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张姓,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项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頞上革肉,巳破裂云。(蒲松龄《螳螂捕蛇》)  相似文献   

2.
螳螂的悲剧     
螳螂真是个奇怪而可敬的小生灵。这想法由来已久,其因盖在遨游于书籍之精神家园,消除了时间差与地域差,从庄周世界进入蒲松龄王国。《庄子·人世间》有寓言“螳臂当车”者: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与之向背, 《聊斋志异》有故事“螳螂捕蛇”者: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林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恻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  相似文献   

3.
蛇吞噬蟾蜍 ,蟾蜍射猎螳螂 ,螳螂乃蛇之天敌。假设三者巧合邂逅相遇 ,结果如何 ?我实地做了一个实验。把事先捕捉的蟾蜍、螳螂和蛇 ,分别装进三个瓦罐里 ,并在实验室课桌上预先放置了一个由铁丝网编串而成的大笼子 ,笼顶无盖 ,当我一声令下时 ,三名心领神会的学生同时揭开瓦罐之盖 ,速将罐中盛物甩入笼内。快看 !螳螂趁蟾蜍莫名其妙之刹那 ,猛地腾空跃起 ,蛇见机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抑脖吞下蟾蜍 ,空中盘旋的螳螂趁势急转直下 ,降落蛇头之上 ,随舞动它那锋利的锯刀 ,顺蛇头鳞片皱褶猛地一划 ,蛇之脑浆当即渗出 ,此时的螳螂卧其蛇头吮吸之…  相似文献   

4.
张祖华 《学语文》2002,(4):16-16
《杜鹃枝上杜鹃啼》(以下简称《杜鹃》,见教材高一册)与《螳螂》(见《语文读本》第一册),作为两篇风格非常接近的小品文,表面上看起来在写法上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透过貌似相同的表象,我们不难发现其本质之异。  相似文献   

5.
螳螂斗大蟒     
在印度山区,一条有拳头粗的大蟒蛇正在觅食,它发现一只螳螂,立即吐出血红的信子,想把螳螂吞下。机灵的螳螂一下跳到蛇头上,趴在蛇的眼睛旁边狠咬。疼得大蟒在草丛中摇头摆尾、翻身打滚,把草压倒一大片,却无法把螳螂甩掉。大蟒蛇滚到悬崖边上,也解脱不了难耐的痛苦。螳螂已刺破它的一只眼睛,马上又爬到蛇头另  相似文献   

6.
(一)将下列文言文加上标点符号(1)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易为不祥也  相似文献   

7.
螳螂捕蝉     
园中有榆 ,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 ,欲饮清露 ,不知螳螂之在后 ,曲其颈 ,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捕蝉 ,而不知黄雀在后 ,举其颈 ,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 ,不知童子挟弹丸在下 ,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 ,不知前有深坑 ,后有窟也。此皆见前之利 ,而不顾后害者也。(《韩诗外传》)注释 :榆 :树名 ,落叶乔木。 方 :副词。相当于“始”、“才”、“正在”、“将”等。 攫(jué) :抓。螳螂捕蝉  相似文献   

8.
[原文]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予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刘向《说苑》  相似文献   

9.
终于当上了神龙大侠的熊猫阿宝可谓过上了梦想中的日子,他和师傅以及盖世五侠——虎、鹤、螳螂、蛇和猴子——保卫着山谷中宁静的生  相似文献   

10.
义鼠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相似文献   

11.
螳螂捕蝉     
[原文]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相似文献   

12.
功夫熊猫2     
《今日中学生》2011,(5):F0002-F0002
剧情简介:终于当上了“神龙大侠”的熊猫阿宝可谓过上了梦想中的日子,他和师傅以及盖世五侠--虎、鹤、螳螂、蛇和猴子,保卫着山谷中宁静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招贴艺术     
《课外阅读》2011,(13):70
《功夫熊猫2》剧情简介:当上了"神龙大侠"的熊猫阿宝和师傅以及盖世五侠——虎、鹤、螳螂、蛇、猴子,保卫着山谷中宁静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长,阿宝面临着一次新的、  相似文献   

14.
养蛇者说     
吾有一表兄,痴迷养蛇,远近闻名。一目得闲,访之。 入其室,只见墙角一枯树枝干上悬挂一蛇,通体赤红,长约四五尺,见来人,便盘绕而下。兄曰,莫慌,此无毒之赤练蛇也。  相似文献   

15.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呜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刘向,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患在后面.从写作上看,刘向运用相似的句式叙述故事情节,但其中有三个略有差别的字值得注意--后、傍、下.  相似文献   

16.
饲养螳螂一、观察目的:有人认为螳螂交配时,雌螳螂要吃掉雄螳螂的头部,才能完成交配。本实验是为了验证这一现象的真实性而设计的。二、观察内容:1.螳螂吃什么、怎样吃、一天能吃多少,2.交配情况怎样,3.雄螳螂的头会不会被雌螳螂吃掉,4.产出来的卵是怎样的。三、观察时间:8月下旬~10月下旬(霜降之前)。  相似文献   

17.
蛇怪蜥蜴(basilisk lizard)也被称为"耶稣蜥蜴"(Jesus Christ lizard),因为它能在水面上奔跑.很多昆虫具有类似本领,但它们一般身轻如燕,不会打破水面张力的平衡.体形更大的蛇怪蜥蜴之所以能上演"水上漂",是因为它能以合适的角度摆动两条腿,令身体向上挺、向前冲.  相似文献   

18.
懒惰的螳螂     
罗嘉喜 《新作文》2014,(10):24-24
<正>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小螳螂哆哆嗦(suō)嗦地往前走着,他又冷又饿,最后昏倒在小蚂蚁的家门前。小蚂蚁见他快不行了,赶紧拿出粮食还有暖和的棉被。在小蚂蚁的精心照料下,小螳螂得救了。苏醒过来的小螳螂连声道谢:"谢谢你救了我,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以后我就住在你们家了。"就这样,整个冬天,小螳螂都在小蚂蚁家中度过。由于小螳螂食量大,小蚂蚁储(chǔ)备的粮食几乎都被小螳螂给吃了。春天到来的时候,小蚂蚁和家人都在辛勤地劳动,继续储  相似文献   

19.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闷题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鸣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俊夫观人风者得焉。 1.下列黑体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余闻而愈悲(而:更加) B.苛政猛于虎也(于:比) C.今以蒋氏观之(以:因为)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孰:谁)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分) A.这段文字选自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B.这篇课文揭露了统治阶级横征暴敛,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C.孔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我们学过他写的《生于优患,死于安…  相似文献   

20.
比克探长     
(三) 谁是凶手? 太阳暖暖的,和风微微的,青青的桔林里,一片宁静,一片温馨。不一会,一只大肚子螳螂挥舞着两把大刀,从地下吃力地爬上一株桔子树来。爬着爬着,突然,她抓住一根树枝不动了……这时候,一只多角蛱蝶,穿着华丽的衣裳,翩翩飞来了。她见了螳螂及她身边的卵鞘,讨好地说:“恭喜呀,螳螂小姐,原来您做妈妈了!”说罢,赶紧飞走了,只怕螳螂过来吃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