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显炜 《出版参考》2007,(7S):26-26
每个人都听过“哲学史”,面对哲学史,想必内心都是五味杂陈。有人觉得,这是吃饱没事干才值得关心的;也有人觉得,这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易碰触的。有人认为,这是每个人都必须初步了解的;也有人认为,这是哲学科班生才需要研读的。甚至有人可能会认为,不管看得懂看不懂,也不管读得完读不完,唯有读过哲学史,人生才算是完整,才能称得上是高贵一族。  相似文献   

2.
陈璐 《大观周刊》2006,(35):44-44
建筑是房地产行业的表现形式,每个时代大家对建筑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认为它是凝固的音乐;有人认为它是城市的艺术:也有人认为它是生活哲学。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但是建筑折射出来的却是时代的特点,那么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20年里,我们的建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20年,回顾20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版权超市     
有人怀疑是奥古斯特用他监制的食品毒死了阿伯特,没多久,奥古斯特这个著名的法国厨师就成了大师级的侦探。 几乎每个人都想杀死阿伯特,哪怕是那个看门人对管家都没好感,当奥古斯特极力去调动各方力量去寻找男管家卧室里的凶手时,大家都觉得既让人难以理解,同  相似文献   

4.
劳动在变     
中国人历来觉得自己有一身力气,就能劳动。也有人觉得自己从小学会一门手艺,就能吃一辈子。极左路线时,好像只有体力劳动才是真正的劳动,只有体力劳动者才是真正的劳动人民,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不算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改革以前,我  相似文献   

5.
“我是乔榛。总有人对我说‘我是听着你的声音长大的’!说实在的,我们的声音能让受众得到启发、陶冶甚至震撼,那我们再苦再累也觉得值。我在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宽容积极地对待  相似文献   

6.
阿昆 《北京档案》2005,(4):39-39
开场白:区县档案馆如何开展编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提出要"借力借脑",闯出一条新路;有人则坚持"自拉自唱",这才是过硬的编研成果.辩论不但牵动了北京的档案人,也引来了上海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有条新闻说我们这里大部分的人郜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甚至精英阶层也不例外.但那次调查说的精英群体,是白领以及教授,而最近新华网做的一个调查显示,感觉自己弱势的人可不只社会的精英,连党政官员都有将近五成的人感觉自己是弱势群体.至于说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大概每个群体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现在广播电视频率很多,受众的选择性很大;经常看到电视观众手里拿着遥控器不停地转台,许多频率往往只停留几秒钟,最多一两分钟,直到找到一个喜欢的节目;听广播也是如此,内容不好听了,听众马上转台,很少一直停在一个频率上.但也有这种情况:有的受众总在收听收看固定的栏目.有人喜欢<东方时空>,每天早晨必看;有人喜欢<同一首歌>,每周到时准时收看;有人喜欢<小崔说事>,每周都要按时找出这个频率.由此,每个广播电视节目都大体有两种受众,一种是随意收听收看的过客,节目内容适合自己才收听收看;另一种是固定受众,不论节目质量如何,总是坚持收听收看.在固定受众中还有一部分人,不仅固定收听收看节目,而且关注节目的各种变化、节目内部的情况,经常在评价节目的质量情况,甚至通过电话、信件等与节目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这就是一个广播电视节目的核心受众.  相似文献   

9.
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档案管理现代化还存在模糊认识.有人认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就是多买现代化设备,有了钱、买了计算机、缩微机、光盘之类,就是现代化了;还有人认为,档案管理现代化,没那么容易,我们这里是要钱没钱,要人才没人才,要设备没设备,现代化的事,先往后放放再说.其实这都是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误解,有了设备不很好利用,不等于现代化,消极等待等不来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大特写?对于这一问题,新闻界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一致的说法,不仅在理论界没有统一的结论,新闻界从业人员也持不同的态度.大特写曾经被指代具有报告文学意味的长篇通讯报道,而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有人说大特写不是"纯新闻",有人说大特写是"写人与人之间的新闻",有人则认为大特写是一种独立的综合文体,甚至也有人认为只要篇幅较长的纪实作品都可以被称为大特写.给大特写下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或许很难,但我们可以从大特写写作上报道上的特色来把握大特写.  相似文献   

11.
匠才与将才     
《今传媒》1997,(6)
匠才与将才文/湖北·张赫玲新闻这行当,许多人都很羡慕。一张报纸的总编辑,更是一个惹人注目的人物。总编辑是个什么角色?有人说他是首席记者,也有人称他为新闻官。大凡在新闻单位干久了的人,别人常常喜欢叫他一声记者。即使是总编辑,听到这样的称呼也心安理得习以...  相似文献   

12.
柏杨 《出版参考》2006,(35):12-13
第一愿是取消籍贯 在三十年代之前,中国人见面,往往问曰:"老哥,吃饭了没有呀."于是被洋大人讥为吃饭的民族.有些中国同胞自己觉得脸上挂不住,认为洋大人见面时那一套,才是经典之作,美不可言.夫洋大人见面,昔之时也,还多少有点关心,所以曰"好都有都".前之时也,已退化为没话找话,曰"哈罗".  相似文献   

13.
你好,你怎么了,你认为呢……只要每天开口说话,只要和人交流,“你”这个字是必不可少要用到的。在一次饭局上,有人号召玩了这么一个游戏:谈话时不许带“你”字,违规者每次罚款5元,大家都积极响应,自觉得这是小菜一碟,有人还夸下海口:“我就不信离开‘你’我还不能活了。”  相似文献   

14.
常常听到有人对我们这些与文字有不解之缘的人称为“弄笔头”朋友,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这是轻视。认为“弄笔头”这个行当无足轻重,无聊得很。这是嘲讽。认为现在搞商品经济了,还在“弄笔头”,没出息。  相似文献   

15.
有家报纸近载《从十倍的差距看减人增效》一文说,香港某报每个记者每月采发稿件100多篇;而内地有的新闻机构的记者,一个月的任务定额才3至5篇,多的也不过10来篇,作者由此认为内地传媒应大幅度减人增效。读罢此文,我觉得该作者主张“增效”的想法无疑是好的,委实说,一个记者一个月采发稿件三五篇,从数量上看的确是少了些,适当地提高发稿定额,也实有必要。但记者发稿的数量多是不是就说明增了效?是不是非要把人搞得成天惶惶然而疲于奔命,才算是“真正解放了新闻生产力”?我看,这些问题都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康振帅 《新闻界》2003,(2):61-62
在日常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人们喜欢美,美也便自然地依附在我们生活空间,蕴含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新闻作为一种目前世界上发表量最大,读者和听众最多,最有影响的一种文体,也要给人以美感。谈到美的新闻和新闻美,也许有人会觉得和美学不搭界,认为新闻重于报道事实,“直  相似文献   

17.
正朱德庸认为,人之所以会有病,是因为人都太精明了。我常常觉得现在是一个"精算"的时代,所有人都在那边"精算",怎么样才是自己要的。"小眼聚光"的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其画作个人风格强烈,善于以独特视角看世界,被誉为"唯一既能赢得文化人群尊重,又能征服时尚人群的作家"。他则认为自己是"一个城市行走者,也是一个人性  相似文献   

18.
谈会议文献     
《河北科技图苑》2005,18(5):1-1,15
对在图书馆学期刊上刊载会议文献,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积极主张刊载,认为这样能从中了解些学科进展和动态;有人不大积极,觉得除了论文以外没有多大意思;有人主张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9.
珍爱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乐,才会珍爱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有自己的那一份幸福.但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总是报怨自己如何如何不幸,如何如何痛苦?我觉得这是界定快乐和幸福的标准不同.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12,(22):21
近年来,媒体时常组织一些帮人卖菜、卖瓜、找对象之类的活动,有人说好,也有人认为媒体是多管闲事,报道好新闻搞好舆论监督才是媒体最重要的本职工作。大家是怎样看待媒体组织此类活动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