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域性是地理学科的两个重要特征之一。任何地理事物都有具体的窄问位置,地理事物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往往决定了其地理环境特征,因而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分析,应首先确立其所存的区域位置。近年来,各类高考试卷中以区域地图切入的地理试题并不少见(如2003年文综卷地理试题共计7幅图像,区域经纬图地图占3幅),“无图考  相似文献   

2.
在各区域,不论地理事物多么繁多、内部联系多么复杂,但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结构体系。初中地理教学要利用地理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引导、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以下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育》2006,(2):10-10
地理学中的区域是区域地理单位的简称,是表示地球表层及其事物的一种空间单位。它是由人们对地球表层的地理环境进行区域划分得来的。在地理学习中,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实际上就是找出区域间的根本差异,而差异常是靠比较得知的。因此,区域比较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区域地理的复习是地理高考复习的基础。为了突破区域地理的瓶颈,在复习中,必须深入研究地理高考中区域地理的考查特点和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既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教力,又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准确地认定某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也是答好高考试题的关键。复习区域地理应在了解区域的地理事实和现象基础上抓住该区域的最突出特征,分析区域内部的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立足地理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背景区域地理学是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以及区域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选择和组织加工,进入基础地理教育的课程,成为地理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之一。区域地理内容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价值。首先,区域地理学习有助于学生从区域自然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和社会经济要素(人口、民族、工业、农业和城市等)等方面综合认识区域特征,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认  相似文献   

6.
陈梅芳 《考试周刊》2014,(21):137-138
区域地理繁杂的知识点和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征,让学生觉得是很沉重的学习负担。文章从创设情境、读图分析、抓住主导因素、注重区域比较、画"知识树"等方面,着手教会学生化繁为简,学好区域地理。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在本章“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应努力达成三方面学习目标 1.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本章教材并不是讲述具体的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是从区域的含义、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方式的影响、区域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差异、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以作为学习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有关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编写者配合正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设置了相应活动,学生应通过这些活动概括出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区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从如何学会阅读地图,并善于使用地图以及强化区域地图的空间位置,让学生学会图文结合、图文并用和学习技能在区域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等方面,通过对区域异同点的对比,归纳区域总体特征,使学生对区域各要素的掌握和区域综合性有更加明确的知识脉络.  相似文献   

9.
孙师伟 《考试周刊》2013,(7):131-131
<正>区域地理是高考重点要考查的内容,区域差异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由此可见,区域地理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因为区域地理所研究的地理要素繁多,导致区域地理学习任务艰巨,学生学习起来深感头疼。如何快速有效地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成为学习高中  相似文献   

10.
<正>一、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福建卷)特点解读从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福建卷)来看,结构相对比较稳定,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以区域地理环境为背景,以某一地理要素或某几个地理要素为线索,以区域地图(表格)为形式,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高考试题中关于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整合的内容如影随形,其情境创设和命题风格更增添了地域性特色,将相关的地理问题落实到不同空间尺度的具体区域来考查,尤其是非选择题,基本形成了"特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制定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  相似文献   

12.
区域地理主干知识是高三地理复习的重要内容。根据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选择题组分析,结合初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可以发现:对全球地理环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区域、最大尺度(全球)的自然要素空间区划等内容为主干知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考察获得的一手资料入手,运用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对舟山群岛区域地理要素及其相互联系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得出了五个区域地理特征,并说明了在区域地理特征的形成过程中,地理区位因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区域地理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组合,是高考地理试题的重要背景材料。区域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确定区域位置、分析区域特征、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等必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策略,培养学生的分析、阐述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满足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  相似文献   

15.
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区域地理,需要让学生学会整合地理要素,根据要素彼此间的关系、相互问的作用认知区域间的联系,发现区域差异与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地理思维是学生地理素养中最核心和本质的内容,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是学生智力整体发展的缩影和标志。初中地理课程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教育价值,围绕地理环境构成要素和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位置与分布、要素相互联系、区域差异与联系、人地关系展开,初步建立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概念、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认识,理解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旨在探索改变过去区域地理复习靠死记硬背的低效率学习模式,在复习过程中基于综合思维的要素视角,探究区域各要素间的综合联系,基于地方视角,探究区域特有的地理特征和人地关系,基于时空视角,探究区域各要素的发展和演进,重视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的建构以及区域地理的学法指导,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田忠 《地理教育》2014,(6):28-30
正地理教科书讲述中国和世界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揭示地理环境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探讨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是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教材。中小学地理教科书由于涉及国家版图等众多敏感信息,是目前惟一需要教育部、外交部和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三方会审的学科教材。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  相似文献   

19.
明代时期的颍州是淮河中游重要城镇。本文从城市形态结构、地理环境与地名变迁、乡镇农业地理等方面,探究淮河中游水系与城市防洪、河道地名与政区环境变迁、分析城镇地理要素及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研读淮河中游城镇发展沿革,对淮河中游行政区划及沿淮城市群打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高中区域地理的内容和特征,以及有关区域地理的命题方向,从地理知识的掌握记忆和地理题目的分析解答两个方面,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阐述区域地理复习中的一些策略。同时,也指出学生在区域地理复习过程容易走入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