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老师习惯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用“×”来表示学生做的题目有错。“×”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查阅有关资料,据称“×”号是“此路不通”之意。学生作业中出现“×”,通常不外乎如下几种原因:或确实不会做;或粗心大意造成的;或不解题意所致;还有的就是老师不负责任信手打错的。老师批改作业完毕,学生拿到作业本时,看到“”号感觉还不错,看到“×”号就直撅嘴;极少数学困生作业中布满了“×”号,处处是“此路不通”的标记,其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觉得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可改“×”…  相似文献   

2.
“×”号在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说明此题有错。“×”号究竟是什么意思?翻阅有关资料,据称“×”号有“此路不通”之意。学生作业中出现“×”号,有以下几种原因:或粗心大意造成;或不解题意所致;还有老师不负责任信手打错的。按照儿童的心理,打个“√”号挺喜欢,打上“×’号就撅嘴,一些差生作业中布满了“×”  相似文献   

3.
批改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教师迅速了解自己教学的效果,改进教学方法的一面“镜子”,也是发现优秀学生的依据。在创新课堂教学的今天,作业批改同样需要改革、创新。传统的作业批改往往是:布置大量作业由老师一人逐本批改,如有错打“×”令其订正。学生订正作业往往会一错再错,若让其再订正,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干脆抄袭别人作业应付了事,结果使作业失去意义。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问题虽然出在学生身上,但责任在教师,说明传统的“×”、“√”批改方法缺乏指导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作业的兴趣,在作业批改方法上我做了初步尝试。大致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教学作业批改形式都是对学生的作业做出权威性的判断,用红笔打上“√”或“×”。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师生间缺乏情感的交流,老师和学生容易形成对立,老师几乎成了判断正确与否的机器,老师的绝对威望让学生感到惧怕,尤其是那些经常迟交、订正作业的同学。而在批改中加以朋友式的评价,或鼓励学生对老师做  相似文献   

5.
作业批改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育的延续和补充。有人将作业批改称为“无声的教学”。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多数的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仍袭用陈旧的传统批改方法,即在题中打“√”或“×”的方式。但对于数学这类作业量大的学科来说,教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的借题都一一订正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如果用传统的批改方法来批改这类作业,作业批改下来的结果就让部分学生仅仅知道自己所做的每一道题的“对”与“错”,造成了部分学生对批改下来的错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这种传统的打“√”或打“×”的作业批改方法,对于少数学生来说,作业批改发下来以后,只是看看分数,数数“√”和“×”的多少,就把作业本装进书包了事,使这种作业批改方法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贵刊2002年第6期刊发的《作业批改中的“、”和“×”》一文中,尹老师提出将作业批改中的“×”改成“、”,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纠错机会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对此观点我颇有同感,在此我还想提出在数学作业批改中除了可以将“×”改成“、”外,是否可以灵活地运用“×”、“”,是否可以引进语文教师作文批改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老师都习惯于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用“ד来表示学生所做的题目有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地方正在相继推行“作业无‘×’号”,其基本做法有两点,一是把“×”号消灭在萌芽之中,即写作业之前先对部分后进学生进行适当点拨,以防止他们出错;二是变“×”号为对号,即批阅作业时对做错了的题目不打“×”,而是先给学生讲一讲,让他们把错题擦掉改成对的,然后打上一个“√”(小学数学作业和低年级语文作业一般使用铅笔来写)。前不久有位专家还在《人民教育》上撰文为北京某校的“作业无‘×’号”拍手叫好,其理由不外乎两点,一是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消灭作业中的“×”号果真有那么多的好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对学生文章很注意加添批语,基本上能做到页页见红、篇篇有批。而我们的数学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一般只是打“√”号、“×”号,有时加上“重做”、“订正”等字样,而不习惯或不喜欢在作业本上加添其它批语。其实,如果我们能针对学生作业本上出现的问题,恰当加添一些思考性、点拨性或激励性的批语,其收效将是不可估量的。我是搞教研工作的,到了学校便要经常抽一部分学生的作业看看,在此过程中,我很高兴地发现了些很善于用批语的老师,他们用批语指导、启迪、激励学生探索,使学生不断前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举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低年级新教材的练习编排特点之一是:①例题分析后留下空格让学生动手填写;②“做一做”及部分练习可在书上完成。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作业情况是:①书写工具一般都是铅笔,易于擦、改;②学生通常比较粗心,容易做错题。教师批改这些书写在课本上的作业时,按常规用“√”、“×”号判批。对于做错的题,学生为了省事常将错题擦干净,然后写上正确的算式、答案,但老师批改的“×”号却怎么也擦不掉。这样产生的不良后果是:(1)家长误认为老师批改错了。对老师造成不良的影响;(2)过一段时间后,对学生也造成一种难  相似文献   

11.
不同教师对学生作业批改的符号运用不尽相同,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有的教师在学生作业本上打“×”,而有的打“\”。乍一看,似乎打“×”比较规范、传统。细思量,我认为打“\”更近人意。我观察了两个班级学生对这两种批改符号的不同反应。甲班学生的作业错后,教师使用“\”,乙班学生的作业错后,教师使用了“×”。结果,我发现甲班的学生看到错题后,会立  相似文献   

12.
一位朋友的儿子先是在加拿大读小学 ,那里的老师批改作业从来不在学生的本子上打“×” ,学生做得不对就在作业本上打“?”。那孩子后来回到中国上学 ,老师在作业上老是打“×” ,于是他感到太受伤害 ,气得老哭 ,叫嚷着不肯去学校……乍一听这事 ,我觉得非常可笑 ,但笑过之后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 ,我开始观察学生对这两种批改符号的反应。我把学生分成A、B两组 ,A组学生的作业错后使用“?” ,B组学生的作业错后使用“×”。结果 ,我发现A组的学生看到错题后会立刻皱起眉头 ,随即便会思考并及时动笔在旁边给予更正 ,订正的速度较快 ;…  相似文献   

13.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批改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最近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作了一点改进。即学生作业中出现问题不是简单地画上一个“×”,而改用“?”,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现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一看到作业中的“×”,往往会产生暂时的思维抑制,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兴奋。学生改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相对降低,这就相当于在学生改措的“道路”上亮了一下“黄灯”。如果将“×”变为“?”,学生的大脑思维中就会产生若干个“为什么”。这…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给学生写评语常见于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往往只给学生打上“√”或“×”等明显的能让学生感觉出对错的符号就行了。但我在近几年教学工作中,体会到数学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如果能在留意学生解题的正误同时,注意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5.
作业的批改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批改作业中见对打“√”,见错打“×”,再根据对错比例评分,这对教学工作是十分不利的。教师要认真从学生独立作业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在订正错误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探索教学规律,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在作业的批改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传统的批改符号是: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这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含义是模糊的,没有明确地指出错误所在,致使学生在补标改错中思维的难度增大,不能有效地达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时,会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作批语,起到了评价、启示、指导等作用。数学教师批改学生数学作业时,也不妨在恰当之处给学生作业来个批语。 闲谈中,往往听到有些老师说××学生数学作业这个地方不懂,××学生数学作业那个地方欠缺……对于这样没有共性的学生错误,集体订正显然是不行的,在批改作业时,对于这样个别学生,出现的个别错误,解决的妥善办法是,恰当地作一些批语,起到因材施教、个别辅导的作用。我在这方面作了些努力,效果令人满意,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零作业批改”即教师把作业批阅权归还给学生,把自己用于批阅作业的时间转移到研究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加强个别指导上。实施“零作业批改”,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可促进教师“质性”敬业;能丰富中学教育的人文和科学价值。实施“零作业批改”的基本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简短培训;在课堂上互批作业;学生各自标记“作业问题”;教师抽查作业并做问题记录;师生对学习问题实行双重跟踪。  相似文献   

19.
每当学习一篇新课文,语文老师们总要给学生留下写生字、抄新词的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在提倡减负的今天,我采用了让学生对新学的生字词读一遍、抄一遍、默一遍的方法进行巩固记忆,可班里有几位同学作业总出现错字。给他打上“×”号,让他改错,今天改对了,过几天又写错了。怎么办呢?经过思考,我进行了如下的批改尝试:批改作业时,只在作业后面写上“错3字个字”或“错2个字”,不再出现红色的“×”号。发下作业本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批语自己找出错字,自己改正。对写得全对、书写规范的同学奖给一颗红五星(画在作业下面),…  相似文献   

20.
在作业批改中,对学生做错的题目,以往我常用两种方法批改:一种是打“×”。一种是精批细改。后来我感到这两种方法都有弊病;打“×”,学生看了不高兴,特别是差生“××”多了,容易丧失进步的信心,有的甚至引起反感,烂船当着烂船划,哪里还会去思考错在什么地方。精批细改,对学生来说,教师无异于给他们“代劳”,近乎重做一遍,往往造成他们只看不想,使他们处于被动状态,不动脑筋。究竟错在哪里,还是不知道。对教师来说,花了大量的时间批改作业,必然没有足够的精力钻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