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85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将洁净空气中的N2,O2,H2O,CO2除去后,尚余少量(几毫克)气体(小气泡),当时没有引起化学家的注意.100多年后的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没有忽视这几毫克“小气泡”的差异.雷利发现从含氮的化合物中制得的氮气每升重1.2508克,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相同情况下每升重1.2572克,虽然两者之差只有几毫克,但已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所以他怀疑空气中的氮气中一定含有尚未被发现的较重的气体.  相似文献   

2.
稀有气体“氩”的发现,还真亏了细心的雷利.自从拉瓦锡测定了空气的成分以来,都知道空气中约80%的是氮气.只要把空气中的氧气和另外一点碳酸气、水蒸气除掉,剩下的应该是纯氮气.雷利用一些方法除去了这些气体,把得到的氮气放在分析天平上一称,每升重1.2572g,他又从不同的地方取来空气反复做此实验,结果都一样.英国物理学家拉姆塞建议雷利从氨气里制取氮气来称量.雷利从氨气中取得氮气,并将它提纯称量,结果是每升12508g.奇怪,都是1L氮气,为什么质量相差了0.0064g呢?他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在拉姆塞的合作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  相似文献   

3.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188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在研究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密度时,偶然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氮气密度,比从含氮物质里制得的氮气密度大0.0064克/升.对于这微小的差异开始他认为是在测定中发生的误差所致.但经过反复测定,结果仍相差0.0064克/升.他排除了测定误差的可能,并推测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中一定还含有未知的气体.经过12年的不  相似文献   

4.
19世纪8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雷利专门研究气体的密度。1892年,雷利发现:从含氮的化合物中制得的氮气密度为1.2508g/L,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密度为1.2572g/L,多次重复实验,结果也是如此。虽然两者只差几毫克,雷利并没有忽视这微小的“误差”,他认为这大小是个错误。两份氮气的密度为什么不相等?他百思不解,陷入了困惑之中。  相似文献   

5.
19世纪8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开始专门研究各种气体的密度。1892年,雷利在研究中发现,从含氮的化合物(如笑气、氨气、一氧化氮等)中制得的氮气密度为1.2508g/L,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相同情况下密度为1.2572g/L,虽然两者之差只有几毫克,但特别认真的雷利  相似文献   

6.
空气属于混合物体系,含有各种气体。在化学中我们常常使用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它是依据一些实验,由以下方法求得的。 1.空气的近似体积,氮气占78%,氧气占21%,氩气约占1%。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氮气分子量×78% 氧气分子量×21% 氩气分子量×1%=29。 2.在0℃和1大气压下,每升空气重1.293克。  相似文献   

7.
氩的发现     
1882年,英国化学家瑞利为验证各种气体所含元素的原子量是否为氢原子量的整数倍,认真地做着各种有关的实验。 一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发现用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氮气,其密度不相等。一种通过铜与氧气加热制得氧化铜,再用氧化铜氧化氨气得到氮气,经精确测量,所得氮气密度为1.2505克/升。另一种方法是把空气通入装有赤热铜粉的试管里除去氧气,再通过碱液与浓硫酸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汽,最后得到了氮气,其密度为1.2572克/升。两种方法得到的氮气密度相差0.0067克/升!他怀疑自己是否在测量中出  相似文献   

8.
200多年前,人们已经知道空气里除了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外,其余的气体就是氧气和氮气。空气里只含有这几种气体吗?英国的物理学家雷利和化学家拉姆塞用实验事实肯定地回答了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气体。1894  相似文献   

9.
一、化学史之最1.最早发明黑火药和造纸术的国家——一中国。2最早制造瓷器和青铜器的国家——中国。3.最早治铁和炼钢的国家—一中国。4.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英国的汤姆生。5.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一意大利的阿佛加德罗。6.最早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科学家—一英国的道尔顿。7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法国的拉瓦锡。二、物理性质之最8密度最小的物质——氢气(在标准状态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克/升)。9硬度最大的物质——一金刚石。三,含量之最10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11.地壳中含量…  相似文献   

10.
楚雄 《高中生》2010,(2):53-53
有一家六兄弟,从上至下排行分别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这六兄弟要围坐在一张圆桌上吃饭,但是他们彼此间都与排行相邻的兄弟水火不容,绝对不能紧邻坐在一起用餐。现在,假若老三身边不坐老五的话,那么老二身边应该坐哪两个人.  相似文献   

11.
《物理教学探讨》2005,(7):F002-F003
1904年—瑞利瑞利(Lord John William Strutt Rayleigh,1842~1919)因发现稀有元素“氩”和在气体密度精确测量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获得了19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894年8月13日,当英国科学家在牛津开会时,瑞利和化学家拉姆赛(因发现氖、氩、氪等惰性气体获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大会上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气体元素。这种新的气体和氧、氮等一样中大气的组成部分,但是它几乎不和任何元素发生反应,因此它们将其命名为氩(Argon,意即不活跃)。事实上,在发现氩所以前,瑞利已花了近20年的时间精确测量各种气体的密度。1892年,在测定氮气密度的实验过程中,他发现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测得的密度为1.2572克/升  相似文献   

12.
1.用物理的方法从空气中制取氮气。工业上大量的氮气是从分离液态空气得到,即将空气加压、降温使之液化,根据氮气的沸点较氧气低这一原理,再蒸馏,氮气先逸出而制得氮气。  相似文献   

13.
200多年前,人们已经知道空气里除了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外,其余的气体就是氧气和氮气。空气里只含有这几种气体吗9英国的物理学家雷利和化学家拉姆塞用实验事实肯定地回答了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气体。1894年,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同时在空气中分离出了新的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极不活泼,所以命名为氩(拉丁文原意是懒惰)。  相似文献   

14.
题目 阅读下面短文 ,并回答问题 .19世纪末 ,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 ,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的密度 ,与从含氮物质中制得的氮气的密度有 0 0 0 6 4kg/m3的差异 .他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 ,在化学家拉姆塞的合作下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于 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 .下列有关结论中 ,正确的是 .①氩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②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纯净物 ;③ 19世纪末以前 ,人们认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④瑞利发现 ,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的密度大于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的密度 .(2 0 0 1年河北省中考题 )分析 根据…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大脑     
大脑的重量:成年人一般为1200-1500克,相当于体重的2.6%~2.8%。新生儿的脑重为370-470克,约为体重的11%-12.5%。英国科学家发现.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男性大脑的平均重量从1372克增加到了1424克:女性大脑的平均重量从1242克增加到了1265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最后的晚餐     
放假了,宿舍里谁也没有收拾东西,大家都闷闷不乐地干坐着。因为,宿舍的老三和老五在期末考试中双双被“剁”了四门功课,按学校的规定他们到下学期将要被降级或留级。而按照宿舍的规矩,这是属于我们宿舍发生的大事,应该到外面狠狠撮它一餐以示吸取教训。我们宿舍六条铮铮汉子均来自四面八方,经过一年的接触和摔打已经培养起了今日肩靠肩背依背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兄弟情谊,并依据年龄的大小分别排成了老大、老二、老三……同时,为了充分体现我们兄弟六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高度一致和紧密团结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水的三兄弟     
水家族有三兄弟:水蒸气、水、冰.在三兄弟中,水蒸气排行老大.它是水的气态,密度最小.水蒸气是空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是有它在空气中,我们的皮肤才不会十分干燥.如果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存.水蒸气有一个特性,它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生存.因此即使在我国极冷的漠河也有它们的身影.水排行老二,它是水蒸气液化而成.水是地球不可缺少的物质,是地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供动物饮用,植物吸收.水也有一个特性,当水温度大于4℃时,就遵守热胀冷缩的性质,低于4℃时,就变成冷胀热缩了.因此水在4℃时密度最大.所以冬天河底的水…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一册,关于《质量守恒定理》这一节,我按书本48页上要求,做了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结果发现,在封闭条件下用0.24克镁带完全燃烧后称量为0.35克,与教科书上写的“用0.24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称量为0.40克”的结论不符。  相似文献   

19.
碱土金属和氮气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就已经认识到:按体积分数计,空气是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由于除非在特别清楚及特别注意的情况下,物质一般都要(会)和空气接触,所以在研究及论述物质的性质时,一般都会涉及到它在空气中的表现,也就是它和空气中的物质的反应情况。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的一个基本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20.
物理一、填空题1.用10牛顿的水平推力可使重为25牛顿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滑动,这物体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9.如图所示.氢气球重为10牛顿,空气对它的浮力为16牛顿,由于受水平风力作用,使气球的吊绳与地面成θ=45°角,则用绳拉气球的力为牛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