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广东某报刊登的"人造美女"一文,曾经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该报还被告上了法庭。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引起社会轰动的新闻侵权官司——"人造美女"案进行了终审宣判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发生的"纸包子"假新闻事件,在全国新闻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也引起了受众对假新闻问题的深刻关注。《解放军报》对新闻真实性的问题一直非常重视,在《军事记者》今年第5期封五刊登了关于在读者中开展"确保新闻真实性"的讨论启事。现选择部分稿件予以刊发,希望这些稿件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能够引起媒体人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日前,《人民日报》一篇《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引起了热议,更引起了执政者的关注。"沉没的声音"是指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的弱小声音和一些"说也白说",即意愿虽表达,问题未解决的声音。媒体如何打捞"沉没的声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大地震引起的海啸、核辐射等危机层层推进,也在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引起了恐慌。一条"吃碘盐可以防辐射"的谣传忽然传遍大江南北,并引起了大面积抢购市场碘盐的行为,在17日、18日两天达到高峰。在各类媒体的大力辟谣、多方引导下,这场"抢盐风波"在短短两三天内便趋于平静。  相似文献   

5.
李文斌 《东南传播》2012,(1):122-124
百事可乐新品牌主张电视广告片借用、篡改三国故事原型,成功实现了对"人英雄"形象的消解和"物英雄"的建构。类似广告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并对这种视觉文化进行必要的价值批判。  相似文献   

6.
正媒体在报道一些地方的负面新闻时,常会遇到阻挠,可有时候明明是正面报道,也被公关。这是为什么?百思不得其解,跟几个官员聊这个话题后知道,有些官员担心"引起关注"。坏事坏新闻会引起关注,可"好新闻"一样会引起关注。深谙舆论传播规律和官场规则的官员,对说和做有着一套很世故的经验,知道有些事只说不做,有些事只做不说,有些事这样说那样做。之所以如此,就是担心"引起关注"。如果是坏新闻,影响官员和政府形象,累及仕途,当然不想"引起关注",可是有些好事千嘛怕"引起关  相似文献   

7.
7月8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纸馅包子"的假新闻,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显示出虚假新闻仍是难以根治的毒瘤,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本期刊发以下两篇文章,希望有助于对此类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8.
周芳 《青年记者》2007,(17):60-60
《咬文嚼字》创刊于1995年,是一本小杂志,32开,48页。创刊以来,《咬文嚼字》以在"咬"上做文章闻名。创刊伊始,先"咬"自己,以后是一路狂"咬"。从"咬"报纸,"咬"期刊,"咬"广告,发展到"咬"全国知名作家,将他们的作品作为"挑刺"的"众矢之的"。这一系列举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咬文嚼字》杂志拓展市场的成功事例,引起了报刊界的关注。以下就具体分析它的办刊特色,探究它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9.
《永康日报》运用"夜编手记"指导办报、推进报纸转型,已坚持了一年零七个月。"夜编手记"伴随着报纸转型,贯穿了报社编委会对办报的思考,有力地推动了报纸面貌的变化。把"夜编手记"作为一项制度2006年9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派往《永康日报》协助改版的顾国庆向编委会提议,夜班总编应写"夜编手记",总结每天办报得失,这对指导改版十分必要。在指导改版的一个月时间里,顾国庆每天写的"夜编手记"引起了采编人员的极大兴趣,也引起了编委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长尾理论"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来,"长尾理论"引起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关注,其主要理念对构筑新的互联网服务模式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图书馆工作流程与网络书店、搜索引擎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长尾理论"也引起图书馆人员的研究兴趣.文章简单介绍了"长尾理论"产生的背景和主要观点,并从三个方面列举了把图书馆与"长尾理论"联系起来的原因,最后概括出图书馆开发"长尾"资源的四个途径.  相似文献   

11.
周菲菲 《青年记者》2007,(20):54-54
北京电视台和中影集团联合推出的"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比起"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引起的争议更多,因为节目中融入了传统文化,是一场"古色古香"的选秀,是一种复古性的娱乐。当经典名著遭遇现代化的商业运作,必然引起无数的争论与思考。"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在操作和执行的过程过于粗糙和拙劣,加之商业运作的成分过大,因此有很多的负面影响,但其积极意义也应肯定。  相似文献   

12.
"帮忙类"电视节目"介入不当"与法律规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帮忙类"节目在行使媒介社会生活"介入"权利,以及解决百姓生活难题和日常纠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地方群众欢迎与市场追捧。但节目中不时表现出的"介入不当"现象,以及对当事人法律权利的损害,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法律规制"观念的导入及确立,无疑是保持节目健康发展,规避由节目传播所引起的相应矛盾及纠纷的最好方法,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际图书管理学领域有一种"学科馆员"的人才管理模式,本文阐述了把"学科馆员"引入到档案学领域的设想,以期引起档案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提升传播力,媒体发展的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懿 《传媒》2006,(10):25-26
笔者在今年8月的<传媒>杂志上对"传播力"的概念进行了一个"粗浅"的定义,引起了业界人士与一些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记者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奉行的多是"无冕之王"理念,但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随着党报体系的确立,这一理念得到不断思考,取而代之的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角色。2013年3月,湖北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我是建设者"大讨论,引起了全国新闻界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全国新闻工作者对记者角色认同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对旧的角色内容的补充,并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应结合时代精神和政策要求,融入新的角色内容,从而开展实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新闻选择不当而引起的新闻"负效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摄影"数字化"之前,一张出色的纪实照片常令人拍案叫绝。但自数码相机在摄影记者中普及后,一些"精彩"的见报照片往往会引起人们的疑问——"这张照片有没有被‘做’过?"而且这种疑问,很多情况下,只有拍摄者自己心中明白答案。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记者布莱恩沃斯基因假照片被炒的事,在业内及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新闻摄影真实性的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反思。2002年10月20日,杭州举行一年一度的烟花大会,图A和图B两张见报的照片是在同一个点拍摄的。很明显,B照作了假,右上方的一朵礼花看得出是通过电脑"加"上去的。因为此处已超出了烟花施放的范围,礼花不会在那  相似文献   

18.
高鸿 《新闻界》2008,(3):112-114
在文化的产业化进程中,文化的"他律"遮蔽了"自律",文化消费主义大行其道。从长远来看,视觉文化艺术及其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何以维系的问题已经不容回避,当代视觉艺术及其教育在文化消费主义影响下的生存境遇亟需引起广泛的关注,文化价值取向的异化和扭曲现象应当引起深入务实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山东广饶县在元、明、清和民国初年一直叫乐安县,1914年才改乐安县为广饶县。当地一个流传甚广的"杀官改县"传说是,1914年乐安县民众暴动杀了县知事,当局本欲把乐安县人全部杀光,但惟恐引起天下大乱,便将该县百姓饶恕免罪,故将乐安县改称广饶县,这就是"杀官改县"这一著名传说的由来。"改县"到底是否因为"杀官"我们暂且不管,但"杀官"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这就是在当时引起朝野震  相似文献   

20.
曾轰动一时的"南京市高淳县民政局为撞死的无名流浪汉维权"一案,因法院认定行政机关"法有授权方可为",民政局与"无名氏"之间不存在直接利害关系,并不是适合的诉讼主体而无权替流浪汉索赔.同样在南京,一起"交警部门为撞死的无名氏维权"案件,却得到了法院的支持.这一案件引起法学界议论纷纷,有的击掌赞赏,有的横眉质疑, "谁有权替无名氏维权"的话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