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源于社会生活。进行语文教学只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强化社会实践,学生才会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作文时,他的材料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生命力。《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是十九世纪丹麦伟大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名篇。它通过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罪恶本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败和黑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社会对比,学生无不感叹地说:“我们和小女孩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呀!”教…  相似文献   

2.
《卖火柴的小女孩》疑难浅析福建邱衍霖,黄忠汉一、课文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不少备课参考用书上说:“这篇课文叙述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其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这一...  相似文献   

3.
杨玉华 《云南教育》2003,(10):36-36
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在临死之前为了暖和身子擦燃了一根根火柴。火柴微弱的亮光,使她产生种种幻象,这些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如何把这篇课文教活,让学生动情。我采用“比较式”课型教学。一、同类比较,优化教学环节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比较课文中相关的内容,不仅优化了教学环节,还训练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作者五次写小女孩美好的幻景:温暖的火…  相似文献   

4.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写的一篇著名童话。它的主要内容是讲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作者尖锐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  相似文献   

5.
《卖火柴的小女孩》通过描写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由于小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与文中小女孩的痛苦生活距离太远,这势必影响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难以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  相似文献   

6.
《卖火柴的小女孩》描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被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作者通过小女孩在饥寒交迫中几次擦燃火柴的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突出了现实生活与希望幻想之间的强烈反差,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穷苦孩子的热爱和同情。根据文章的特点,教学时,可以“卖火柴——擦火柴——捏着火柴梗死去”为线索  相似文献   

7.
一、把握教材,挖掘情感语文教材具有优美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阐明深刻的道理,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能。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见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应启发学生联想19世纪丹麦社会的黑暗状况和资本主义社会穷人的痛苦生活,再想想可怜的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光着头、赤着脚、饿着肚子在街上卖火柴所出现的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外面正下着雪,夜幕开始降临。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新年的前夕。在寒冷和黑暗中,一个小女孩赤着脚正在街上走着……《卖火柴的小女孩》把这样一个活生生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我读着读着,眼睛湿润了,喉咙像塞着什么。啊,可怜的小女孩!她  相似文献   

9.
这篇童话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课文第二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全文的重点。学生要掌握文章的中心,理解这一段就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板书要突出擦火柴时产生的一连串幻象的画面。教学时,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一些焦点问题进行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穷人是无法摆脱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的,那么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为什么要设计小女孩跟她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实施后的今天,我又一次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12册)这篇课文。以前几次教学这篇课文时,都是从引导学生在体验小女孩生活悲惨的基础上,生发憎恨资本主义社会之情入手进行教学的。这次教学,我打算仍把痛恨资本主义社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另外,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课前我还布置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到学校图书室或微机室查阅《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一、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6年制小学语文第12册第7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2课时。二、教材简析:本课是第12册教材第3组“展开合理的想像”这一重点训练项目中的首篇课文。它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主要讲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依据其体裁的特点,主要是训练学生在上单元能够分辨事物与联想的基础上,学习本文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展开合理想像的,并能够在实践中恰当地应用。依据大纲、教材和教学实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  相似文献   

13.
晏红 《家教指南》2006,(9):22-23
爸爸从外地出差回来了,5岁的儿子央求爸爸讲一个故事,那就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吧,儿子一定喜欢这个经典故事。爸爸深情地讲完故事,问儿子:“好不好听?”儿子说:“不好听,什么是火柴?”是啊,儿子从来没有见过火柴,怎么会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产生感动和同情?那就先让儿子认识什么是火柴。可是家里已经多年没有使用火柴了,而且也多年没有注意到哪里还会卖火柴。爸爸想起从饭店带回来的一个打火机,但是它能代替火柴吗?姑且不说打火机不能像故事中所说的火柴一根一根地“在墙上一擦”;而且因为平时不让儿子玩明火、玩火机,现在给他一把打火机,他好奇不已,反而认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真幸运、真快乐!看来,儿子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无缘相知了!  相似文献   

14.
龚清丽 《新疆教育》2012,(22):110-110
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二册中有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发表于1846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相似文献   

15.
叶枫 《黑河教育》2011,(3):23-23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教科版四年级下第五单元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事。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擦火柴”和“冻死街头”两部分,理解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朗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贫苦儿童悲惨处境的同情,激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天地》2011,(12):28-31
平安夜这天下雪了,人们都在庆祝节日,一个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衣服破旧,光脚穿着一双大拖鞋,一路叫着:“卖火柴,卖火柴!”  相似文献   

17.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带着美好的幻想含笑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感悟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针对这一教学重点难点.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柏延霞 《甘肃教育》2014,(24):120-120
正《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一篇,课文先叙述下着雪的大年夜,天又黑又冷,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想。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笔者通过聆听窦桂梅老师的课,在欣赏这部西方童话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窦老师教学智慧之魅  相似文献   

19.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极为感人的童话,成功塑造了小女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文章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命运。作者主要对小女孩大拖鞋、金黄色头发和当时恶劣环境进行描写,旨在揭露当时不公平的腐朽的社会现实,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这是新年前夕的夜晚。天正下着雪.非常冷。一个小女孩光着脚丫在街上走着。她正在卖火柴。可是这一整天她一根火柴也没卖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