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应言 《华章》2011,(4):34-34
升入了初三,渐渐地,我与王老师有了些许接触。 其实早在初二,我就听说过他的大名。谁不知道那个上了年纪却依然精神抖擞的王老师?谁不知道那个幽默风趣,和蔼可亲的王老师?谁不知道那个上课时慷慨激昂,激情四射的王老师?我带着期望升入了初三,遗憾的是他并不教我们班语文,于是我慕名参加了他的每周四下午的活动课。  相似文献   

2.
略带沙哑的嗓音,率真的性格,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执著,这就是我眼中的江洪春老师。他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尤为广大教师所喜爱。前几天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碰到了江老师。江老师调侃道:郑勇,谁挨我的批评多,谁的进步就快,你挨我的批评比较多,结果成了特级教师。江老师的话,不禁让我想起那次他给我指导课的情景。那是2008年5月的一天,学校派我参加《中国教师报》在上海举办的两岸四地同文异  相似文献   

3.
丁昌金 《中国德育》2012,(17):76-77
有一次,我的同事孙老师打车时与的七司机聊天,只听这位师傅恨恨地说,这些年他一边工作一边苦苦地寻找着一个人。孙老师很好奇,就问他找什么人?他回答道:“我一直在找小学时教我的那位女老师。如果在大街上让我找到,我一定猛踩油门把她撞死,因为小时候她总是想方设法地整我。”他的话让孙老师毛骨悚然。  相似文献   

4.
上学期开学初,教社会课的戴老师回家生小宝宝,不能给方方他们上课了。于是学校安排邻班的郑老师接替了戴老师的工作。郑老师是个刚工作不久的帅小伙,上课风趣幽默,从不照本宣科,同学们很快就喜欢上了他。听郑老师的课真的是一种享受,同学们总觉得社会课的时间过得太快。同学们喜欢郑老师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郑老师上课从来不给他们布置书面作业。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何Sir     
本人的代数老师是 Mr 何,他给我们大家的印象就4个字:“幽默风趣”。你看吧,在一位穿着一身灰色西服,结着一条深蓝色领带的老师旁边,一定会传来阵阵笑声。那位老师就是我的代数老师-何老师。为什么说他十分风趣呢?举个例子吧:那天上晚自习,本班因班主任老师发脾气和成绩不好这两件事而气氛相当之沉闷,许多同学都掉泪了。我可不想这样,于是我一边听着同  相似文献   

6.
我的老师     
在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中,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李仕国老师。 那时李老师约五十多岁,花白的头发齐齐向后梳着,胡子却从不留着,稍稍一冒便被刮掉,他在看书、写字时常戴一幅大镜框老花镜。在我的印象里,李老师是一位慈祥和蔼、开明风趣、很会教书的先生。李老师和别  相似文献   

7.
想对校长说     
杨杨—— 孙老师敲敲我的桌子:“杨杨,郑校长找你。” 我看了她一眼,站起来就走出教室。我知道郑校长找我干什么。就要报中考志愿了,我想报考市重点而学校想让我留下。班主任孙老师跟我谈了好几回,差点冲我发火,我还是不同意,于是今天校长“有请”。这  相似文献   

8.
高雅 《河南教育》2013,(1):42-43
课前研讨突降大任——从忐忑不安到暗自庆幸2012年4月,我有幸成为了黄爱华数学教学工作室的成员。一个月后,我接到黄老师要我承担课题研讨课的通知,忐忑从那一刻开始。黄老师是全国众多数学老师的偶像,在进入工作室之前,我远距离地欣赏着他幽默风趣、游刃有余的课堂;进入工作室之后,我近距离地感受着他为人的谦和、治学的严谨以及对工作近乎完美的追求。对"大问题"教学理解尚不透彻的我怀疑自己不能担此大任,  相似文献   

9.
我的新老师     
今年暑假,我认识了一位新老师。他中等身材,长着高高的鼻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知识渊博,说话风趣幽默。你猜他是哪位老师呢?他,就是在我们作文兴趣班任教的武老师。  相似文献   

10.
周浦中学校长康潇津,从读中学起就养成"今天的事情必须今天做好"的习惯。三十多年前,他在南汇下沙的村校上小学,为他戴红领巾的是王玉芳老师。王老师上他班的课,也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一天中午,他回家吃饭。午后上学,他和同学路过一条水沟。发现鱼在沟里游。同学们捉鱼心切:有的挖泥,有的筑堰;他回家拿拷斗。沟水很快被他们拷干了,鱼儿翻动着银色的鱼肚在淤泥里跳。忽然有人喊:"上课迟到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校长是伴随着学校的新老交替工作走上领导岗位的一个优秀的青年校长。他朴实正派,豁达开朗,说话风趣而富有哲理性,言谈举止有军人的干练。他热爱教育事业,并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师们的爱戴与好评。下边,我就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我们的校长卢冰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我非常赞同“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它使我想起以前的江校长。带学生实习中,杭林根老师和我谈到江校长,他不无幽默地说:有一次我们小声说话讲到了他,他从十米之外赶过来问我们说他什么了,现在做校长了,你跟他大声讲话,他还装作没听到,要你再说一遍,真是“贵人不贵耳”。我比杭老师迟来几年,情况不清楚,就对他的官前官后行为差异保留意见,仍然以敬佩之心看待校长,但是职称评定的事却完全破坏了我对他的好感。他不愿给我上报材料,还埋怨我的同学马劲(我俩同年分配到校,他现在滁州报社做编辑)“你怎么跟胡维德讲话!”。  相似文献   

13.
一位校长对学校的情怀一西部的许多农村学校大多数都是在深山峡谷、黄土沟峁之中,去一个地方过于以偏概全,只有去更多的学校才能听到我真正想听到的声音。在顾沟小学,这所学校依然没有豪华宽敞的大门,只是农村人家式的小门。我到时学校里只有一位老师在看校,学生在教室里安静地上自习,让我觉得十分纳闷。于是我只好就在校园里站着等学生下自习,呆了没多长时间,听见外面有摩托车的响声,几个老师回来了,但依然不见校长,他们说校长坐在后面一辆拉石头的三轮车上。三轮车很快到了,他们说坐在车厢里的就是校长。他留着平头,穿着被太阳晒得掉了色…  相似文献   

14.
企盼     
这张发黄的照片距今已有17年了。每逢闲暇,我就会拿出看看,回忆我的高一英语学习生活,更思念我的英语老师——孙超(前排中,左一为作者)。孙老师是1985年北京讲师团派往长葛支教的一名团员,那年9月初,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接到了他。第一节英语课上,孙老师健步走上讲台,挥起双手微笑着向我们问好:  相似文献   

15.
春节前,某学校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团拜会。团拜会上,紧张了一年的老师们逐个登台讲笑话斗乐子。下面是这次团拜会的直播。校长:校长出门在外麻烦多。有一回我出差,在旅社里看见一个中年人挟着包进来投宿,仔细看那个包,哧,了不得,包上印着“北大”两个字。我想,要不就是他的子女考  相似文献   

16.
每当听到同事大声地训斥起他正读高三的儿子,我就会想起坚守在家乡的农村小学里的那个小老头——我的父亲,也是我最难忘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期刚开学,过去的一位同事就打来电话诉苦,说本学期学校的老师增加了,而他的工作量也跟着增加了。与校长关系密切的老师工作量非常轻,很多只有他的三分之二,个别的甚至只有他的一半。末了,他无奈地说了句,作为校长,应该一碗水端平。  相似文献   

18.
周萍 《师道》2003,(5):49-49
女儿放学一到家,就对我说:“妈妈,今天徐老师提问我的,我回答对了,她还对我笑呢。我们徐老师说过,她对你笑就是夸你。我们徐老师喜欢用表情跟我们说话。”从她兴奋的红彤彤的小脸蛋上,我能感受到,那个徐老师的笑对这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是多么重要。这样的一种喜悦我似曾相识。眼前的女儿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很久以前。当我像她这般大时,心里也曾藏着这样一句话:老师,你的笑对我很重要。我是在山东郊县的一个小山村读小学的。我还记得在那个傍着山依着水的小学校里遇着的第一位老师。她姓孙,叫什么名不知道。那个时候,老师的名字在我…  相似文献   

19.
日前有幸在“金帆课堂”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校长给如东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上的一堂语文课——“走近李白”。说心里话;课前拿到孙老师的教学设计时我是心存疑虑的,给小学生讲李白不容易,一堂课要讲四五首古诗,更不容易。可是孙老师却把课讲得深入浅出,生动精彩,轻而易举地达成了他的教学构想。不禁深深折服于名师对文本解读的独到。对古诗诵读的引导、以故事串联结构的匠心。短短五十分钟,似乎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教学生”。这样的课堂效果与他贯穿课堂始终的闲聊、闲情和闲话是分不开的。现就孙老师课堂前后的几处闲笔反思其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20.
丑老师     
在我学生时代的众多老师里,李老师是教我时间最短、长得最丑的一位。说他丑是因为他的残疾,他是一个身材矮小的跛子。自从他一瘸一拐地走上初三三班的讲台,我们班的同学就沮丧透了,瞧瞧人家二班的语文老师多么高大潇洒,四班的班主任老师多么风趣幽默,都有大儒风范,只有他,整个一矬子加跛子,真是太丢人了!这就注定将有一股势力要与李老师抗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