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以前面所学的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作为学习的出发点,结合有关的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不要求证明)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面平行的判定,蕴含着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三大平行判定(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核心.一方面为下一步学习线面平行的性质奠定了知识与能力的...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本节课内容源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是继平行线的概念及平行公理、三线八角之后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等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它在本章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节内容在高中立体几何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地位。学好本节内容不仅可对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加深理解和巩固。而且为后面将要学习的面面平行的判定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将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说“棱柱”     
“棱柱”是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下A)第九章第七节的内容。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能力目标:通过棱柱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棱柱性质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②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讲内容,以学生已学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基础作为学习的出发点,结合有关的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力图构造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实现共同探究、教学相长,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享受解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刘晓静 《考试周刊》2014,(93):58-58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选自苏教A版数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课,本节内容在立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在前面已学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不要求证明)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年段属中上程度,学习兴趣较高,但学习立几所具备的语言表达及空间感与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足,学习中有一定困难。三、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7.
张晓伟 《考试周刊》2012,(22):119-120
本节内容选自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林德华老师主编的《汽车构造与拆装》(上册)一书中第二篇单元三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发动机的构造掌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学习配气机构的组成及其作用而设计的实用性很强的项目内容,学习本节内容不仅能让学生掌握配气机构的构造,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教材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突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直观地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赵书慧 《快乐阅读》2013,(24):96-97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内容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我在讲解该内容时以空间点、线、面位置的关系为出发点,结合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不要求证明)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线线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其空间感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判定定理的引入与理解,难点在于判定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初步知识》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本节的主要目标是增进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做好铺垫。教材将对机器人相关知识的了解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而把对机器人算法的分析只作为拓展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机器人初步知识》的内容,被作为校本课程《机器人》的入门课来进行授课。主要目标是增加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并没有一些概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知识。但是本节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基础和铺垫,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下面的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鉴于教学的需要。本节课的重点调整为机器人的算法分析,而把对机器人相关知识的了解只作为课前预习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课题: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 课型;新授课. 1教学过程 1.1回顾与思考(设置问题情境,引出本节主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想一想,都有些什么判定条件?  相似文献   

12.
薛翔 《中学教学参考》2013,(35):123-124
本节课为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节《图片的处理》,学习内容为ACDSee图片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测量旗杆的高度》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之后安排的一节活动课,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巩固三角形相似的有关知识。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弄清测量的基本原理,进而更好地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内容,了解图形相似的应用价值。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学生能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和性质来解决问题,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2.能力目标———在分组合作活动以及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  相似文献   

14.
<正>我在学习高中数学时发现,直线、平面平行及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涉及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及其应用等内容。题型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解题要求有较强的推理论证能力,广泛应用转化与化归的思想。考点一: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15.
在《解析几何》第一章讲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后,我安排了一节习题课,目的是进一步熟悉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应用。为此和学生一起回顾了本节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垂直与平行的条件。接下来布置了如下练习。(让四位同学板演):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 最近在合肥市教学能手比赛中,数位老师同上《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一节课(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2第61页).从教学设计上看,老师们的分歧在于:本节课中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要证明,还是不作证明.坚持要证明的老师认为:从长方体中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得出结论,缺乏严密性,“来的太虚”,与“一个命题上升为定理需严格证明”的数学常识相违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1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倡导通过“过程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5节的内容,它是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命题是全等三角形性质的逆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在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时会经常用到;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采用的特殊到一般和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对认识数学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想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初一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基础上 ,学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运用学生已有知识导入新课 ,新课前已布置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 ,注意天气预报的顺序及主要内容。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学习这一节的内容 ,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为使学生学会观看卫星云图、收看简单的天气预报 ,教师制作了以下多种教学用具 :录制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利用电脑制作精美的卫星云图及天气…  相似文献   

19.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是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选修)的内容,以前我在处理本节课的教学时,总是让学生自学,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但总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甚至到最后对此类问题产生畏惧情绪,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很严重。后来教学我对本节内容的教学作了一种新的尝试,现与老师们讨论分享。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过程Enjoy a Cartoon.(课前3分钟)播放《小猪佩奇》第一季第49集“My Birthday Party”。设计意图:课前播放动画,内容是关于佩奇生日的一天。该活动既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到英语课堂学习,又能让他们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Step 1. Pre-reading(阅读前)阅读前,教师紧扣主题设计教学活动,激活学生旧知,为本节课的语篇学习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