章,而这些随笔中的大部分构成了该文的草稿)蕴涵着对于截拳道非凡深刻的洞察。所有这些草稿都已被收入一本新书:《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该书作为深受专业赞誉的李小龙图书馆系列丛书的第六册,由波士顿的查尔斯·E·图特出版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10.
一、香港举办纪念李小龙7·20晚会 今年7月20日,是功夫巨星李小龙逝世30周年。香港翡翠电视台特别在7月19日星期六晚上8时30分,制作播出了一台纪念李小龙的专题晚会《一代武神李小龙》。  相似文献   

11.
陈老师信箱     
《中华武术》2002,(10):56-57
山东临沂市西一路166号土地储备中心刘涛问: 尊敬的陈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截拳道爱好者,喜爱看李小龙的电影。请问您在哪里可买到香港电影《李小龙传奇》《何宗道主演的VCD光盘,录像带也可以,我跑了许多地方都没有买到。  相似文献   

12.
刘楠 《精武》2009,(1):52-54
李小龙在碧眼金发的洋人眼里,是中国功夫的灵魂人物。李小龙在国人心中,是中国功夫的骄傲。中国功夫因李小龙而名昭寰宇,李小龙因中国功夫而享誉全球。李小龙暴风骤雨般的拳脚风采我们在银幕上早已领略,然而有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呢?透过小龙的嘉言,我们或许能解读真正的“自信绅士、功夫大龙”——李小龙。  相似文献   

13.
日前,美国杂志《时代周刊》选出20位本世纪最具代表的偶像级英雄人物。这里面包括英国黛安娜王妃、传奇拳王阿里、球王贝利、好莱坞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等等。引人注目的是,在这20位本世纪偶像和英雄人物当中,华裔功夫影星李小龙也榜上有名,是唯一上榜的华人。当然这次评选活动是依据美国人的标准和眼光评选的。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妃60年代中期至今,世界各国出版、发行的有关李小龙的书籍与刊物可谓浩如烟海、洋洋大观,如同七彩璀璨的万花筒般,琳琅满目、光华四射,从千百种角度折射出李小龙——这位一代功夫巨星的传奇人生、卓越武功、博大哲思与恒久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一、影星欧锦棠主持缅怀李小龙节目 为纪念一代武术巨星李小龙逝世三十周年,让大家深入了解这位家传户晓的人物,香港影星、超级龙迷欧锦棠自资拍摄了一套10集名为《李小龙传奇》的电视系片,并安排在全港巴士上的流动节目(RoadShow)播出。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70年代香港功夫电影经由李小龙迈入一个全新时代,而香港功夫电影文化自身所蕴含的精神特质又为李小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文化温床.文章运用文献法、文化比较法等研究方法,追溯香港功夫电影的由来与演变历程,旨在全面解读李小龙的功夫对香港影视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在诠释香港功夫影视文化的精神意涵基础之上,阐释香港影视文化对李小龙个人的反射性作用,进而更好地论证李小龙与香港功夫影视文化二者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黑带》(BLACK BELT)杂志由美国加州《黑带》杂志社(BLACK BELT COMMUNICATIONS,原“彩虹出版社”Rainbow Publications)出版,是目前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权威武刊之一。 《黑带》创刊于1967年,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34年的历程。34年间,《黑带》的成长、进步与发展,一直是与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的武术传奇伴随始终的。据不完全统计,从1967年至今,李小龙已经25次登上《黑带》杂志及其特刊的封面;《黑带》杂志曾评李小龙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并两度授予李小龙“武坛巨星  相似文献   

18.
李阳冉 《精武》2006,(11):45-45
我在2004年第7期《精武》上读到张红军先生的《我眼中的李小龙》一文。能看出,张先生对李小龙做过了解,但可能由于不够深入、系统及综合知识的缺乏,致使此文对李小龙与截拳道的诠释有偏差。李小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在功夫上的成就一时无人能及,也在电影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绩。他脾气急躁,加上追求完美,难免与人不和,而这些大都发生在幕后,这不是他不注重武德,我想更能体现出他的敬业。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刚刚完成了《李小龙传奇》的拍摄;顺德李小龙研究会今年在三藩市举行了李小龙的纪念活动;就在几天前,我和李小龙纪念馆的黄馆长一起吃饭、聊天;今天,你(本刊记者王涛)又给我打来电话……很奇怪,他走后的每一天,都会有人跟我提起他,所以就算是我不想去想他,也还是会想起他。  相似文献   

20.
侯胜川 《武当》2009,(8):1-1
“功夫”一词响誉世界,得益于李小龙的影视作品推广。至今,很多老外仍然对“功夫”情有独钟。事实上,中国的“功夫”一直被神话所笼罩着,即使在文明程度如斯的今天,功夫依然没有脱去“神”的外衣。人们提及“功夫”,顿觉满纸江湖,令人回味无穷。霍元甲拳打俄国大力士,一雪“东亚病夫”之耻;李小龙在电影《精武门》中凌空一脚踢断上海租界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匾,打的西洋武士跪地求饶……。功夫的民族“国粹”特质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每每提及此处,无数国民无不血脉贲张、手舞双拳——“功夫”理当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