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建谋 《钓鱼》2011,(3):32-32
1.根据天气选点 我们南方地理环境复杂,直接影响到天气变化,特别是大山集中地区,天气变化更加无常,时冷时热、时晴时阴、时风时雨,故而气象台有时预报也有失误。鱼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并随着改变其摄食生活地点。天气闷热得令人难受时,江河湖库风平浪静。由于没有风吹动,上下水层不能交流而造成缺氧,鱼多数上浮不吃钩。  相似文献   

2.
钓鱼的学问不少,要想钓得多,不仅要知道鱼的习性爱好,摸清鱼的规律,还要了解气象条件对鱼类的影响。我是搞气象的,结合我的专业,我发现鱼类对天气的变化有很灵敏的反应,天气发生变化时,鱼类的活动也会发生变化,它与天气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气象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着钓鱼的效果。下面就将钓鱼行家们有关气象条件对钓鱼的影响的经验总结,与钓鱼爱好者们共同讨论,以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3.
也谈寻鱼     
朱伟 《钓鱼》2006,(6):50-50
哪个钓鱼人没有寻鱼的得与失、忧与乐?寻鱼的成功,就在于了解和掌握了鱼的生活习性和规律,解决个案中鱼的活动变化对垂钓的影响,它不仅有钓到鱼的快乐,更能得到无奈中破解寻鱼困惑的快慰。  相似文献   

4.
伏治友 《垂钓》2013,(1):32-32
天有不测风云。阴、晴、雨、雾、霜、风等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不管人们喜恶如何,都会对钓鱼产生一定的影响。晴天。一般而言,晴天是钓鱼的好天气,但也有例外。酷热的夏季,晴天气温太高,超过鱼的适温范围,导致鱼不爱咬钩:久晴不雨的天气,随着气温持续上升,会引起水质变化,也使鱼不肯咬钩:有些季节的晴天,早晚温差很大,也不好钓鱼:还有,  相似文献   

5.
雷存龙 《中国钓鱼》2003,(11):12-12
一、钓气温与时间差 1.气温:每年的“立冬”至“冬至”,在寒潮来临前夕,南方气候多为晴暖或多云天气,垂钓者如能适时掌握气温变化的特点,往往出钓能有好的钓获量。 2.时间:鱼类的生活习性是随着气温的变化而一日三迁,影响到其洄游活动范围。在南方,当气温低时,鱼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7,(9)
在垂钓过程中,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即水下有鱼,天气、饵料等方面都无问题,鱼却不咬钩。依笔者的认识,这是钓友没有摸清鱼摄食的确切时间。正如人有三餐准时进食习惯(这是正常情况下而言)。实际上鱼也亦然,虽然鱼类所处环境不同,但毕竟同属于动物。气候变化和鱼生活的环境,从而影响了鱼类正  相似文献   

7.
于波 《钓鱼》2011,(19):54-55
钓针鱼要受到风力的影响,这是一个事实。虽然可以下海游泳送线,但是多数时候,天气的变化与海水的温度却让人感到难受。  相似文献   

8.
张忠江 《钓鱼》2011,(7):24-25
钓鱼人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夏秋高温季节,人感到气闷,有汗又出不来的时候,鱼也往往不愿咬钩;而当天气较凉爽或有风时,人感到呼吸顺畅,鱼也非常愿意咬钩。经过长期探索和研究发现,除了温度、气压、天气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外,还有一个因素是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9.
王春波 《钓鱼》2009,(16):52-53
出海钓针鱼要受到风力的影响,这是一个事实,虽然可以下海游泳送线,但是,多数时候天气的变化与海水的温度使人难受。  相似文献   

10.
一、天气与钓时的选择 在垂钓这项活动中,气候的变化是影响鱼类生存、摄食、繁殖和栖游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野外钓鱼,更要注重天气变化对鱼情的影响。夏天鱼之所以难钓,主要原因是:其一,夏天气温过高,鱼儿最适宜的气温是15~30℃,超过30℃以上的气温,鱼儿会感到不舒服,都躲到深水区纳凉去了;其二,夏天万里无云,光照强烈,鱼类...  相似文献   

11.
马建华 《钓鱼》2004,(16):17-17
盛夏的天气反常或闷热,这样的天气对垂钓都有很大的影响。前者因温度的关系,造成鱼为了躲避暑热而游到深水躲藏,后者因气压过低可以造成鱼离底上浮,严重时会造成鱼浮头死亡。那么我们钓鱼人怎样克服这些影响,增加鱼获量?  相似文献   

12.
于文福  祝兵 《垂钓》2001,(6):44-45
风力、风向对鱼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一心想从海钓中寻取快乐和兴趣的钓友,必须了解当地天气变化的特点,透悉“风情”。  相似文献   

13.
山江水 《钓鱼》2010,(22):16-17
喜爱钓鱼的朋友都知道,天气对钓鱼的影响很重要。你可能昨天鱼获爆箱,今天任凭你钓技超群,还是开饵高手、奇妙小药,也常常是乘兴而来,郁闷地败兴而归。看其表象是底层的鱼儿不在底,而上浮到中上层(鲢鱼除外),究其原因则是天气发生了变化,是气压、气温发生了变化。气压、气温的变化使水溶氧发生了变化,水溶氧的高低则直接影响鱼儿的觅食行为,而鱼儿的觅食行为才是决定鱼获的关键。根据多年垂钓实践经验,现就中原地区的天气变化与垂钓鱼获的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邹思全 《垂钓》2020,(2):38-38
垂钓时,天气变化是影响鱼类开口觅食的重要环节,这在冬天更为明显。选择适合鱼儿活动觅食的天气出钓,丰收的概率就很大,反之"空军"的概率就很大。冬天,我们在水边钓鱼时,常听钓友说这么一句话:"这么好的天气(晴朗、暖和的天气),鱼肯定好钓。"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到了下午收竿时,钓友又说:"这么好的天,怎么就没有鱼咬钩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鱼类的生活习性。在北方地区,冬钓的主要对象鱼以耐寒的鲫鱼为主,偶尔也会有鲤鱼咬钩。  相似文献   

15.
游云  木子 《中国钓鱼》2023,(11):44-45
<正>深秋到初冬的这个阶段,虽然天气已经开始比较冷了,但是气温还不至于太低,当然鱼情肯定会同夏秋时节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出钓天气的选择上就非常重要。钓友们需要记住:以下几种天气,鱼儿大概率不开口。一、降温天只要遇上降温天气,鱼儿往往是不开口的,因为水温变化较大,导致鱼暂时无法适应。鱼的主要精力都在调节体温以适应水温变化上了,也就暂时不会进食。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受天气变化的影响,鱼情复杂多变,就算到了秋天钓鱼的黄金季节,鱼也不好钓。就是我们这些常年征战水库湖泊、经验相当丰富的"老钓徒",也常常找不着北,有时,还真不知道这鱼该怎么钓。经过几年的垂钓摸索,笔者认为,现在中晚秋的天气变化大,水情变化也大,导致鱼很不好钓。原来"一根钓竿一根线一包蚯蚓钓一天"的方法已经不能应对当前的鱼情变化了。在钓具装备上,一定要做到齐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是很难获得丰收的。  相似文献   

17.
气象与垂钓     
晨柏 《中国钓鱼》2004,(10):27-27
春夏秋冬,大江南北,处处都有我们的钓鱼人的身影,路再长没有我们钓鱼人的脚长,山再高没有我们钓鱼人的身高。气象的变化,也就是天气的阴、晴、风、雨、云、雾、雷、电、大气压力、空气的湿度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鱼的生息,所以对垂钓有着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宇杰 《钓鱼》2014,(14):37-37
野钓不同于养殖塘,鱼的密度普遍较低,除了饵料与钓技之外,天气往往是影响钓获的最大因素,因此经验丰富的钓鱼人在出钓前都会选择一个好天气。笔者08年开始就留心天气因素对钓鱼的影响,并且在自己的《钓鱼日记》中做下记录。几年下来,对天气因素有了一定的心得,比如:冬季垂钓较好的天气是阴天或者下雨天,风向北风、东北风为佳,甚至下雪天对钓鱼人来说也是连口的好天气;如果是大晴天,钓鱼人感觉身体舒适,但出钓收获惨淡。  相似文献   

19.
三山岛 《钓鱼》2013,(17):50-51
"小姐鱼",学名"繸鳚",因为头部像猴头也叫"猴头鱼"。"小姐鱼"喜欢生活在海藻丛生的岩礁区海域,生性谨慎,较难钓到,是深受本地人喜爱的珍稀鱼种。大连的7月,天气凉爽,景色优美,是海钓的好时节。但这个季节常常浓雾弥漫,能见度很低,对海上航行安全有较大的影响。对于我们这些几乎每周都出海的老钓鱼人来说,这个季节能否顺利出海,就要看运气如何了。  相似文献   

20.
张雨 《钓鱼》2012,(4):24-25
三、昼夜变化对水中溶氧量的影响水中溶氧量因昼夜的光照不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鱼的食欲。在选择钓场和钓点时要首先重视和考虑这个因素。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水的溶氧量昼夜变化情况是白天高于夜晚,最高的时间是下午到傍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