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自己也曾经是孩子,也是从这个年龄走过来的。当我们长大成人后,是不是已经遗忘我们也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一直幻想着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等生,他的每一科成绩都要优异,每一项能力都要出类拔萃,一直强迫着学生做不愿做的事情,如果你借助爱的名义硬要把自己的喜好、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见到老师一声"小组交流",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嚷嚷开了,四人小组好像每个人都在张嘴,可是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一到汇报的时候,站起来发言的孩子不紧不慢地说着,多数孩子却依然做着自己的事情.当老师问到有没有不同看法时,后面的孩子又重复着前面孩子的答案……于是,我们就开始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连起码的尊重都不会?学生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难道全是他们的责任吗?就只有学生应该懂得倾听吗?我们是否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耐心倾听的姿态?  相似文献   

3.
我丈夫在大约四年前因抑郁症自杀了。那时我们已经和平分手了一年,我们有两个孩子:一个三岁的儿子,一个五岁的女儿。他曾经很爱孩子,每周都来看他们。当警方通知我时,我简直无法相信。谁会忍心丢下自己年幼的孩子呢?可他就这么做了。  相似文献   

4.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开学的那天,当家长们把家中百分之百的希望——孩子交到我手中时,每一次都会被他们眼中流露出的期望所感动。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在我的精心培养下,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我们知道学校不是工厂,对学生要求不能“一刀齐”。比如:后进生困扰着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教育后进生的问题,一直是学习教育的一大难题。如何转化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素质呢?我认为,转化后进生必须做“六优先”。  相似文献   

5.
为学生鼓掌     
我曾经给学生布置过一个作业:给妈妈洗脚.孩子们的经历大致相同.唯有一个学生说,当他端着水走到母亲面前时.母亲问:做什么?他说:洗脚.母亲说:你这么大了还要我给你洗脚?我累了.他说:不是,是给您洗脚.全班哄堂大笑.其实,父母、老师很多时候都没意识到孩子懂事了,长大了,以致忽略了他们的进步,不但不能及时地给他们掌声与赞扬,反而会说出不合时宜的话,伤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6.
当你的孩子做了一件出色的事情时,当你的孩子乖乖听话时……我们给予他的往往都是我们最真诚的赞美。宝宝用他的每一个成长足迹感动着我们,而我们的每一次赞扬都是他健康成长的乐曲。  相似文献   

7.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语)时刻不忘自己是孩子的朋友和老师,必然和孩子心心相印,而且每天都会生活往被童心感动的情怀中,生活在感动中,就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8.
卡尔·威特-一本中外教育史奇书的作者,曾经告诉我们,性格就是能力.他认为:孩子是否有优良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也决定着他是否在将来有所成就.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性格培养.我们究竟要怎样去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呢?  相似文献   

9.
策略1:对待孩子要有耐心 对待孩子需要多大的耐心,只有做了父母才能了解.当你们精心准备好大餐,他却一口都不吃;当你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入睡以后再做,他却无论如何不肯睡;当你晚上瞌睡得要命,小东西却哭个没完……你得拼命压制着自己的怒火,心平气和地对待你的宝贝.你必须这么做,因为仔细想来,这些都不是他的错.但你能做到吗?你能一次次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10.
临近学年末,班主任都忙着为学生写评语.当孩子们读着班主任为他们撰写的一条条饱含赞扬、鼓励、期盼、欣赏的评语时,他们的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灿烂的笑容.他们往往把<素质报告书>翻了一次又一次,把评语看了一遍又一遍.是什么吸引了他们?是老师写给他们的评语.是啊,每一个孩子都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老师的.他们很想知道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他们太在乎老师的评价了.由此我们想到,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辛勤忙碌了一年的老师们,是不是也期望看到校领导对他们工作的评价呢?作为校长,何不尝试着给教师写写评语,交流一下对工作的看法,表达一下自己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1.
当一个园丁在栽培树木时发现有的树苗特别柔弱而且不容易成活或长大后,他也许会放弃这棵小树苗。但担负着教书育人职责的园丁也能随意放弃自己的学生吗?答案是否定的。不管这孩子是聪明伶俐乖巧懂事还是调皮捣蛋到处闯祸,教师都要千方百计地教育、引导和爱护自己的学生,努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发现工作总是做不完,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额外还有许多的任务,如教室的环境布置、学校的橱窗任务、节日活动需要的  相似文献   

12.
薄祥梅 《时代教育》2009,(10):201-201
做教师的都知道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知道孩子的自尊心不可伤,自信心不可灭,可我们做得怎么样呢?情绪一激动就只看到孩子的缺点了,恨不得把一下子就把学生扳得直直的,身上找不到一点缺点才好.孩子是需要去教育的,可也需要我们去关爱.教师们都应该蹲下来看学生,常常听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常常反省自己,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学生的朋友,让心与心撞击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3.
经常有人问,选择教师你是否愿意?想想自己,从事这份被誉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已经18年了,我也常常问自己爱不爱这份职业.我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是这样一天天度过的,怎么能不爱?不爱就是不爱自己的生命历程.我也把自己的青春年少,年富力强都给了这份职业,我当然爱这份职业,爱那些在我们职业生涯中与我们一起共度,给予我们无条件信任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曾经这样说自己的孩子:孩子投胎到我们家是带着自己的人生剧本来的,她自己是主演,父母仅仅是制片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她人生的这出戏演得更精彩.是呀,每个孩子都是带着自己人生的剧本来到我们面前,来到校园,带着满满的信任和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一起演出着一部部青春励志的"偶像剧".见证着每一个个体对生命的探索,我们是何其的幸运.春天是最美的季节,而成长是人生最美的阶段,孩子们毫无保留地与我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烦恼、疑惑、迷茫,我们时时与他们体验着人生最新鲜的感受.作为教师,我们肩上承载的是生命的进程,一年365天,有200多天我们都是与孩子们度过的,无论愿不愿意,他们都已经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们已成为我们人生列车上的旅客,他们的快乐忧伤、调皮捣蛋、古灵精怪一一丰富着我们的人生旅程.  相似文献   

14.
渐入佳境     
一、为平庸付代价已经很多年了,每当我沉静下来,回忆起过往的岁月,眼前都会浮现起李治那张白皙清秀的脸,心里像针扎一般痛楚不已。他是我初为人师时教的学生,他曾经是那么优秀,可是最终,他与我擦肩而过。我是爱孩子的,并从心底里喜欢那些孩子。我有很多的故事要对他们说,我有很多的道理要对他们讲。而对于如何当老师,我头脑里一片空白,甚至没有想过如何去做一名好老师。所以当期中之后的家长会上,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我投以溢美之词时,我都感觉有些意外,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给学生、给学生家长留下了这么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类孩子,他们整天耷拉着脑袋,开口闭口都是"没劲",别说你猜不到他在想什么,许多时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什么. 对此,我常想,他们为何不快乐?是有说不出的苦衷,还是患了什么病?我们又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你有同感吗?  相似文献   

16.
成长     
《广西教育》2004,(7C):80-80
世上真有神童和天才吗?也许有。但是这本书要告诉你:不是神童也一样可以成长为天才。畅销书作家凌志军为我们讲述了一群普通的孩子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着计算机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都曾经很普通,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  相似文献   

17.
教育要"以人为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和家长习惯于要求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他们这么做,不那么做。可是,我们是否也需要想一想:当孩子向我们提出要求时,我们是否让他失望了?师范毕业前夕,我到一所小学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教二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当我们凡事都以孩子为先,当我们自己省吃俭用却坚持为孩子买最好的东西时,我们也许忘记了:接受着这一切的孩子们,他们,喜欢这样的爱吗?这样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吗?让我们听听孩子的心声,看看他们都需要怎样的爱。  相似文献   

19.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孩子的朋友。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呢?在实习中我有如下体会: 首先,要主动接近孩子,关心每一个孩子,了解他的一些微小的需求。当孩子午睡起来,你帮他扣一颗他自己扣不上的钮扣;当她摆弄着纱巾时,你替她系个漂亮的蝴蝶结……热心真诚地为每个幼儿服务,渐渐地孩子就会对你产生亲近的念头,并乐意与你交往。其次,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熟悉他们的情况。幼儿常常喜欢对你说:“我家养了一只小狗。”“我舅舅结婚了。”“我这件衣服是姨妈买的,你看漂亮  相似文献   

20.
既然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我们的课堂就不要强求他们的想法做派是一模一样的,要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贯穿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每一个孩子心中都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活跃着探索的精神,如何在音乐课上,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通过欣赏教学发挥想象力 我曾经看过一段教育随笔,这样写道:"学习音乐必须从童年开始,音乐是心灵与神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