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敦煌吐鲁番法制书中,“待实、待至”义为“等到(发现实情)以后”,“对众”义为“当众”,“上言”义为“奏”,“稽程”义为“延误程限”,“推迁”义为“死亡”,“论说”义为“争论”,“容奇”义为“收留”,“高下”义为“好歹”,“青好”义为“愿意”,“交”义为“总共”,“陪填”义为“堵塞”,“守当”义为“看守”,“影授”义为“靠山”,“得实”义为“真实”。  相似文献   

2.
“去来”的性质及其“来”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方言用例的相互印证中讨论“去来”的性质 ,以历史语言学的视角考察“来”的历时演变。“去来”为两个词 ,“去”是动词或趋向动词 ,“来”是表祈使的语气词。“来”因其语法意义的抽象、概括程度弱化 ,在清代被适应性较强的“罢”所替代。  相似文献   

3.
萧山方言属于昊方言区,它内部保留了许多中古的词汇。本文主要谈谈方言中“未”和“眯”这两个词的用法及意义,从而通过历史文献与其进行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4.
“言”与“德”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一对重要范畴,孔子认为语言与伦理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孔子语言伦理道德标准有:1.“言”要“得体”;2.“言”要合“礼”;3.“言”要合“仁”。孔子还就语言伦理道德规范问题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孔子认为言语道德的理想境界是“行君子之言”,符合“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5.
《新读写》2008,(5):31-31
名,义为“用语言叫出或说出”;状,义为“描绘”、“形容”。“不可名状”,原作“难以名状”,语出《老子·第十四章》:“其上不瞰,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后世将“不可名状”作为成语,表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明”没有“用语言叫出或说出”的含义,故不可写作“不可明状”。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两个结合”重要论断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具有深刻的逻辑意蕴。其中,坚持“第一个结合”,是普遍与特殊、理论与实践耦合互动的必然结果;坚持“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规律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浴火重生诉求性的深刻昭示,是二者契合相通、交相辉映的应然归宿。“两个结合”相辅相成、相映生辉,凝结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经验,关切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诉求,是一个具有重大原创性价值的崭新论断。  相似文献   

7.
杜国进 《学语文》2008,(3):48-48
根据《辞海》,“花”读huā,义为。被子擅物的繁殖器官”:“华”读huā时,同“花”。我们知道,名词“花huā”与“华huā”。读音相同,语义相同,是古今字的关系,但“华huā”是源,“花huā”是流。  相似文献   

8.
钟瑛 《语文知识》2003,(3):36-37
《中国教育报》2002年3月12日第1版有篇《棒杀浮躁,惟诚信是》的时评。题中“惟诚信是”该作何解,实难揣摩。费解之处在一“是”字。“是”的意义和用法一般有三种:①代词,义为“这”“此”等;②形容词,义为“对的”“正  相似文献   

9.
“诚”和“信”表征着内与外两层不同的意蕴,二者结合构成了一种平衡,即内在道德品质和外在道德要求的平衡。个体应该将内在的信念与外在的要求经过反思而形成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诚”、“信”的平衡过程,是我们个体道德品质内求诸己,由内及外,由外塑内,内外交织相互转换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0.
马晶 《青海师专学报》2004,24(3):113-115
“诗中有画”是指通过语言在审美想象的作用下把头脑中的表象组合起来,形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画中有诗”则是指通过线条、色彩的视觉刺激,产生诗一般的审美体验,二者通过意境相互沟通。  相似文献   

11.
“颖特”一词,义为“杰出、超群”,《汉语大词典》失收。“径造”一词可提前《汉语大词典》书证至元朝。《汉语大词典》亦未收录“干忤”“竭乏”两词,“干忤”义为“冒犯、抵触”,该词在东汉及以后的文献中较常见;“竭乏”义为“穷尽”,“竭”“乏”两个语素虽常见,但二者同义连文成词却不多见。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启示我们,“长”与“短”既是相互对立,也是相互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实施扬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辩证地看待并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延伸、丰富和发展。“两个务必”和“三个代表”虽然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但是它们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两个务必”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前提;实践“三个代表”是坚持“两个务丛”的最终目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4.
空白,是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以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则叫它为“煞声”。空白,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候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复活的"小姐"与错位的"同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复活的“小姐”和错位的“同志”这两个具体词语意义的变化,印证“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理论,说明词语尤其是词语意义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由介词“为”的兼容用法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介词“为”引进给予类动词句与事出发讨论了两个问题 :(1 )双宾语的结构层次。双宾语句中的两个宾语是并举单位 ,分别与动词发生关系 ,而不是所谓“结构带宾语”。 (2 )“为”字句与双宾语句的变换关系。“为”字句与双宾语句有相互变换关系 ,但不是自由变换关系。文中揭示了二者相互变换的条件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释“中行”     
《周易》“复”卦四爻爻辞为:“中行独复。”孙星衍《周易集解》引郑玄曰:“爻处五阴之中,度中而行,四独应初。”其中以为“中行”的“行”为动词,不确。“行(h偄ng)”当为名词。《尔雅·释宫》:“行,道也。”“中行”义为“行中”,即道路中间。“中行独复”,义为走在道路中间而独自返回。表示中间义的“中”置于名词前的词序现象,在《诗经》中常见。如《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毛传:“中谷,谷中也。”又《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毛传:“中原,原中也。”和“中行”义相同的还有“中道”,如《礼记·曲礼上》:“…  相似文献   

18.
“认为”和“以为”都可以表达观点,但“以为”比“认为”多一层否定的意义,“以为”问句是反问句,而“认为”问句是疑问句。“你以为呢”是简略的反问句,“你认为呢”是简略的疑问句,它们在形式上的一系列差别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数学大师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一语道出了数与形相结合的真谛。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数量关系的讨论来研究图形的性质,也可利用图形的性质来反映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数形结合使数和形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杜甫在“三吏”、“三别”中是以诗人的眼光而不是以史官的眼光来叙事的。“三吏”、“三别”分别给古代叙事诗提供了“对话”、“代言”两种叙事形态,形象地表明了杜甫的叙事立场和情感态度。“三吏”、“三别”虽以“时事”入诗,但其所叙之“时事”经过“意化”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增饰”和“凿空”。将诗与史打通的跨学科研究,应是将两置于一定的社会化生态环境中,探讨诗与史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而不应是诗与史“互相印证”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