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尽快学会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思考的王国。  相似文献   

2.
霍姆林斯基说过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 ,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 ,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 ,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不应当用到记忆上 ,而应当用到思考上。”由此可见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任务 ,不单单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 ,在思考中锻炼学生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 ,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那么在中学语文记叙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我认为 ,根据课文重点 ,将…  相似文献   

3.
王永辉 《河北教育》2008,(11):33-3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地是为了变得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精力不应当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课堂教学如此,班主任工作也是这样:关注学生,让学生自己反思,自我内化,自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他说,“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5年.而直到20年前我才明白,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建议》62条)  相似文献   

5.
张金花 《教师》2011,(31):81-81
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核心任务。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强调: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获取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聪明.因此它的主要智慧努力就不应该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思考的王国。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重要场所。而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思考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获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是不应用在记忆上,而应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严格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模仿对话进行简单的操练就行,其结果往往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下面我摘录了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探讨:片段之一:PEPBook2UnitlPartBLet'stalkLet'spractise新课引入:T:Look。Ihaveanewfriendtoday.Whatdoyouwanttoknowaboutmyfri…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此,学生来到学校,绝对不仅仅是为了领取一只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获取一个善于思考的脑袋。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有关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培养的章屡见报端,而关于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论述却少有所闻。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学习中,学生其它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应该仅用在记忆上,而应该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但长期以来,比起对知识的传授,人们对教育智慧的关注却不是很多。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 :“学生来到学校里 ,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而主要是为了变得聪明。因此 ,他的主要精力不应当用在记上 ,而应当用在思考上。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只有实施探究式教学 ,才能把学生带进积极思考的王国中去 ,使他们养成敏捷、灵活、独特、多维的思维品质。在小学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怎样实施探究式教学呢 ?一、创设探究情境 ,激发探究兴趣托尔斯泰说过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励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 ,是学生探究知识的起点。如果…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以上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教学应使学生尽快学会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学生积极思考的王国.……  相似文献   

11.
一个孩子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还是为了使孩子变得更聪明。因此,他们的主要智慧不应当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这里就需要使用教师的智慧去点燃思考的火焰,让学生在思考的世界里成长。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应用在记忆上,而应用在思考上去,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思维。”英语学科中的思维教学模式研究可以为广大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方面提供参  相似文献   

13.
樊兆锋 《考试周刊》2011,(85):79-8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何巧借学生的智能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探索,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章惠霞 《文教资料》2005,(4):183-184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应用在记忆上,而应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无可否认,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巧设疑问!激活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从疑问和好奇开始的。好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师生交流,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教学26个英语字母时,教师做棵美丽的苹果树,树上有25…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课堂启发式教学的思考赵刚健教学艺术修养较高的教师,一般都致力于在课堂上把学生从死抠书本的苦役中解脱出来,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多种方法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能力。因为“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行囊,而主要的应...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应该仅用在记忆上,而应该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在学校,我们对学生施与的更应该是智慧教育。而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1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智慧学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人人都有长势智慧。”因此,关键是学生能不能发现自己的智慧。而教师,正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智慧的那座桥梁、那条纽带。教师能否善于引导,…  相似文献   

17.
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主要有两大阵地,一是课堂教学,二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而对学校教育来说,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创新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美术任课教师,笔者对美术课教学的创新提出以下两大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吴丽芳 《生物学教学》2005,30(12):24-25
学生在学校所受的教育主要注重语言记忆、语言思考,而忽视了图像思考能力的培养。生物学科与图表图像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图表图像运用能力的培养,调整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本文对学生生物学事实学习、概念学习、实验操作和图表运用能力培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所谓换位思考.是指教师为了全面、深刻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及效果.将认识立场转换到学生的位置上来进行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将换位思考引入学校的教学工作中。让教师和学生换位.就是要把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来开展,为学生设计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数学课堂应是充满创新性的课堂;数学创新教育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在数学问题的探索中有新的发现,在数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思维层次上有新的提高。要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敢于奇思妙想,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发现新问题,培养其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