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网冠军莎拉波娃是凌空大力挥击的好手.大力挥击是破坏奉极强的进攻技术,臂力不太强的女选手最好能够学会这种可以一击得分的击球方法,其击球方法与普通截击有所区别.普通截击是将拍面打开,对准球,在击球前后将拍面从斜上方向斜下方前推,给球施加下旋,而大力挥击虽可归入截击…类但与其说是截击,不如说更像是打落地的上旋球.  相似文献   

2.
深泽 《网球天地》2013,(9):134-134
我们可以根据拍和球的相对位置来界定平击球、上旋球和下旋球:平击球,球向前走,拍也向前走;上旋球,球向前走,拍向上走;下旋球,球向前走,拍向下走。削球,即属于下旋球,挥拍轨迹从后上至前下。  相似文献   

3.
早期的网球比赛多在草地球场进行,选手们大多采用大陆式握拍进行削球和平击抽球,因为用这种技术打出来的球反弹低。而现在,上旋球技术愈发流行,但削球特别是反手削球依然是网球比赛中重要的技术环节。如果想成为费德勒那样的全能型球员,就必须掌握反手削球技术。要知道,在很多情况下是必须使用削球技术的,比如,在球场两侧的边线区域击球,或是面对反弹很低难以抽击的球。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正手上旋球的随挥 所谓正手上旋球的随挥,它是击球后的一个结束动作,也称作跟进。击球后随其惯性,继续转动上身重心前移,肩朝球和球飞去的方向跟进,使握拍的手臂自然地随着击球的惯性,继续向击球的方向伸展,肘关节向前向上跟进,把球拍挥到身体另一侧的前上方,拍头指向上方。手臂充分展开,大臂和下巴相接触,上臂与  相似文献   

5.
网球     
G845.146,HL006 9905356香港网球运动员反手上旋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HL.中,A]/朱柏强,洪友廉,李卫平∥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53-54(SML)网球∥反手∥上旋球∥技术∥力学分析采用两部摄像机在训练场地实地同步拍摄了受试者的运动动作。受试者为一名香港女子精英网球运动员,站在靠近左边底线区域击球。在所拍摄的动作中由其教练挑选出5个典型的反手击上旋球的动作供作生物力学分析。所拍录像带通  相似文献   

6.
所谓凌空高点抽击是在凌空大力击上旋球基础上发展的更具攻击力的一种高难技术。1更具攻击性的发展型打法普通凌空大力击球的挥拍动作是从下向上,以强烈的旋转来增加攻击性;凌空高点抽击不是给球增加更多旋转而是更接近平击球。并且往往是在决定性一击时采用的进攻技术。2从上向下挥拍击球世界网坛正朝着更具攻击性的方向发展,在比赛中使用凌空高点抽击的选手也在增多。这种打法在实践中是非常有效的,其挥拍轨迹基本接近水平,普通凌空大力击球因为要追求强烈的旋转,所以关键是放松地从下向上挥拍,凌空高点抽击则要求手腕放松的同时,用从上向平下扣杀的感觉去击球。  相似文献   

7.
胡启权 《体育科研》2009,30(2):67-70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三维摄像解析法对我国2名优秀青年男子网球选手柏衍和陈卅正手大力击上旋球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网球选手击球动作成多环节特性,能适应现代网球由于球速变得更快,选手底线击球时间、空间相对有限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手上旋球的随挥,它是击球后的一个结束动作,也称跟进。在实践中,多有初学者和一般水平的人认为击球时的随挥不重要,从而产生各种错误动作。那么对随挥的错误见解及错误动作究竟有哪些?产生原因如何?随挥在击正手上旋球时的主要作用及注意问题何在呢?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发表一点掘见,愿与同行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手上旋球是网球技术中各种击球手法的最基础手法之一。在本文中,你将通过直观照像图片(以右手握拍为例)教学所提出的原则去学习打好正手挥拍击球,使你建立一个直观感受上和动作形态上的精确模式。 首先,我们从正面拍摄了正手击球的分解动作(参阅图1~9),以此为基础概要地讲解正手击球技  相似文献   

10.
网球教程     
第三讲 正反拍击球 网球的抽击球技术统分为底线正拍抽击球、底线反拍抽击球,侧身抽击球以及中场抽击球四大部分。包括平击、上旋、下旋、侧旋等各种抽击法,各种击球的特点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这里我们主要讲讲底线正反拍击球。 一、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双脚自然开立同肩宽,双膝微屈重心落在前脚掌上,右手握拍(不必紧握),左手轻托拍颈,拍面垂直地面指向对方,精神集中注视对方来球准备还击。  相似文献   

11.
对于那些网前技术不好的底线型选手来说,凌空抽击技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1 正手凌空抽击球其实就是一记正手击球——只是减少了来球落地的环节。它的蓄力与挥拍动作都与正手击球相同。凌空抽击对那些烦恼于切换正手握拍和截击握拍的强力底线型选手来说是极好的选项。第一步:尽早做出决定。你需要能够立刻看出缓慢的来球是否适合进行凌空抽击,然后迅速做好准备。采用开放式站位,双肩充分旋转并且保持水平,非持拍手指向来球,良好的预备姿势和身体平衡是凌空抽击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13,(4):100-103
斜线小角度切削接发球 斜线小角度切削接发球是费德勒最为擅长的接发球技术。它是非常值得采用的接发球技术,仅需要很短的引拍来完成击球,控制性很强。它是处理强力上旋球较为理想的方式,只需将一定的球速和角度相结合,就能给发球重炮手很强的挫败感。在这一技术中,你会用到大陆式握拍或东方式反手握拍。  相似文献   

13.
1、东方式握拍法,东方指美国东海岸而言。这种握拍方法正、反手击球时要换握。 2、大陆式握拍法,指欧洲大陆,该握拍方法击正、反手球时不必换握。 3、西方式握拍法,即日本打软式网球的握拍方法,击正、反手球时都使用网拍的一个面,即向下的一个面  相似文献   

14.
尼克波利泰里尼是世界著名的网球教练,他认为他教学的“商标”就是“杀手”正拍。下面让我们听听他对“杀手”正拍的精彩诠释。  “杀手”是强大的正拍,它往往是一个精准的击 球,或者是一个强劲有力的击球,这样的击球常能让作赢 得一分或掌握主动。 握拍 对你的正拍而言,如何选择握拍方式将对击球效果产生巨大影响。 对那些刚刚入门的年轻选手,我极力鼓励他们采用东方式或准 西方式握拍。 不管怎样,有三种基本握拍方式可以选择:──东方式握拍建立岩石般牢固的基础 在你的击球区域里(从你膝部到胸部的前方,正手所能控制的一边)…  相似文献   

15.
邹德禹  覃皓 《新体育》2023,(22):73-75
羽毛球的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运动员采用正手握拍,利用正拍面将羽毛球击打得又高又远,飞行至最高点后以近90°垂直下落至对方端线附近场域,击打难度较高,正手击高远球有两种技术方式。即原地击后场高远球和跳起击高远球。对于高中生而言,完成正手击高远球技术需要侧身正拍面对球网,转身吊拍、伸拍、挥拍至头顶上方高点击球。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学生的课余羽毛球运动情况,发现很多学生都是通过玩耍自学,动作技术不规范、不标准,对此,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要基于教材,学生学情等条件下,统筹谋划、整体设计,通过多措并举,加强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手握拍有4种方式,大陆式(多用于发球和截击)、东方式、半西方式(图1)和西方式(图2)。我们常说,握拍方式能影响上旋的强烈程度,东方式握拍适台打平击球,西方式正手握拍能带出强烈上旋。其实上旋球的强烈程度和握拍没有直接的关系,是握拍方式影响了挥拍的轨迹,挥拍轨迹改变了球的旋转。在这个过程中,握拍方式间接影响了球的旋转。  相似文献   

17.
刘萍萍 《羽毛球》2021,(1):98-101
吊球技术和高远球技术一样,可以分为正手击球、反手击球和头顶击球。其中,在后场反手区域用正拍面在头顶左上方吊球,叫后场头顶吊球技术。后场头顶吊球技术是将底线反手区域的球,用正拍面绕头顶击至对方前场区域紧靠边线两角的近网球技术。后场头顶吊球技术是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中教练们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解剖反手     
通常来说,平击球和上旋球的力最较重,削球的力量较轻,只有将这三种类型的球组合起来使用,才能提高反手击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拍击球是软式网球技术中最主要的进攻手段。由软式网球球的性质所决定,击球时多采用球迷快、打法凶狠的平击方法,这是一项复杂而难度很大的技术动作。本文运用力学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认为提高击球速度关键在于挥拍速度。而合理加大引拍幅度。选择好击球点,以球拍的有力部位击打球的中心部位等几项主要技术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一、技术方面 1.正反拍击球时,尤其是击快速球时,由于侧身击球的动作未完成。往往将球击出了对角线外而失分。同时,也由于侧身转体不够,很难击出直线球。 2.在还击对方打来的低球时,由于身体重心下降的低度不够,因而难于将球准确地击在球拍的中心(即甜点),以致造成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