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大作家的小老师>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与苏联小姑娘娜塔莎在莫斯科相遇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描述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讲讲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了解了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称为老师之后,就"在你的心目中,小姑娘和萧伯纳分别是怎样的人?"这个问题进行读与悟。片段一:放,张扬个性师:娜塔莎是一个漂亮可爱、人见人爱的小姑娘。那么,除此  相似文献   

3.
谦逊做教师     
<正>先讲三个故事。萧伯纳在苏联访问时遇到过一个小姑娘,他同小姑娘玩了许久。临别时,他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说完,萧伯纳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自己是与一位名人玩时,一定会惊喜万分。想不到小姑娘却说:“请您回去也告诉您妈妈,今天同您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安妮娜。”萧伯纳听了为之一震,  相似文献   

4.
赫伟 《下一代》2009,(11):21-21
有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60年前,爱尔兰大作家萧伯纳到前苏联去访问。一天,他在公园里散步,遇到一个活泼大方又很有礼貌的小姑娘。萧伯纳觉得她很可爱,就与她攀谈起来,后来又与她一块做游戏,这一老一少都玩得很开心。分手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你知道我是谁吗?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  相似文献   

5.
李敏 《考试周刊》2013,(10):40-40
<正>教学目标:①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外貌描写;③学习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学会做人。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萧伯纳的话语,深刻体会其自省自律及勤于反思的精神,领会人物的伟大。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出示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学生齐读课题。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作家是———萧伯纳,小老师是———娜塔莎(教师相机板书:萧伯纳、  相似文献   

6.
平等的力量     
人无高低贵贱之分,追求平等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精神要求.   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和一个小姑娘在一起玩了很久.分别时,萧伯纳对她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  相似文献   

7.
小故事     
苏联访问,遇到了一位可爱的小女孩。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很久。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家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作家萧伯纳。”说完,萧伯纳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自己是与一位世界大文豪玩时,一定会惊喜万分。“您就是萧伯纳伯伯吗?”小姑娘问。“怎么,难道我不像吗?”“可是,您怎么会说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呢?请您回去也告诉您妈妈,就说今天同您玩的是一位苏联小姑娘。”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自以为是,不禁一时语塞。小故事  相似文献   

8.
新学期,班里又来了一位新同学。苏老师介绍她的时候,她竟然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最要命的是,苏老师竟然让新同学和我同桌。可我一点都不希望和一个冷漠的人成为同桌。"朱杰文,这是娜塔莎。以后,你们就是同桌了,希望你能多帮帮她。"苏老师带着这个叫娜塔莎的同学对我说。娜塔莎,这么好听的名字,可惜它的主人却冷冰冰的。我瞄了她  相似文献   

9.
尹菊仙 《考试周刊》2014,(84):41-42
<正>《大作家的小老师》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融说理与记事为一体的文章。故事主要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让学生感悟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萧伯纳的严于律己,从而体会文章内涵,学习萧伯纳的谦逊自律,体会其宽广胸怀。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为了体现我研究的小课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中的教学理念,我做了一些尝试,请看如下教学片段:片段一:生齐读课题:师:看到这个题目时,你们的脑海里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我去听课,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讲课老师和学生正在语文课堂中亲切地“对话”。“对话”的内容是二年级教材《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是一个科学小故事,讲怎样才能将孩子们领入情境,哄着他们多读几遍书呢?讲课老师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达尔文’,去发现这个小岛上关于昆虫的秘密呀?答案就在课文里,赶快去读一读,找一找吧!”话音刚落,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早已打开课文,放声朗读起来。可是一个小姑娘没有读,举手示意有话要说。讲课老师轻轻地走到小姑娘面前,弯下腰,只听见小姑娘在讲课老师的耳朵边,慢慢说道“:老师,…  相似文献   

11.
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上,洋溢着老师激情的朗诵:“啊,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双手支着下巴的小学生都在津津有味、神情专注地听着课文——《妈妈的爱》。突然,“哐当”一声脆响打断了老师的诵读。原来,声音是从前面第一排的一个小姑娘那里传来的,也许是她听得太入神了,板凳在无意间倒了,她自己也一屁股跌倒在地上。此时的老师只是向小姑娘看了一眼(看得出并无责怪之意),便又继续  相似文献   

12.
孟子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叵敬之。”尊重他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交往准则。一个尊重他人的人,也必将赢得他人的尊重。一次,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  相似文献   

13.
[案例]《萧伯纳和小姑娘》这篇课文是二期课改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也许是课文叙述上的特点,也许是二年级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现状,也可能是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在学生把握人物特点上很容易产生异议,往往会把萧伯纳的幽默误认为是一种骄傲,因而把萧伯纳定位在一个骄傲的人。  相似文献   

14.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他到莫斯科旅游。一天,他在街上遇见了一位聪慧的小女孩,两人十分投缘,天南地北地聊了很长时间。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你今天和世界名人萧伯纳聊了很久。”小女孩抬头看了萧伯纳一眼,学着他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你今天和漂亮的苏联小姑娘安娜聊了很久。”这个出人意料的回答让萧伯纳吃了一惊,他意识到自己的自傲是不当的。事后,萧伯纳颇有感触地回忆:“一个人不管他有多大的成就或地位,都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人,这是苏联小女孩安娜给我的教训,我会一辈子都记得。”谦卑是最高的智慧,或许你并不同意,认为“卑”字有损人的尊严。那聪明的你,是不是也和萧伯纳一样,常常会在无意中显露自己的优越感?身分只是暂时的注记,不一定永远跟着我们,没什么好值得骄傲的。一个纯粹的人,必是谦卑为怀,不因名位而骄狂。谦卑是最高的智慧@洪玲  相似文献   

15.
教学实录: 师:(板书课题)仔细看这个课题,课题中讲到了两个人物,你看出来了吗? 生:大作家、小老师。 师:浏览课文,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萧伯纳是一个"大"作家?请用横线画出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堂思想品德课,授课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平等待人》。 “著名的英国戏剧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肖伯纳在苏联访问时,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一天,他漫步在苏联街头,遇见了一位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并和这位小姑娘玩了一会儿。临分手时,肖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小姑娘听了他的话,  相似文献   

17.
1.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应邀到俄国访问。 2.一天,他漫步在莫斯科街头,遇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一时兴起,高兴地和她玩起游戏来。  相似文献   

18.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 ,画出“她”和“我”分别是谁 ?看一看课题与文章有什么联系 ?2 .根据预习提示读课文 ,画出文中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情动作的句子。二、细读课文 ,探究解疑(一 )学习第一部分 (1~ 4段 )1.课文讲的是阮恒给一个小姑娘输血的事。指名读课文前四段 ,思考为什么要给小姑娘输血呢 ?从哪个词看出情况危急 (迫在眉睫 )哪些句子又写出了迫在眉睫 ?指名读句子。2 .思考为什么要小孩给小姑娘输血 ?(1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2只有在场的几个孤儿可以给她输血。)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3.用“如果……就…  相似文献   

19.
瓶子姑娘     
<正>小姑娘每天都随身带着一个小瓶子,瓶子里面住着一个小小姑娘。她们都非常害羞。小姑娘总是不好意思大声讲话,怕别人笑话她。上课时,她也从不举手发言,她喜欢安静地考虑自己的事情。每当她不得不站起身来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20.
《心愿》通过对一个四岁半的法国小姑娘和她的父母的语言、神情的描述,充分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它体现了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组课文“文章的中心思想”的重点训练要求。教学时,应注意指导学生分析表达中心思想的具体材料,深入发掘课文的思想内容。文章开头写了一个法国小姑娘在公园里认出“我”是中国人。可以表达中法人民友谊的事例很多,而作者在这段中却选用了一个仅四岁半的小姑娘在公园里一下子就认出“我”是中国人这件事,这就使读者感到亲切,能引起读者的兴味,材料具有典型性。作者首先叙述小姑娘认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