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发表的储朝晖博士的《省思中国大学精神》一文被《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报刊文章篇目辑览”收录,该文同时还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之前,《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发表的乔登云研究员的《赵都邯郸故城考古发现与研究》被《光明日报》2005年5月11日第1版摘编论点。《新华文摘》辑览《邯郸学院学报》论文@康香阁  相似文献   

2.
《邯郸学院学报》2006,16(4):22-22
《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刊登的李学勤先生的,《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一文被《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全国高校社科学报概览”摘编论点:  相似文献   

3.
《邯郸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发表的刘宏勋博士的《赵文化的历史哲理意蕴阐释》一文被《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摘编论点。  相似文献   

4.
《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刊登的李学勤先生的《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一文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摘编论点:赵文化的特点李学勤在《邯郸学院学报》(季)2005年第4期撰文指出,赵文化的兴起与草原文化有关。在古代,赵氏作为一个宗族,其活动的地点始终与草原上的戎狄联系在一起。正是华夏文化和草原文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  相似文献   

5.
《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刊登的李学勤先生的《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一文被《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全国高校社科学报概览”摘编论点: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李学勤:《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指出赵文化的兴起与草原文化有关。在古代,赵氏作为一个宗族,其活动的地点始终与草原上的戎狄联系在一起。正是华夏文化和草原文化这  相似文献   

6.
《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发表的储朝晖博士的《省思中国大学精神》一文被《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报刊文章篇目辑览”收录,该文同时还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之前,《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发表的乔登云研究员的《赵都邯郸故城考古发现与研究》被《光明日报》2005年5月11日第1版摘编论点。  相似文献   

7.
《邯郸学院学报》2007,17(4):28-28
《邯郸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发表的刘宏勋博士的《赵文化的历史哲理意蕴阐释》一文被《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摘编论点。  相似文献   

8.
《邯郸学院学报》2012,22(3):114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主办的《哲学文摘》2012年第4期第50-51页以《当代新荀学的进路与儒家哲学的重建》为题转摘了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刘又铭教授在《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赵文化研究"专栏发表的《儒家哲学的重建——当代新荀学的进路》一文,全文18000字,转摘3300多字,摘编的主要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邯郸学院学报》2011,21(4):129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5期第202页“学术专栏介绍”栏目第一条以“《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究一’为题,介绍、转摘了《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3篇赵文化研究文章,原文摘编如下:《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专栏究”专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5期第25–26页以两个整版的篇幅,转摘了我刊康香阁编审在《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发表的《史学大家朱绍侯先生访谈录》一文。在学术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杂志  相似文献   

11.
《邯郸学院学报》2011,21(3):108
2011年6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9版"文摘版"转摘了我院学报康香阁编审在《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发表的《著名学者乐黛云教授访谈录》一文,这是《中国社会科学报》第一次转载我院学报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专栏转摘了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刘又铭教授在《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赵文化研究"专栏发表的《儒家哲学的重建——当代新荀学的进路》一文,全文约18000字。摘编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3.
《邯郸学院学报》2010,20(2):14-14
《邯郸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发表了中华文化学家、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积数年思考、费数月之功、口述而成的大作《娲皇:中华民族文化之母》。《新华文摘》2010年第7期摘编了该文的观点,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学术名家访谈录》和《赵文化与华夏文明》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名家访谈录》收入了16位中国当今顶尖学者访谈录和思想研究文章57篇。91岁高龄的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欣然为本书题诗一首。《赵文化与华夏文明》收入了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庞朴先生等专家学者文章43篇。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寓意深长地借《史记·赵世家》语为该书题词。这两部书稿选自于《邯郸学院学报》“学术名家研究”和“赵文化研究”两个专栏。  相似文献   

15.
《邯郸学院学报》2013,(1):60-60
《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赵文化研究”专栏发表了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石洪波博士的《论荀子人性论的历史性》一文,该文首次论述了荀子人性论的历史性问题。《新华文摘》2012年第17期第161.162页摘编了该文的观点,摘编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于2005年4月23-24日在邯郸隆重召丌,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等11个省市的6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这次会议对1987年全国第一届赵文化研讨会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详见《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白中红博士撰写的《赵国故地纵论赵文化—记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一文)。邯郸学院为本次会议提供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辛彦怀教授主编的《赵文化研究》;《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究专栏);胡广文副教授等编著的《赵文化资料汇编及注释》;张润泽、董林亭、胡广文、…  相似文献   

17.
《邯郸学院学报》2013,(1):67-67
《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赵文化研究”专栏发表了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沈长云教授的《荀子故里考辨》一文,该文经过梳理材料后认为:《史记》记载“荀子,赵人也”是正确的,荀子的出生地应该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邯郸,而不是赵国以外的其他地方。《新华文摘》2012年第23期第162页转摘了该文的观点,摘编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日得到《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发表文章的转摘信息,其中,2009年《邯郸学院学报》第4期发表的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的《女娲:中华民族文化之母》一文,在2010年被4家著名转摘刊物同时转摘,分别是人民  相似文献   

19.
《教育探索》2007,(9):F0004-F0004
《邯鄣学院学报》是邯鄣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该刊为季刊,第一、二、四期为文科版,第三期为理科版。大16开本,每期112页。常设栏止有:学术名家、赵文化、文学、教育、历史、外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体育等。“赵文化”和“学术名家”为该刊特色栏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科学时报》、《管子学刊》等报刊常对该刊进行报道和评述,《新华文摘》、《光明日报》、《北京大学学报》、《北京日报·理论版》等多家报刊摘转该刊论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邯郸学院学报》2013,(2):45-4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4期第61—63页长篇转摘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柯马丁(MartinKern)教授在《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发表的研究战国时期赵国思想家荀子的论文《(荀子)的诗性风格》。该文摘是中国最高学术文摘刊物,转摘的文章均来自全国著名学术期刊。《邯郸学院学报》是该期唯一一家地方高校学报发表的文章被转摘,而且转摘的篇幅最长,这是近年来《邯郸学院学报》发表的文章第3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