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已在南阳日报社工作27年了,二十多年的编辑记者生涯目睹了不少地方党报《读者来信》专版由无到有、由有到无或者更名的过程。几年前,《南阳日报》取消《读者来信》专版,由《新闻调查》专版取而代之,这里笔者暂且不去考究《新闻调查》专版与《读者来信》专版有何同异,只是认为地方党报砍掉《读者来信》专版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2.
去年,上海文汇报和甘肃日报开辟了很受读者欢迎的专版,分别叫《文荟》、《文摘》,一月之中出版2——4期,内容是从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章杂志上选择摘抄的有特色的文章。读者从中获益不浅,认为它是传授百科知识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3.
在党报宣传报道中,《党建》专版是党报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专题报道、更好地发挥喉舌功能的重要阵地。《党建》专版办得是否生动、有新意、有活力,直接关系到党报宣传质量、舆论引导水平和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能力。习惯于耳提面命式的灌输说教和报道模式、内容的按部就班,缺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亲和力和与时俱进的鲜活"面孔",是目前一些地市党报《党建》专版亟需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近来,不少报刊都出了专版。但相当一部分专版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各方面情况的真实的、客观的报道,而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集中的近于广告形式的情况介绍。这就使人看了很不舒服。这种以专版之名出的广告专版,尤其是一些经济专版,同广告专版更是毫无区别,读者看的多了,反认为报刊是为了招徕读者而故弄玄虚。这样的专版出多了,就会失去读者,广告总是广告,无论怎样改头换面,读者心里都是有数的。各种形式的专版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无可非议。但如果把非广告性质的专版办成有很浓广告色彩的广告专版,无疑有损于报纸的威信。希望办报的同志,对这点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报纸的《读者来信》专版,是定期集中反映读者意见、要求、呼声和建议,促进协商对话,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园地,也是观察社会的一面镜子。凡编得好的,一般比较受读者的欢迎。为此,笔者以为有加以讨论的必要。特点与优势《来信》专版刊登批评类稿件多,这是它的主要特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读者给报社  相似文献   

6.
专题专版,是《河南日报·教苑》专版创办以来所着力探索的一种报道思路和报道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读陕西日报的经济专版,它给人感触是,别开生面,活泼耐看。去年以来,陕报针对全省经济迅速发展的实际和三秦父老所关心的大问题,就如何加快和振兴陕西经济,及时报道经济信息,特地在二版开辟了经济专版,栏目众多,面广而活,尤堪一提的是,每期的言论可说是独树一帜,数量多而不凑合,论及面宽而不俗套,论调活泼而不散乱,读来有味道、有启示。据笔者统计,从办专版到10月底,基本是每期都有言论稿,并用楷体或加花边刊出,不是评论员文章,便是杂谈、短评.在约50余篇言论稿中,有党和政府的声音,有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也有尖锐泼辣的鞭挞。比如《解决人地矛盾迫在眉睫》、《治治“动假格”的》、《学而优则富》、《提口号必须切合实际》、《狗咬“没人挡”小议》、《高消费风刮到九泉之下》,  相似文献   

8.
《云南日报》从去年5月以来,已在海外报纸创办了4个云南新闻专版。这些新闻专版正在成为海外了解云南的窗口和云南走向世界的桥梁。为适应云南的对外开放形势,《云南日报》成立了外宣部,并于去年5月18日在美国《国际日报》创办了《今日云南》专版,9月26日在香港《大公报》创办了《云南新闻》专版,今年1月3日在上海《新民晚报》(美国版)创办了《云南新闻》专版,1月26日在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创办了《云南之窗》专  相似文献   

9.
中国档案信息网:新年伊始,苏州市档案馆广开宣传阵地,弘扬档案文化,继在《苏州日报》开设“珍档解密”专栏后,在《姑苏晚报·人文周刊》开设“档案“专版,暂定每周日刊发一期。  相似文献   

10.
报纸上有一批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专版专栏。有的创办至今已有了一些年头,拥有了比较固定的读者群。精心办好专版专栏,是使报纸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该说,现在有的专版专栏在贴近读者、贴近生活方面做了努力,办得比较有特点,比较受读者欢迎。但同时有不少专版专栏相形见绌,水准不高,有的甚至是滥竽充数,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均与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十分隔膜,属隔靴搔痒或者说只触及生活皮毛的稿件比比皆是,有生气、有新鲜感的东西凤毛麟角。说句也许并非耸人听闻的话,许多专版专栏暮气沉沉,早巳走进了死胡同。读者不喜欢、不满意,是很自然的;就是我们这些“当局者”——专版专栏的编辑,也日益强烈地觉察到了危机。照老路走下去,不思变革图新,对读者对编辑来说,实在是皆无新的意趣可言了。  相似文献   

11.
肖曜 《新闻前哨》2005,(5):66-67
新闻摄影专版是新闻摄影的表现手法之一。他是对一个新 闻事件用图片进行连续阐释,或是对不同新闻事件用一个主题 展示。既然冠以新闻,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时代性: 一主题的时代性-一 新闻摄影专版主题与时代同步,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 主题的选择上,却有区别。正如国人的服装,从一片灰色到五 彩斑斓,我们的专版,也从“高大全”到人文理念贯穿,从基本 上是交响曲到既有交响曲也有轻音乐,从见景难见人,或见人 难见情,到情景交融,景人合一。 在这方面,改版后的湖北日报摄影专版做到了以下几点: 政治主题人性化:如社区良主进程、农民工…  相似文献   

12.
湖北日报《焦点》摄影专版,聚焦社会热点,运用图片与文字互补互动的形式,实现了两者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其策划与实施者的追求与智慧跃然纸上。本文评析其创新特色,指出白璧微瑕,对打造有持久影响力的品牌专版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专版的“出新”,主要是指专版稿件的快捷、新鲜、独特和抓人。除了报道内容上的“新”,报道的角度和形式上也要新,要有打破常规的写法,创造出一些过去没有或不常有的新形式。那么,专版“新”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4.
安阳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殷墟、周易、红旗渠、曹操高陵……这些是安阳的财富,也更是我们媒体人的财富。《安阳日报》创办记忆版已有近五年的光景了。从起初读者的冷落,到眼下的读者热捧,走过了一段非同寻常的创新探索之路。《赏阅珍档》、《漫谈安阳地名》、《红色回眸》……一个个特色栏目,拥有了众多的“粉丝”。如何让记忆版贴近读者,让版面有看头?笔者感悟,文化上的亲和力,地域上的亲近感,最能使本地的受众产生共鸣。同时,不单个跳舞,打好组合拳,发现和积极培养一批专栏作者,这是办好专版的基础。总之,用本土“原材料”做好“地方菜”,这是打出自己品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刘浩 《新闻世界》2012,(7):52-53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很多报纸都开辟了图片专版,新闻报道更加直观、易读,图文并茂的版面更加抢人眼球。笔者以2011年《安徽日报》的两个图片专版为例,探讨了在对图片专版进行整体包装时,如何进行再设计、再创作,以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6.
湖北日报《焦点》摄影专版,聚焦社会热点,运用图片与文字互补互动的形式,实现了两者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其策划与实施者的追求与智慧跃然纸上。本文评析其创新特色,指出白璧微瑕,对打造有持久影响力的品牌专版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熊智辉 《新闻实践》2009,(10):74-74
宁波日报从8月3日起推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报道·如歌岁月"系列专版.这个系列专版每周刊发3期,一直延续到国庆节.专版以普通群众的视角,从实际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切入,通过稿件内容和版面元素的有机组合,生动地再现了60年来宁波发生的翻大覆地的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舆论场.  相似文献   

18.
2001年9月5日至9月28日,本报《学讲话 促发展》系列专版连续推出了蔡甸、侏儒、■山、永安等11个街、乡镇(场)的专版,版面图文并茂,气势大,冲击力强,在街、乡镇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乡镇经济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推出这个系列专版之前,本报编辑部经过了精心策划。一是在内容上要求以“三个代表”为指针,报道深入实际学习“三个代表”的新态势、新成就、十五规划的新亮点;展示各街、乡镇创造性开展工作,加快发展的新探索、新思路、新风貌。二是在形式上要求大板块、强冲击力,连续滚动推出,既有体会文章、通讯,…  相似文献   

19.
翻开当今的报纸,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类报道《哪些人不宜喝饮料》、《深圳直飞莫斯科货机开通》等。这些报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读者可以根据它所提供的具体可用的信息、方法,决定是否做某种事情,或者如何做某种事情,这种具有直接可用价值的报道就是服务性报道。”(见刘建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将这些服务性内容集中在同一版面,就构成了服务性专版。严格地说,目前报纸的服务性专版所刊登的文章,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服务性的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性,如《深圳直飞莫斯科货机开通》;另一类是服务性的文摘或资料,时效性不强,如《哪些人不宜喝饮料》等。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发展到21世纪,已经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而摄影专版的出现与勃兴,无疑又为其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摄影史记》记载,最早采用组照形式者是1861年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摄影记者布雷迪,到20世纪初,这种形式被广为采用,后来又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大多数报纸采纳甚至做为重点版面来经营的摄影专版。如果说单张新闻照片只是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