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师素养的提升是一所学校的发展之源、生存之本。株洲星雅实验学校自2018年创办以来,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一跃成为株洲市民办学校的翘楚,靠的就是科研兴校、名师立校。一、名校底蕴铸魂,名师资源立校学校创办之初,引进了长沙市雅礼中学和长沙市南雅中学的一批名师,包括南雅中学化学竞赛金牌教练张永赋,雅礼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刘云贵,南雅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刘龙潭、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闵行中学系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是闵行区创办最早的重点高级中学,有近80年的悠久历史。学校以“健康、责任、民主、创新”的教育理念统领学校的整体改革,努力实践“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学校以“实者慧”为座右铭,追求源于生活的创新,凸显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创造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三大教育品牌,并逐步实现由“科研兴校”向“文化立校”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小学创办于1928年,已有近80年的办学历史,为深圳市重点小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科研兴校、名师兴校、创新兴校”为办学指导策略,以“深化教改、强化科研、规范管理、彰显特色、提高效益”为办学重点,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小学创办于1928年,已有近80年的办学历史,为深圳市重点小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科研兴校、名师兴校、创新兴校”为办学指导策略,以“深化教改、强化科研、规范管理、彰显特色、提高效益”为办学重点,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5.
“名师讲坛——送教下校”活动是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菜单式”培训的系列之一。我们将名师聘请为“名师讲坛”的成员,再由各中小学校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名师,并向名师提出授课要求,最后以片区的范围将课免费送到学校。该活动充分体现了“以校为本”的原则,达到了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意识水平的目的。使教师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但“送教下校”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校在党支部和校长的带领下,以"以德治校、人文管理、全面育人、均衡发展"为理念,以"文化立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名师显校、质量强校"为策略,以"建设文化、铸造品牌、培养名师、深化课改"为工作重点,着力营造学生读书文化、教师评课文化、科技特色文化、校园环境文化、学生心育文化、管理制度文化氛围,努力创办"现代化、学习型、  相似文献   

7.
吴江市高级中学在办学之初,就把“研究型学校”作为学校特色来建设。我们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努力构建“学习型学校”,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名师强校,文化润校”策略,扎实推进特色建设,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科研,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从“一线”出发,服务教育  相似文献   

8.
《江苏教育研究》2008,(8):F0004-F0004
靖江市实验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江苏省首批符合“四独立”改制要求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坚持“科研兴师,名师强校”的战略,以教师发展为本,师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229名专职教师中,有省市优秀班主任5人、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先进个人8人,  相似文献   

9.
云霄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25年,现有教学班41个,学生3057人,教职工142人。学校占地面积8750平方米,建筑面积8660平方米。学校以“严谨、求实、勤奋、创新”为校训,秉承“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思路。  相似文献   

10.
“名师”因何而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尤其是“科研兴校”、“特色化学校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校本课程”、“校本研究”、“校本培训”等一系列新理念的兴起,不仅变革了传统的学校观念,更是前所未有地把教师推向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与核心位置,教师角色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期待。正因为这样,以培养“名师”、打造“名师”为主题目标的“名师工程”成为各地和各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与目标。那么,“名师”因何而名?1.“名师”是倾其所爱为教育的奉献者为教育倾其所爱,无私奉献是名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如东县实验中学位于县城黄海西路,与县人民公园隔河相望,现有66个教学班,在校生4000余名,教职工216名。学校坚持“享受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不断拓展“文化立校”的内涵,着力加强学校管理文化、德育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推行惭,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内核.以“溢香书廊”为标志,以“三校四节”活动。为载体,“知农园”、“学生文化展板”、“南黄海文化展板”、“学生乒乓球馆”交相辉映的学校文化景观。近年来,学校亮点频频闪现;书香校园名闻退迩;名人报告入耳润心;砺志之行好评如潮;市县名师不断涌现;中考成绩高位攀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教育》2009,(11):F0002-F0002
奉贤区实验小学创办于1994年,拥有东西两个校区,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近2000名学生,145名教职员工。我们的办学思想是:以人为本,整体推进,和谐发展。我们以“文化润校、质量立校、特色亮校”为办学宗旨,努力培植三类文化:智慧的干部文化、清高的教师文化、自主的学生文化。使学校成为有序有格,有品有位,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充分、  相似文献   

13.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3):1-1,F0002,F0003,F0004
晋江毓英中心小学创办于1891年,是一所承载着优良传统的老校。学校秉承“勤、朴、诚、毅”校训精神,以“文化立校、团队兴校、特色亮校、科研强校”为宗旨,以“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拼搏精神,先后获得福建省“示范小学”、“教育先进单位”、“楹联教育基地”、“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义务教育标准校”、“少先队工作红旗大队”、“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正>创新改变一切一切皆有可能江苏省镇江中学前身为镇江知府王仁堪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创办的南泠学舍(书院),曾在相当长的时期被誉为"古润最高学府"。学校秉承"一切为民族"的校训,以"培养有深厚文化教养的现代中国人"为办学宗旨,坚持"科研兴校、特色立校、名师强校"的办学思路和"创新改变一切、一切皆有可能"的学校精神。如今,依托"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初步形成了动手实验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学研究》2013,(11):97-97
<正>浙江省天台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12年。目前,学校有教职工200多人,在校生3500多人,实验幼儿园在园幼儿500多人;大学学历教师达到96%,中学高级教师16人,省市县名师和名校长、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有90多人。学校秉承"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优校"的办学思想,以"塑造充满教育理想的教师,培养彰显个性特长的学生,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学校"为目标,遵循"砺志、践行、修智、健体"的校训,营造"和乐、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以德立校、依法办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构筑"德育生态  相似文献   

16.
安吉县递铺镇第三小学创办于1994年,坐落于享誉世界的美术大师吴昌硕的故乡——安吉。创办至今,学校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近三年,在校学生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目前学校有学生1800名,教职工80余名。学校坚持“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理念,以“三全三爱三服务”为办学宗旨;以“全面加特长”的优质教育为办学目标,坚持以发展为主题、质量为主线、科研为主力的办学策略。学校实施“名师工程”,拥有大批名师,领衔主持了国家、省市县多项教科研课题。在“研究性学习”“微型实验”“心理健康”“绿色环保教育”等教学研究上拥有自己的特色,是浙江省羽毛球传统项目学校。2004年3月被命名为“浙江省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关江市高级中学,是一所仅有十年办学历史的年轻学校。 自建校始,我们就以“建设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绿洲”为追求,制定“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名师强校,文化润校”的发展策略,以“成长教师,促进学生,发展学校”为目标,努力奋斗。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卷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恩想研究先进集体”“苏州市文明单位”,成功跻身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行列。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电教》2013,(1):F0002-F0002
长春市第一O三中学校是一所始建于1962年的省市知名品牌学校,拥有亚泰、大经、东湾半岛三个校区,实行中小九年制一体化管理,现有学生4300余人,教学班92个,教职3-300余人。学校坚持“为学生发展奠基,为民族振兴育才”的办学宗旨,实施依法治校、名师强校、科研兴校、文化立校、质量铸校的发展策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在...  相似文献   

19.
甘泽杰 《青年教师》2009,(12):31-32
校以师名,师助校名,交相辉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水平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校造就名师,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的基础。正所谓“以名师建名校,以名校育名师。”纵观名师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名优教师的成长是有其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20.
《辽宁教育》2022,(23):2+97-98
<正>大连市第七十九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示范性学校,现有学生 4987 人,教职员工 310 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骨干教师2人。学校始终秉承 “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术兴校,科研强校,特色立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