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保持我国跳水项目在世界上的优势,必须发展转体动作的难度。为使更多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能够成功顺利地掌握跳台反身转体5337D(即反身翻腾一周半转体三周半)动作,在梳理以往教学方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保留弹网保护带及陆上辅助措施,避开陆上跳板,水上一米板,三米板的诱导动作,转换成三米台、七米台的诱导动作等新的构思,使转体动作的学习过程简单化,提高学习转体过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跳水多次看目标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水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随着跳水竞技的发展,运动员在翻腾时需要完成的翻腾和转体动作也越来越复杂,当今的最高难度已发展到向前翻腾四周半、向后翻腾三周半、反身翻腾三周半、向内翻腾三周半、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臂立向后(反身)翻腾三周等动作。要熟练、准确地完成这些多周翻腾和转体动作,  相似文献   

3.
1、新转体动作训练方法 转体训练必须遵循由简到繁、从易到难、先陆后水、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在陆上做转体的模仿动作.建立转体的概念。初学者应从学习转体手型开始.学习转体手的用力方法,在地面上用脚后跟为轴,练习半周至多周的转体。要求动作自然连贯,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4.
1、新转体动作训练方法转体训练必须遵循由简到繁、从易到难、先陆后水、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在陆上做转体的模仿动作,建立转体的概念。初学者应从学习转体手型开始,学习转体手的用力方法,在地面上用脚后跟为轴,练习半周  相似文献   

5.
两周半跳和三周半跳两周半跳和三周半跳与一周半跳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在空中增加了转体的周数。两周半跳在空中转两周半(600°),三周半跳在空中转体三周半(1260°),唯一的要求是助滑速度和预转力应更大一些。两周半跳是达到世界水平的一个关键性的动作,它是进入三周跳水平的标志,也是自由滑的骨干动作,因此应作为重点进行练习。  相似文献   

6.
一、看目标训练的提出跳水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运动项目,随着跳水竞技的发展,运动员在腾空时需要完成的翻腾和转体动作也越来越复杂,当今的最高难度已发展到向前翻腾四周半,向后翻腾三周半,向前转体四周,向后转体三周半等动作。要熟  相似文献   

7.
赵雪原  燕鹏 《新体育》2023,(12):23-2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舞蹈啦啦操中立转接反身横跨跳的动作技术与训练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总结如下:(1)立转接反身横跨跳这一难度动作共有三个部分动作组成,分别是转体部分、衔接部分和跳跃部分。(2)转体部分的技术要点在头部、躯干以及足部上;衔接部分的技术要点在面向、落脚和手臂上;跳跃部分的技术要点在蹬摆腿和身体姿态上。(3)依据动作的技术要点,运动员可以进行力量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平衡与协调性训练。  相似文献   

8.
向前翻腾一周半兼转体三周(5136丁)这个动作,是跳水动作中难度较高的。要掌握这个动作,对于少年运动员来说,一般都需要三年专项训练水平才能够完成。由于我对这个动作的教学和训练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只要我们比较好地认识这个动作的技术要领,并解决它的教学和训练手段,同时能够使训练安排得当,是完  相似文献   

9.
直体后空翻两周接快速后空翻与接后手翻着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单跳是技巧运动发展较快的项目之一。几年来,诸如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080°之类的高难度动作已普遍被各国优秀选手所掌握。随着团(屈)身后空翻三周、团身后空翻三周转体360°、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440°等高难度动作的相继问世后,各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将难度动作的发展转向到高难度动作之间的连接上。  相似文献   

10.
当今,花样滑冰的空中转体跳跃动作难度越来越大,不少优秀运动员已能完成三周半跳,甚至四周跳;花样滑雪空中特技的空翻转体动作,更令人眼花缭乱.可见,任何腾空的生物体都能借肢体的相对运动来影响整个身躯的运动规律,这一结论早已被运动员所掌握.但是,不是所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国内外跳水运动的发展非常快,在跳水比赛中不但要求动作“美、稳、准”,而且还要难度大,动作新颖。第五组动作是男子必不可少的动作之一,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一组可以根据每个运动员的情况发展不同组别的转体。(一组好就学向前的,翻腾好就学多周兼转体等等)而在双人跳水比赛中也用得很多,因此有好的转体动作尤为重要。另外,如果转体基本功较好的话学习转体动作也比多周翻腾要相对容易。  相似文献   

12.
男子技巧团身两周空翻加转体360°动作(我国简称“旋”)最早由苏联技巧运动员洛特兹亚库于1966年首次完成,直到七十年代才运用到男子自由体操中来。现在技巧运动员已经能完成团身两周加转体720°、直体两周、团身后(前)空翻三周、直体转体720°后团等更难的空翻转体动作了,而体操运动员目前还处在普及团身两周加转体360°的动作,只有个别运动员能完成直体后空翻两周(如李月久)。可见,随着体操技术的不断发展,体操运动员在自由体操中的高难空翻动作必将沿着技巧运动员开辟的道路前进。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自1978年冬训开始,进入了普及团身二周空翻加转体360°的训练。经过一个冬训,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已经有不少运动员掌握了该动作,但就目前完成的技术情况来  相似文献   

13.
国际体审定的1985年以来的体操规则中,出现了以中国运动员命名的有男子7人14个动作、女子3人3个动作,分布在7个项目中,这些难新动作如下: 自由体操:1.李月久侧空翻一周半同时转体90°前滚翻;2.楼云侧空翻两周同时转体270°。鞍马:1.李宁环中托马斯  相似文献   

14.
一反身翻腾类跳台307C动作的概念: 反身翻腾类动作是在向后翻腾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要求运动员面对跳水池做向后翻腾的动作,由于要在背对跳台做向后翻腾动作的情况下,仅凭体感觉控制离台的距离和安全的完成动作,因此该动作要比其他类动作的危险性大、这就对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动作技术及心理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无形之中增加了稳定完成该类动作的难度。307C是一个翻腾三周动作,它是一个高难度的反身翻腾动作,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能力、专项动作,以及专项素质能力的要求是相当高的。目前,除了男子运动员能够顺利完成外,女子运动员还鲜有人能有胆量完成这一高危性的动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优秀运动员李月久为超赶世界体操先进水平,于1979年后半年在海棉坑中试做了直体后空翻二周转体360°的超C组高难度空翻动作。这一段实践表明,纵轴转体360°并不太难,而横轴翻转不够则是主要矛盾。从实际完成动作的连续图片可  相似文献   

16.
蹦床运动员叶帅难度动作的分析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录像分析等手段,研究蹦床优秀运动员叶帅的前屈三周转体540度难度动作。结果表明:叶帅的专项综合能力已经能满足完成这一难度动作的需要。近期技术训练的突破点是:加大压网和起网力度,加快空翻和转体速度,从而提高动作质量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我国蹦床运动员起跳网上转体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采用摄像法和影像解析法对我国蹦床运动员起跳网上转体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起跳网上转体目前是我国蹦床运动员普遍存在的技术错误之一。它不但影响腾起高度及动作姿态,还易导致身体横向水平位移。当完成翻转周数、转体度数较少的空翻转体动作时应采用非惯性转体技术;当完成翻转周数、转体度数较多的空翻转体动作时,在保证充分压网与蹬伸的前提下,身体离网瞬间即可开始转体。  相似文献   

18.
"bdF类动作"是指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完成的在起跳出台后第一周横轴翻转中带有纵轴转体720°的一类成套动作。目前,运动员在拍成"bdF类动作"时,在起跳过程中手臂技术表现形式有两种。以向左转体为例,一种是起跳出台瞬时运动员手臂呈上举状;另一种是起跳出台瞬时运动员一臂呈上举状,另一臂紧贴于体侧。为了使中国运动员能够正确地选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学习训练"bdF类动作",作者对"bdF类动作"起跳过程中手臂技术表现形式对"dF动作"的效应进行力学原理分析,明确合理的"bdF类动作"起跳过程中手臂技术表现形式的力学依据所在,进而为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提供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9.
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圣火还没点燃,国内的报刊、电台便纷纷预言:孙淑伟有望摘取男子高台跳水的金牌。跳水皇帝洛加尼斯的皇冠无疑会易主中国“金童”。 1992年8月4日,国内舆论界的预言得到了验证。这一天孙淑伟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高台跳水的大决战中,连使绝招斩将夺关频频得手,最后以677.31分荣登榜首。他的最后一个动作反身翻腾三周半,难度系数高达3.4,只见他高高跃起,急剧向后翻腾三周半后笔直地插入水中。真是完美至极难以挑剔。当赛场的电子计分盘显示出  相似文献   

20.
根据人体完成空翻动作的姿势、翻转周数、转体度数、翻转方向确定了空翻和空翻转体动作的种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初步形成了空翻和空翻转体动作较系统的理论,为教学、训练补充了空翻和空翻转体动作方面的理论内容,并为运动员选择、开发空翻和空翻转体动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