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服务成本视角看图书馆建筑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从图书馆服务成本的视角解析图书馆馆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原则,指出图书馆建筑的经济性不仅体现于图书馆建筑工程本身,也体现于对读者服务与管理成本的影响方面:提出统筹读者服务区与管理办公区、统筹服务效率和绿色经营、统筹实体典藏服务与虚拟典藏服务等观点,强调优化图书馆建筑结构设计和降低读者服务与管理成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打造图书馆第三空间有助于重构图书馆空间的社会价值,有助于聚集人气和塑造城市文化。在“第三空间”理念的导向下,图书馆应合理设计建筑与空间环境,丰富用户的文化与休闲体验,不断引进新技术,提升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北京首个环保智能型图书馆——朝阳区图书馆新馆开馆,1.4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85%的读者使用空间及处处融合高科技成果的智能设计等,将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阅读服务。朝阳区图书馆新馆为不同读者提供专属阅读服务区,其中盲人借阅区可提供盲文阅读、视听、电子阅览等服务。除  相似文献   

4.
学科服务空间环境的建设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构建学科化的空间环境成为图书馆提升学科服务质量、改善馆舍环境、提高馆舍利用率、增强文化氛围和辅助学科教学科研的突破口。通过对地学学科空间环境需求的调查,利用实物标本等为设计载体,融合图书馆馆舍结构和人文环境,构建图书馆学科空间环境,可为地学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具有学科氛围的图书馆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图书馆建筑空间的人文效应、装饰文化入手,并结合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对环境艺术在图书馆建筑空间的美育效应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建筑中的室内环境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力图从图书馆实际应用出发,结合建筑环境设计中空间、照明、色彩等基本要素,探讨图书馆建筑内部环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武警后勤学院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为8174平方米,目前馆藏纸质图书20万册,电子图书130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753种,电子期刊9400余种,电子资源总量80T。图书馆按功能布局划分成四个科学、合理的服务区,即传统文献服务区、数字资源服务区、学科化信息服务区、咨询与自助服务区,全面推行了"藏、借、阅、咨一体化"的开放服务管理模式,建立了  相似文献   

8.
人化的空间,阅读的空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生琴 《图书馆》1996,(1):42-44
本文列举了国内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建筑,提出图书馆建筑空间首先应是富有人性、富有人情的空间,然后提出阅读的空间这个命题。论述了图书馆建筑空间应当是读者赖以阅读、学习在其中的那种人文与艺术相交融的环境空间。着意于创造一种既幽静又亲切,既与自然相通又与人情相交,使读者可全身心投入的环境空间。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构成、特征、宗旨、建设原则和实体空间服务区种类,提出延边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架,最后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建设信息共享空间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0.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南麓,风景秀美,环境宜人。图书馆外部的欧武建筑形态和内部布局合理的建筑空间散发着独有的建筑艺术魅力,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实践环境。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第三空间日益成为图书馆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图书馆第三空间的建设对读者、社会以及图书馆自身发展均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着眼于第三空间的内涵,详细探讨图书馆第三空间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图书馆人性化制度、个性化服务、人性化环境、用户体验等方面入手,构建图书馆第三空间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书馆建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图书馆建筑的人文关怀,重要的是关注人在图书馆内活动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尊重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图书馆建筑,才能营造有益于人在其中健康愉悦地阅读、工作和交流的空间环境。为此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建筑理念,兼顾读者和馆员的需要,为图书馆选定环境优雅的馆址,处理好自然环境与人造景观的关系,建造园林式图书馆,营造宜人的绿色空间,倡导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服务正在经历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空间服务的发展与转变。空间服务将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新趋势。图书馆服务空间是一个多维度服务实体,由知识服务层、资源提供层、外部支持层组成。图书馆空间服务主要包括用户环境服务、实体空间服务、虚拟空间服务、资源空间服务和学习空间服务等。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包括图书馆作为空间理论、第三空间理论和空间再造理论。空间再造理论推动图书馆新型空间建设,但许多新型空间脱离了图书馆阅读服务的目标,图书馆人需要运用新的阅读环境营造理论与约束空间再造理论。营造新型阅读环境的主要目标包括:营造保障与服务阅读的环境,营造引导与推广阅读的环境,营造促进与激励阅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环境品质一直是其空间质量的第一诉求点,空间降噪是影响图书馆环境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目前图书馆的时代发展要求和用户需求入手,论述了提高图书馆建设品质对整体空间降噪的需求,并从环境降噪、建筑降噪、设备降噪和室内装修降噪等方面提出关于图书馆空间降噪的具体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图书馆建筑要求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翁桂南 《图书馆论坛》2006,26(3):231-232,200
从建筑设计、建筑文化、建筑空间、建筑环境及设计理念论述了现代图书馆建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第三空间"理念出发,探寻图书馆办馆理念和服务功能的新型转变,论述该理念与图书馆建筑融合的原因。结合具体实例,分别从"空间格局、环境格局、文化格局"方面探讨图书馆建筑创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理念、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铁 《图书馆建设》2011,(11):31-33
图书馆是以书为媒介的人与人交往和联系的场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公共空间。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可以促进社会包容,创造社会和谐氛围;履行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拓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职能。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应规划图书馆布局,建设人本化的图书馆建筑,融入复合式公共空间的建设,并为读者营造舒适、休闲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9.
谈图书馆的建筑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图书馆建筑形式美、表现性、空间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图书馆建筑美不可缺少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网络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对ALA/IIDA图书馆室内设计奖成立以来的获奖项目展开研究,并从空间类型、空间形态、空间组织和空间室内环境四个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优秀图书馆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和实践经验,提出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应具有文化表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设计理念,提高空间组织、空间交互性和空间环境等可操作性设计路径,以期为我国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