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劈挂拳概论     
劈挂拳是典型的长击远打类传统拳种之一。是中国传统武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盛名外远。古称披挂拳,亦名抹面拳,因为用掌,故而又称劈挂掌。擅长中,远距离克制胜,讲究放长击远,它将中国武术"一寸长、一长强"的技术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技击空间的控制,讲究远则长击、近则抽打、可收可  相似文献   

2.
拳论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行。”拳理强调了太极拳技击的原则,它说明掌握主动权是关键,主动权在于懂劲。推手既要求做到不使对方触及己身,而己能控制对方的重心,又要求能做到在困境中解脱出来,从被动变为主动,能在“从人中”找出妙法,达到搭手即有办法,近身也有办法。远不怕,近不怕,能远能近,能蓄能发,能刚能柔。挨着何处,何处击,则尽到了推手技术的能事。  相似文献   

3.
实战连环膝     
张洪国 《武当》2009,(3):30-33
膝击法在腿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拳谚云:“远用脚踢,近用肘膝。”  相似文献   

4.
武术小百科     
△.拳术:是武术中徒手技法的总称。我国的拳术种类很多,在广大的农村、城市,到处都有各具特色的拳种。据统计,大约有几百种之多。有以地区、山脉、划分的,如“南拳”、“长拳”、“少林”、“武当”、“峨嵋”;有“内家拳”划分的形意、八卦、太极和“外家拳”的查、华、炮、红等;从创始人的姓氏命名的有:燕青拳、二郎拳、太祖拳、洪门拳、孔门拳、岳家拳、戚家拳等;也有以据其基本动作的特点划分的有劈挂拳、通臂拳、弹腿门、戳脚、绵掌、地躺拳等;象形类的拳术有: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拳、龙拳、鹤拳、虎拳、醉拳等。拳术,是按照不同拳种的结构,风格特点和特有的运动规律,由几十个徒手动作所组成的、整套练习,俗称“套路”,而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和特点的拳种流派。△.长拳:属外家拳,一般称为是查、华、炮、红拳,戳脚、翻子、少林、六合等拳术的总称。另外,古时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现代长拳是解放后发展起  相似文献   

5.
步法,是实战技击中的重要技术内容,步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攻防技术的应用效果。拳谚云:“拳到步不到,打人不为妙,拳到步也到,打人如拔草。”散打运动中,熟练攻防技术的实施与运用必须通过灵活的步法移动方可达到,也就是说前进、后退、躲闪、避让便成为攻防招法实施的先决条件。散打比赛中,双方不会僵持而立等待着对手的进攻,而是在不断地移动中,时前、时后、时左、时右,忽近忽远地捕捉时机。改变距离,捕捉时机,这要依靠灵活的步法移动来完成。  相似文献   

6.
兰春玲 《武当》2010,(2):27-28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来创造的一份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华武术拳派套路有近千种,名称五花八门,举凡天上人间飞禽走兽、仙佛罗汉,甚至抽象哲学名词皆可成为拳剑套路名称。诸如白鹤拳、黑虎拳、金狮拳、青龙剑、罗汉拳、大悲拳、八仙剑、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囊括古今,显示了中华武学深厚广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五祖拳的全称为五祖鹤阳拳,该拳术技击性强,无花架子。在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五祖拳崛起而为福建南拳的第一大拳种,同时盛行于我国香港和东南亚各国。其实,五祖拳不能简单地以南拳或北拳来划分,严格地说,它属于不南不北,因而笔者认为,该拳术的技术特点应从其整体结构和技手(即招式)的运作要求上来说,而其演变则要追溯到该拳术渊源的方方面面。下面,就从这两部分说起。  相似文献   

8.
车星辰 《精武》2009,(5):72-73
“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这句话,是大成拳(意拳)创始人王芗斋(王宇僧)先生所提出来的。近二十余年来,随着大成拳(意拳)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王芗斋的好多拳学观点及拳论文字,被广大大成拳(意拳)爱好者背得滚瓜烂熟,朗朗上口。这句“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推手是意拳技击实战训练的一种形式,又是意拳技击实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推手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散手中的不足。散手时,远近距离适宜,双方可以用拳掌肘、膝腿脚攻击对方,可是在散打中亦经常出现双方手臂缠绕在一起,互相扭抱不能有效击打的状态,此时拳手们唯有靠摔来解决问题由于比赛时间的限制,很多拳手在三秒钟之内摔不倒对手,就只好罢手,待分开后再重新比赛。而意拳的推手则完全可以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拳术的浑元力即前后、左右、上下、四面八方、浑然一体平衡匀整的状态来解决问题,即在对手身体、肢体等部位接触到我们身体的瞬间,我周身如炸弹爆炸一般将对手发倒或发远(这是指在接触的瞬间猛然的整体发力)。  相似文献   

10.
有关钓鱼的技巧问题,经常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摆事实,讲道理,似乎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经常使钓友们无所适从。这些似是而非而又相互矛盾的问题,其实正是我们提高钓鱼技巧的关键。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垂钓体会,对一些常见的矛盾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求教同好。一、钓点的远与近传统钓大多数是长竿钓远;台钓法几乎青一色地是短竿钓近。到底是钓远还是钓近,我的观点是要看水情和"人情"。水情,可以用谚语"清浅宜钓远,深浑宜钓近"来解释。这则谚语的内涵,其实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们的活动对鱼…  相似文献   

11.
李洳波 《精武》2005,(12):14-18
相传心意六合拳为宋代名将岳飞所创。岳飞精通枪法,在长期与金兵的战斗中,逐渐将枪法化为拳法,此拳动作简单、实用,发劲刚、猛、银、毒,意到拳到,奇快无比,在实战中远可用枪,近可用拳,变化无穷,非常实用,授于三军,战无不胜。岳飞被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致死后,此拳也随之销声匿迹,金元期间鲜有流传。明末清初,山西永济县姬际可,访名师于终南山,遇高人指教,并得拳谱一本,修炼数载,尽得其中之奥妙,后传艺河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李明森 《精武》2004,(12):24-25
近几年来,随着中美、中泰、中日等搏击对抗赛的举行,散打技术的全面性、实用性逐渐显现出来。拳、腿、摔是散打技术的三大体系,远腿、近拳、贴身摔是散打的技术特色。其中,腿法是散打技术的重要部分,而小鞭腿又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腿法。它是指使用前腿的低鞭腿,是散打独有的技术,以得分、试探为主。下面,笔者从鞭腿的技术、训练以及使用三个方面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拳谚云:远用脚踢,近用肘膝。脚和膝为腿部的两大进攻武器,膝法宜于近身撞击,脚法宜于中、远距离攻击,膝法和脚法可结合成诸多连环腿法。北派武术在临阵对敌时,注重膝、脚的有机组合,连续进攻,突出发挥了腿技的强大威力。膝、脚连击具有动作简练、  相似文献   

14.
格斗战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对于距离的把握。泰拳在这个问题上有明确的思路,即强化近距离和远距离,放弃中距离。能在远、中、近三种距离上都获得强大的控制力当然很好,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果将力量平均分配在远、中、近三种距离上,结果只能是在三种距离上都无法获得足够的控制力。例如,踢拳试图在泰拳的战术基础上弥补拳法的弱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深入,开展太极拳运动日益广泛,有不少经验与问题,值得大家来探讨。我认为练太极拳,要过“五关”和铲“六障”。 如何切实过“五关” 在学习太极拳过程中,要想建立人和拳的整体关系,实现人拳合一,进行总体高效运转,我认为应该过好心诚、形态、传神、立意和行气这五关。 一、过好心诚关:常言道:“心诚则灵”,“信则有,不信则无”。要想学好太极拳,必须诚心笃学不止。只  相似文献   

16.
拳谚云:"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腿法在实战中威力大,得分率高。腿的长度约为人体的二分之一,拳谚云:"一寸长,一寸强。"腿的骨骼大,肌肉发达,力量大,进攻隐蔽性好。在诸多腿法中,侧踹腿使用起来灵活多变,在实战中运用最多。低可踹对方小腿、腹部,高可踹对方胸部、面部。不论是远是近,是攻是守,在任何情况下都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7.
张凯 《武当》2008,(1):33-36
炮捶拳肘法技术,打的是短平快,重在贴身近战.实用性强。它以顶卧扭撑吊抽穿掖等为主要击打方式。拳谚有云:“远用手,近用肘,欺身步法要配合,前后左右皆有肘。器械是手的延长,肘是手的缩短,手打八方,肘击要害。一找穴,二找位(要害部位)。”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历史悠久;流派繁多,各有所长。南方拳派精于拳法;北方拳派注重腿技,擅长以腿制胜、上下使招,要求“拳打三分、脚踢七分”,发挥腿法放长击远的优势。故有“南拳北腿”之说。在此所述的教门弹腿套路即是北派武艺中运用腿法特点的基础套路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实战连环膝     
膝击法在腿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拳谚云:远用脚踢,近用肘膝。如今,膝击法已成为一种深受广大散手爱好者喜爱且在实战中频频运用的技术。膝击法素以凶狠暴烈而著称,击中时如惊涛拍岸,被击  相似文献   

20.
一甲子 《垂钓》2006,6(4):25-29
凡好钓者无不希望有这样一种钓竿:它既轻便易于携带,又能适应多种水情、鱼情,遇上大点的鱼也跑不了……它不仅大大减轻出钓时的负重,还避免了准备多副线组及浮标的琐碎,垂钓时要远则远,要近则近;春钓滩时没有竿影、人影、惊鱼之忧;秋钓深时不受竿长、手酸、臂痛之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