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经历了单一研究传统的发展时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研究中的问题日益突显 ,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以及心理学发展的轨迹 ,对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重新进行定位 ,使其研究走向具有多元研究传统的新时期 ,同时应当致力于运用新的研究策略进行具体研究 ,从而促进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的进一步繁荣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基本研究原则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现有四个基本研究原则作了简要的介绍 ;将现阶段研究者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基本研究原则的批评概括为两个方面 ,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由 ;为完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的基本研究原则 ,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荀学研究在先秦思想史乃至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15年来的荀学研究领域广泛、角度新颖、方法独特、成果颇丰.一方面,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人性论和荀学的总体研究等传统课题得到了新的阐发;另一方面,生态思想、美学思想、民俗思想、心理学思想、社会管理思想和养生思想等新领域得到了开辟.  相似文献   

4.
范红军 《邯郸师专学报》2004,14(1):21-27,35
荀学研究在先秦思想史乃至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15年来的荀学研究领域广泛、角度新颖、方法独特、成果颇丰。一方面,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人性论和荀学的总体研究等传统课题得到了新的阐发;另一方面,生态思想、美学思想、民俗思想、心理学思想、社会管理思想和养生思想等新领域得到了开辟。  相似文献   

5.
述评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的两大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主义视角在至今为止的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研究中处于主导地位 ,但有学者反思这一研究视角的得失之后提出了人文主义视角。本文在述评这两大研究视角的基础上 ,主张在未来的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研究中 ,既要适当兼顾心理学的科学主义视角 ,又要以心理学的人文主义视角研究为主。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心理学思想的最早策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宝藏异常丰富。但是,长期以来这份宝贵的遗产一直未受到充分的珍视与挖掘,以至人们常把心理学视为彻底的“舶来品”。这种“数典忘祖”的局面直至近几年才有所改观,其中,燕国材教授作出了重要贡献。1979年,燕国材教授率先发表了《关于“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上海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对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心理思想,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评介●宗秋荣乔炳臣、潘莉娟二位同志编著的《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一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论述了中国自先秦到清代前期学习思想发生、发展的历程,对中华民族学习思想的起源、演进、立论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我国历史上一些著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阶级斗争转为经济建设,并逐渐恢复了政治思想方面的研究,我国政治学从革命论范式转向建设论范式。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经过了传统的政治学研究范式、西方政治学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以及多种思想范式并存的时代,但是缺乏政治思想史的政治学范式研究。本文阐述了政治学范式的概念、中国政治思想史范式研究的发展历史以及如何运用政治学范式,以期为促进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对1990-2001年发表的中国古代心理学研究论文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使用文献计量法总结了12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发现了中国古代心理研究呈现出的4个新特点以及4个不足之处,并对如何改进研究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儒学与中国古代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数学有其自身发展的一面,但它又是在中国传统思想这块园地里生长和发展起来的,其兴衰成败的每一过程,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烙印,表现出中国数学的独特风格。本文从数学思想史和数学教育史的角度,就儒学对中国古代数学教育、数学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影响,拟作一些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传统心理文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常识心理学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学宝藏。它不仅是东方或亚洲传统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世界心理学的重要渊源之一。中国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不仅体现出我国化中独具特色的心理生活,而且还提供了特殊的理论阐释和思考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咨询与治疗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国化的必要性。因此,应当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心理学宝藏,积极探索传统心理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影响,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化的心理学咨询与治疗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有着长远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传统,蔡元培、郭湛波、任继愈、石峻、冯友兰、李泽厚等先后从事过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哲学史)著述。20世纪90年代,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出现了新的转向,逐渐朝着精致的专业主义方向发展。中国近代思想与古代思想有着根本的区别。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基本路径主要可分为三条:以思想家为对象,以社会思潮为对象,以观念(概念)演变为对象。近代中国围绕如何处理传统文化、认识西方、建构未来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值得我们珍惜和继承。历史情怀与现实关怀的统一是我们拓展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未来应抱有的胸襟。  相似文献   

13.
从一定程度上讲,历史教育是中国史学的灵魂。对其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使史学的研究范围得以扩宽,而且能够加深对史学、教育史、思想史的了解,从而将史学的整体发展得以促进。本文通过对古代历史教育的宏观研究及其活动研究的具体阐述,对二十年来中国历史教育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几十年来的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主要是以西方和现代科学为标准考证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只有这样的研究不能很好地证明中国古代有科学,也不能很好地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借鉴,也不能担负起沟通科学与人的功能。为了开创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的新局面,应当突破以西方和近现代科学为标准的框框,把科学看做是研究自然、认识自然的活动,大力加强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研究。  相似文献   

15.
郭齐家,湖北武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现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与研究,主讲“中国教育史”,1989年以"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质量"中选项目获北京师大优秀教学成果奖。主要专著有:《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古代学校》、《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等。郭齐家教授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教育工作,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高等教育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90年代,标志着心理学文化取向地位凸显的文化心理学正式出现。它在研究方法论、研究内容方面带给了传统心理学以新的发展。本文拟论述文化心理学的兴起背景、内涵,及其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异同、目前的理论建构和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正>中学历史教材中并没有专章编写思想史方面的内容,有人因此以为思想史只是讲授哲学家思想的历史。其实,思想史是研究人类社会思想意识演变规律的历史。随着历史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专门思想史已在历史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学历史教材中同样包含着极其广泛、丰富的思想史内容。本文仅就中国古代思想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范式具有多样性.其中历史研究、逻辑研究、意识形态研究和价值研究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四种基本范式.各种研究范式之间彼此交织,相辅相成.为促进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上水平、上层次,从而推动政治学科的发展和中国政治文明的进步,研究者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评与介、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代、史与论的多重基础上对政治思想史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我一直想就“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撰写四本专著,即《先秦心理思想研究》、《汉魏六朝心理思想研究》、《唐宋心理思想研究》和《明清心理思想研究》。前三本已经付梓问世,这最后的一本亦已撰写完毕。在前三本专著中,我曾以“一谈”、“再谈”、“三谈”的形式,讨论了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一)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二)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的基本范畴。在这最后的一本著作中,讨论这么两方面的问题:(一)中国古代心理思想的主要成就和贡献;(二)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受重视的文学形式,因此,对诗的研究历来极受重视,《中国诗学思想史》即是一本对中国传统诗学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著作。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诗歌的含跨时代上起先秦,下至晚清,诗学思想与一般社会文化思想联系最为紧密,形成了贯穿两千多年的诗学思想演化史。其他如赋论中衰,词论、戏曲论、小说论晚起,皆不能贯穿始终;文论则常会相当多的非纯文学理论,因而,从某种角度说,《中国诗学思想史》可视为以诗学思想为线索的中国文学思想史。 将传统诗学思想与一般文化学术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