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亦舒,原名仉亦舒,1948年生于上海,成长于香港,后留学英国,十七岁时就崛起于香港文坛,其作品在香港和台湾最为畅销,其中长篇小说《她比烟花寂寞》尤为人所注目。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二人“兰桂齐芳”。她们都长于抒写真情流泻的爱情故事,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感受,用轻柔、缠绵、清澈、纤丽的文字,委婉动听的情调和故  相似文献   

2.
忘记了寂寞     
张小娴 《快乐阅读》2014,(11):53-53
<正>年纪小的时候,很不能忍受寂寞。明明不喜欢这个人,还会找他来陪着吃饭,陪着逛街,总好过一个人对着四面墙说话。那时候,我有一位很能够忍受寂寞的朋友,我问她:"你是怎么做到的?"她一脸茫然。她做得到,因为她根本不寂寞。她对寂寞没有感觉,而不是超越了寂寞。后来,长大了一点,比较能够控制寂寞。寂寞的话,即使有人愿意相陪,因为不喜欢他,还是宁愿自己一个人。你并不会因为寂寞而喜欢上一个你本来不喜欢的人,你更不希望如此。况且,人大了就比较会为别人着想。人家满怀希望来陪伴你,是因为喜欢你。找人去  相似文献   

3.
忘记了寂寞     
正年纪小的时候,很不能忍受寂寞。明明不喜欢这个人,还会找他来陪着吃饭,陪着逛街,总好过一个人对着四面墙说话。那时候,我有一位很能够忍受寂寞的朋友,我问她:"你是怎么做到的?"她一脸茫然。她做得到,因为她根本不寂寞。她对寂寞没有感觉,而不是超越了寂寞。后来,长大了一点,比较能够控制寂寞。寂寞的话,即使有人愿意相陪,因为不喜欢他,还是宁愿自己一个人。你并不会因为寂寞而喜欢上一个你本来不喜欢的人,你更不希望如此。况且,人大了就比较会为别人着想。人家满怀希望来陪伴你,是因为喜欢你。找人去  相似文献   

4.
区区 《中学生百科》2012,(18):46-48
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写文章的呢?现在已经想不出到底是在哪个时间点,因为什么契机而让我喜欢上写东西。也许喜欢写作的人都会有那么种感觉,在自己脑海里,有一个故事或情节会一天天地自己长大,到了一个临界点,它好像会指挥自己把它写下来,变成文字。从小我就喜欢看书,从看童话小说、侦探小说,到有了自己喜欢的作家,开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一天,当一个完全不喜欢我的读者看完我的小说后,他会说:我讨厌这个作者的语言,讨厌她的叙事节奏,讨厌她的价值观,讨厌这个故事,讨厌这群莫名其妙的人物,可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个小说,似乎有什么地方还不错,那个“还不错”的地方,就是我全部的诚意。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是一个特别怯懦的人。但是谢天谢地,我不怕在我的小说里把自己撕开来给人看,因为除了这点勇气,我一无所有。我知道这个世界永远是让拥有诚意跟勇气的人去当炮灰,但是小说偏爱的恰恰就是现实生活里的炮灰们。这就是我如此痴迷于写…  相似文献   

6.
昨夜西风     
我有一个传奇人物般优美的名字:蓝沁,我知道许多人喜欢它就像欣赏一株盛开的玫瑰。可惜我不喜欢她。我每天低着头听音乐从城市的这一头荡到那一头,觉得城市凄凉。我会在那个时而热闹非凡时而又安静异常的地方安静地坐下,写让我难过的文字,看悲情的小说。我喜欢穿黑色的衣服,我的头发很长却不蓬乱,我喜欢听Jay的《叶惠美》。我是个男生却感情丰富心思细腻像个女生,同桌说我有些变态.我不想辩解什么。我孤独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但我的内心却不寂寞,我靠睡觉听音乐看小说来打发我的闲暇时间,偶尔会去逛逛音像店。  相似文献   

7.
亦舒以强烈的女性本位思想照见其作品,描述女性的传奇故事是她的专利。亦舒的写作完全从女性的立场出发,其写作姿态正是女性主义的精确诠释。她的小说提供了女性群体内部交流的平台,并真实揭露了女性“寂寞”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8.
还是雪漫的杰作,只是不是小说,而是她创办的杂志。也是国内首本由作家名字命名的青春文学杂志。里面除了雪漫自己的文字外,还汇集了很多青春孩子的文字。这也是雪漫的愿望,她说,很多孩子比我还好,比我还优秀比我还棒,但是他们的作品没有可以发表的空间,特别是有一些孩子喜欢写小说。我一直希望能够给这些优秀的孩子一方展示自我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所以我办了这样一本刊物。  相似文献   

9.
都市里总会有人是这样,因为寂寞,会选择点声音来哄着自己,于是现在很多人喜欢阿桑,因为她的声音寂寞,她的歌声寂寞,她也一样寂寞。很多时候听阿桑的歌很容易想起很多女歌手来,比如万芳,比如蔡健雅,她们或许同样注定了不能大红大紫,但是却拥有着自己固定的歌迷群。不管是遥  相似文献   

10.
小D总说她不理解我,包括我的文字,我的行为,我的一切的一切。我总会回答她:“我不想被人理解,也不愿意被人理解!”再冲她傻傻地笑得很猖狂,然后在猖狂中不小心窥见心中的落寞。我说:“我很寂寞!”立马就收到周围射来的N道怀疑的眼光。因为我身边总是有一大群猪朋狗友,绝对没理由也没有资格说这一句话。所以我马上就被一大堆猪蹄狗腿狠狠揍了一顿。但是我真的寂寞,莫名的寂寞。我害怕安静,所以总是拼命地让周围热闹起来,害怕失去,所以总是拼命地抓住每一份滑过身边的友谊。很累。很寂寞。我的心好像缺了一大块,而究竟缺了什么呢?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11.
游历可爱天下,为你带回满园鲜花。含情待放的岁月,请允许我肆意挥霍。新年伊始,零时的钟声敲响爆竹的回音,漫天的烟花灼灼地开放着,稍纵即逝。记得安妮宝贝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她比烟花寂寞》,读  相似文献   

12.
寂寞,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的本能情感的特征之一,是除了快乐、善良等情感之外,上天馈赠给我们的又一礼物。我欣赏寂寞,在纷繁杂乱、繁琐庸碌的生活中,寂寞是一束孤傲的烟花,无声地绽放着它别样的灿烂。我欣赏寂寞,因为寂寞是人生反思的处所,是生  相似文献   

13.
嗨,女孩     
<正>嗨,女孩。请你多爱自己一点。女孩喜欢伤春悲秋,因为她有大声哭的权利。女孩喜欢看那些有美好结局的故事,也会憧憬骑白马的王子和高高的象牙塔。女孩看很多书。从泰戈尔的诗集到夏七夕的小说,她很会写一些唯美的文字。女孩任性爱疯会胡闹,希望有人可以微笑着摸摸她柔顺及腰的长发,然后宠溺她把她捧上天。女孩有很多小心事,会写在漂亮的带香味的本子上,然后小心把它压在层层摞起的书堆里。  相似文献   

14.
爱,让人陶醉,使人心生温暖。有爱相伴,我不再感到寂寞。——题记爱的缺失窗外,风呼呼地刮着,似乎想把树连根拔起。我站在窗口,平静地看着这一切,完全看不出有什么不妥。我天生不合群,在学校完全找不到知音。我并不是一个冷漠的人,但是,寂寞犹如病毒,一天天侵蚀着我温和的性格。我喜欢猫咪,因为它和我有着相同的性情——喜欢独来独往。在学校,没有多少人愿意和我交朋友,没有朋友是何等的寂寞,也许,只有猫咪知道  相似文献   

15.
从小我就喜欢写作,同时也自认为写得还不错。于是我坚持写作。中学时同学们喜欢写小说。正好这时我一个朋友也热心于创作,我就和她一起写小说,相互挑毛病。尽管许多次我们寄出去的稿件都石沉大海,可我们还是对写小说有很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我是90后     
汪侃毓 《新读写》2014,(10):22-25
很多人都说90后和00后的孩子比80后的心理更加复杂,比较爱奇思幻想,我就是这样一个90后的女孩。幼时,父母对我要求比较严格,我从一年级起就在外面学习游泳和剑桥英语。但是我不认为这是负担,因为我喜欢在水里的无拘无束和那些字母。我喜欢文学,我喜欢胡思乱想地创作,我已经写了几本校园微型小说,有侦探类和魔幻类,是供闺蜜间传阅的。  相似文献   

17.
我快到30岁了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而我的女儿车克瑕10岁时就有作文发表,17岁出版了长篇小说《33个阴晴圆缺的日子》。有时候想起来我挺自卑的。没办法,时代不同。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时,车克瑕出生刚刚一百天,一个卷毛小姑娘,眼睛大,眼白瓦蓝,我喜欢她喜欢得不得了。卷毛小姑娘一天天长大,她最爱听我编的故事,每天睡前我都要给她讲一段。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对给儿童写故事发生了兴趣,不再写给大人看的小说,开始写幼儿故事。后来,车克瑕上小学了,我又开始写给小学生看的故事。她读中学了,我又写了很多给中学生看的小说。也就是说,因为爱女儿…  相似文献   

18.
阳光明媚     
朱莉: 这个孩子,十几岁的样子,还在念书。这个时候她所在的学校在偏僻的农村,靠近海,落后、肮脏。不久之后,她注定离开。她努力着,因为要光荣地离开。有时候会很认真地写文章,可最后落在纯白纸张上的文字大都不是自己喜欢的。所以更多的时候,她只是坦荡地写心情文字。心情文字映在别人眼睛里的泪珠上,他们说是小说。还有,这个小孩有幸福的家庭,疼爱她的父母,却不是健康地生长和清澈地长大的。  相似文献   

19.
一 苏有友喜欢写小说,但她讨厌给人物起名字。苏有友的妈妈也是这样的,她妈妈喜欢苏有朋。 苏有友最近发表了一篇推理小说,是“范先生系列”的第五集。苏有友会写这个系列,不是因为她创造了一位英明神武的范姓侦探形象,而是因为她写的这五篇小说,死者只有一个,那就是范先生。这第五篇小说名叫《校草之死》,回归了范先生的本质,也算是“范先生系列”的完结篇了。  相似文献   

20.
空白     
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空白这个字眼,在我的字典中,它是个充满遐想的、美好的字眼。我一直都很喜欢白色,纯纯的,但是空白,不光是纯纯的,它还需要用爱来填满它啊。我一直都不是个寂寞的人,我知道。因为我有朋友。物也,人也,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