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人类世界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教师教不完,学生也学不尽,我们为人师者,必须先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孩子们,教会他们学会学习、教会他们自主学习,把方法传授给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用老师教的方法去学习、去探索,永无止境地学习。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或经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老师奉送给学生真理,一个好老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为此,作为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逐步学会学习和思考.本文就“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尹祖雄 《新疆教育》2013,(11):162-162
为人正直,平易近人,知识渊博,勤奋善教都是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评价标准。然而,对于一个渴求知识的学生来讲莫过于帮助其学会学习。为他们将来在学海探珠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学习的能力,拥有自己去学习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学得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4.
教学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本领。教材无非是载体,是学习的依据。老师教数学,要依据教材而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方法,再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刘献礼老师说:“知识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学生想会的。”很多东西要靠学生去悟。  相似文献   

5.
论学会学习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量急剧增加的时代,出现了知识增加的无限性和个人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教育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传授一套固定知识的过程,而是传授各种有效的方法,去取得任何特定时刻所需要的知识,即"学会如何学习"。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让青少年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会生存、学会关心。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弱,学习方法也比较差,他们大都停留在多读、多背、多记、多练、做作业等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加强,学习层次应该提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更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1]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视角聚焦于课堂和高效率教学。各学科的共同任务是教学生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有的老师认为:自己教了学生就应该会,复习了学生就不应该忘,纠正了就不应该再错。可为什么没能达到目标呢?我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但勤苫之外尚需得法。曾有人说:一流的教师教思想,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三流的教师教知识。教学应该介于思想与艺术之间,教学要传授思维方法,发展思维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刘瑜  肖俊青 《山东教育》2005,(21):78-79
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学会自主获取知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课本上的概念、定义是如何引入的;定理、公式是怎样发现的,从课本上的知识能推出哪些新的结论等这些藏在课本背后的东西,无疑会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相似文献   

8.
正物理是一门充满科学含量的课程,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去学好物理知识,更需要的是要学会学习物理的方法。结合平时的教学来看,笔者以为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虽然已经是高中学生,但真正会学物理的还不是太多,不少学生的物理概念可以背得滚瓜烂熟,但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欠佳。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转变教学理念,实现学生从学会知识到学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足自能渎书.不待老师讲”。语文学习的过程就足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养成过程。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能够点石成金的手指。指导他们在实践中去发现知识的真滞。养成习惯、掌握方法,会让学生受用终生。因此.使学生学会自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一、学法指导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的目标.因此,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还应把"教会学生学"作为己任,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结合自己在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发现:物理教学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心理学》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策略的活动,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调控的知识.”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得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学习的途径,让他们自主构建知识,即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还应把“教学生学”作为己任,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13):39-40
在目前的教学水平上,越来越多的老师通过改变教学的技巧从而达到创新课程教学的目的,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可以让老师发展自己教学方法和语文学习经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技巧及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可以积极学习课本知识,还可以积极探索和积累其他新的知识,重要的是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而且还能增加老师的教学形式。另外,在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创新,学习基础知识和很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概念,老师可以根据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相关主题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合理利用教学资料,学会教育创新,从而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14.
陈琳霞 《现代语文》2009,(3):139-140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提出新课程教学关注的是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强调师生互教互学。而且沃德在《非常教师》中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因而笔者就尝试用新的理念去进行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去寻找写作之“米”,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激励学生去喜欢写作、去爱好写作、去主动写作。  相似文献   

15.
郭智辉 《快乐阅读》2013,(30):78-79
自学是学生为了获取知识而独立展开学习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是以老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此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我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抓住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环节,有  相似文献   

16.
谈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学校教育给予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已不能满足他们将来实际工作的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未来的人才应该能够掌握自学的方法。陶行知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真正内涵在于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不断地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观的引导下,课程设计更加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许多一线教师转变了教学观,教学中努力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实际上,这也正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思想的体现.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要教他们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古人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我们教学上教知识重要,教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更重要。我们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该如何做呢?其实从最简单做起,就是在我们的每一堂课中老师要多"问",不断地问,彻底地问,以"问"来贯穿整个教学,通过老师的"问"来引导学生的思考问答,从而诱发学生模仿问、学会问、知道问,再进而能够自答,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但老师的"问"不能随便地问,应该在备课中先认真精心设计好,应该具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科目,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他还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可见,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探究目标教学策略,在探究问题之前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然后再去探究那些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一个十分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我们今天对学生的“教”是为了今后的“用不着教”。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教的学生,今后他们能运用我们教给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的能力,自己能够去学习新的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认为应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放手,放手,再放手。 一、放手让学生掌握学法 吕淑湘先生有句话:“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我们教师就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