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下行压力加大。面对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的重要论断。建设"一带一路",是内引外联,顺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要求,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当  相似文献   

2.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已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之中。如何才能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让企业财务人员找准自己的定位,进一步发挥自己独特的职能与角色,为企业领导者找到全新的财务管理的新视角与切入点,开源节流,制定出企业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财务新战略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特征是“三期叠加”,主要表现为: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国家正在经历着从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演进,面对“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长沙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深入,形势走向较好,具有自身的先天优势与后发优势,同时面临着良好的招商机遇与严峻的挑战。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长沙必须要充分把握新机遇,直面新挑战,遵循新规律,在更新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思路、改变招商方式、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破解压力,从而驾驭新常态下的招商引资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途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做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作为企业工会干部,一定要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贯彻落实各级重大决策部署上  相似文献   

5.
正股市与经济密切相关。最近,中央判断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三期叠加"时期,即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由于这些年累积的经济和社会突出问题仍未得到缓解,同时深入改革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难题,因而无论是完成哪一期的任务,都可能使经济运行产生震荡,引起阵痛。这种态势必然会影响到股市。结构调整不仅会引起股市的阵痛,而且还会促使资本的疯狂,这两种市场表现去年就有。去年6月由于"钱荒"引起市场大跌,上证指数由2300多点一路下  相似文献   

6.
<正>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稳增长是为了保就业,随着我国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增长由高速到中高速转变,建立教育-就业间的积极促进关系尤为重要。从教育的角度看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导致社会经济增速慢,市场低迷,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形势严峻。怎样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当前严峻的社会问题。随着高校持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在校高校大学生持续增长,所以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多达几百万,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也成  相似文献   

8.
2013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产生了增长速度换挡、经济结构转型、刺激政策消化等经济问题,为了化解经济新常态下的种种经济问题,党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改革思路。从理论渊源上看,供给侧改革思想源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和实践化。为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成背景和基本原则,探究了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年轮都是纪念,每一缕冬阳都汇集成臂膀,去推开充满希望的春天。2015年,已然走来。纵观2014年全球经济,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表现脆弱。美国经济缓慢复苏,日俄经济陷入衰退,欧洲经济步入停滞期。国内在三期叠加作用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推动经济发展看,已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此背景下,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战略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速下行、结构调整、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是对我国目前经济状况的高度概括,也说明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一种全新的状态。本文从我国经济增速、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描述了我国经济的新常态,并且分析了甘肃作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和农业大省,如何在新常态经济下凭借后发优势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凤凰卫视《一周财经新趋势》提到当前中国经济"泡沫三剑客",即产能泡沫、房地产泡沫和地方政府债泡沫。由此联想到"三期叠加",即经济增速换档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实际上,这个三期叠加就是应对泡沫三剑客的时期,也是应对泡沫三剑客的有力武器。再联想到股市,这也正是当前股市所面对的大背景,这个大背景对股市的起  相似文献   

12.
正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相叠加的新时代,局部地区个别债券违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不能排除,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定会牢牢守住。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违约处理、信用衍生等相关领域将进一步完善,各品种的高收益债也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经济文化化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产业结构下游化和需求结构上游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需求结构上游化、高档化表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产品和服务的文化特征,导致文化产业空前发展和繁荣.在鞍山经济增长速度换档、产业结构调整和前期刺激政策"三期叠加"所造成的制造业衰退和形成的文化反周期动力情况下,鞍山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问题和机遇挑战,文化产业发展必须遵循着特殊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中国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与全国一样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背后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发生转换。立足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实际,基于需求侧视角分析经济减速的因素,认为消费是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从优化收入分配等视角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基本面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进入了稳中有进的中高速增长状态,2015年央行连续5次降准降息的货币调控旨在改善目前经济下行的发展状态,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与预期的存在一定差距.在分析1995-2015各年经济增长率的基础上,选取可代表新常态经济的2011.01-2015.10月度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实现的传导效应,并与货币政策的货币传导渠道进行对比,基于实证结果给出两者差异性的解释,从而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强化给出了准确定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构建市场化银企关系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新常态"必须要从"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问题、新动力三个维度入手。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趋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由高速转变成中高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成果由更多的广大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经济发展方式过多依靠投资和出口;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政策;出现"泡沫经济";缺乏创新能力。我国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对外开放,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为经济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英国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但由于竞争优势逐步丧失,不得不面对制造业份额下降的局面。英国开始转向注重互联网所激发的社会创新资源,大力发展创客空间来振兴传统制造业。英国创客空间较强的开放性使其能够发挥汇聚创意资源、激发社会创新、促进产学研融合以及教育提升人才队伍的广泛作用。我国制造业在整体经济增长上处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换挡期,因此不得不面对人口红利和投资驱动这样的要素推动优势逐步减弱的考验。英国为了实现制造业回归而培育创客空间的做法,在我国广泛开展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份额逐步下降的背景下,对我国能否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抢占新经济的桥头堡具有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浙江大学智慧校园服务建设现状智慧校园服务正处于一个“三期交叠”的状态:智慧应用与服务理念的换档期,综合改革实施和政策执行的衔接即消化期,学校管理服务的模式(线上线下)和体制机制的阵痛期。因为涉及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两提我国经济新常态,这是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规律的新认识。我国经济虽然正逐渐向以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更多依托内需的带动、创新驱动逐渐加快、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企业能正常盈利等为特征的新常态过渡,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为此我们需要积极稳妥的探索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路径,以尽早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进入了以经济增速换挡、动力因素调整、矛盾风险凸显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建筑业发展速度放缓,呈现出"新常态"的发展态势。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从劳务紧缺、竞争方式转变、资源节约、技术创新、从业人员结构调整等角度指出在建筑业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并在尊重建筑业自身规律的基础上,从政策扶持、技术创新、项目试点、企业发展模式调整等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