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在国际新闻摄影大赛中,历年都有一些充满情感张力的优秀军事摄影作品折桂。这不仅为一段时间内广受瞩目的战争留下永远的影像记录,也向世人呈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深度,大多体现了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那些充满了悲悯之心的摄影作品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军事摄影事业.是伴随着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成长起来的。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军事摄影忠实记录了人民军队的每一个进程。真实地展现了我军官兵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和振兴.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和精神风貌。战争年代的军事摄影关注战争与人.和平时期军事摄影关注的依然是做好战争准备的人。军事摄影在着力反映军营生活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军人的情感世界。军人不是苦行僧,也不是清教徒。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样拥有七彩世界。  相似文献   

3.
早期的军事新闻摄影实际上就是战争题材的摄影。主要是表现战场上发生的情况,保留战争史上的真实形象史料.反映战争的残酷、战士的勇敢、重大战役的场面等.给人们以灵魂的震撼,是较有影响的一类新闻摄影。现代的军事新闻摄影除此之外还包括和平时期的军事建设、军事演习、军事生活、军事成果等内容。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强经济建设的和平时期,军事新闻摄影不可能拍摄战争,其重要任务是  相似文献   

4.
刘亚 《军事记者》2008,(10):52-54
人们关注和研究沙飞,有两点被忽视了。其一,只看到他是中国革命摄影的奠基者,而没有看到他首先是一位中国军事新闻摄影的杰出代表。其二,研究者的注意力更多被他的摄影作品所吸引,鲜有透过摄影作品看到并深入研究他的军事新闻摄影思想的。  相似文献   

5.
刘铁生 《军事记者》2006,(5):I0002-I0002
夜战,是军事训练的重要课目。优秀夜战军事摄影作品的产生,取决于题材和手法的表现,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表现。《激战之夜》作了较好的尝试。战争年代表现我军夜战的出色作品《铁路大翻身》、《夜攻单县》都是摄影人在敌人鼻子底下拍摄的。拍摄夜战的光源,凭借的是一次性镁彩闪光。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拍照片,靠的是大无畏牺牲精神。战争与时俱进了,表现今日的军事题材,应是摄影人的思维和摄影文化素质的体现。夜战题材的表现,首要的仍旧是光源和光的利用。夜的视野中只有以火炮枪弹为光源的环境光线,它们有强有弱,有明有暗。如何舍取这些光线…  相似文献   

6.
《军事记者》2013,(5):F0003-F0003
岱天荣.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人,现任解放军报社《解放军画报》编辑部主任记者。他长期从事军事摄影工作.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摄影作品在军内外影展、影赛中获奖百余次,其中有5次获得解放军摄影艺术奖。他还荣获第二届中国摄影艺术奖最高奖——金像奖.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表彰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曾担任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是第五届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第五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他3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7.
《军事记者》2014,(3):F0003-F0003
朱金平简介 朱金平,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杂志主编。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军事部副主任.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他从1982年开始军事新闻摄影.撰写出版的《军事新闻摄影论》,成为我国第一部军事摄影方面的教科书:出版的《风景中的哲理》一书,集摄影、文学、哲学于一体.分别在全国和全军获奖。2012年担任第22届中国新闻奖及第12届长江韬奋奖评委.2013年担任第23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初评暨2012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评委.并主持了首届全国军事新闻摄影论坛。  相似文献   

8.
《军事记者》2013,(7):F0003-F0003
刘应华,四川富顺人,成都军区空军政治部专职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从世界屋脊到巴山蜀水,从云贵高原到秦川大地,所属部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山雷达阵地他都留宿过,仅登上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采访就达46次。他拍摄了大量优秀军事摄影作品,有近千幅作品在军内外获奖,先后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和“抗灾救灾优秀摄影家”荣誉称号,是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2次。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宋举浦报道:2015年1月8日晚,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盛典在浙江宁波大剧院隆重举行。29位摄影家分别获得摄影创作、摄影理论、摄影传播和终身成就四大类奖项。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主编朱金平荣获摄影理论奖,是这届金像奖中军队唯一的获奖者。两年一度评选的中国摄影金像奖,是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的由中国文联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摄影界个人最高成就奖。自1989年以来,共有313位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0.
高帆,原名冯声亮,曾任解放军画报社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是我国老一辈著名摄影家,摄影理论家。在60多年的新闻摄影工作中,高帆不仅拍摄了大量优秀摄影作品,还对军事新闻摄影的规律进行了深刻思考。他对军事新闻摄影的创作原则,人民军队画报的风格,英模典型摄影报道,画报版式结构,画报编辑能力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高帆的军事新闻摄影理念,对今天的军事新闻摄影工作,仍然有着较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3年3月20日,早已战云密布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战争终于打响,这场人类的悲剧在大众传媒的介入下开始牵动全球的神经。3月24日,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图片报评论说:“鲜血开始涌上战争画面”。战争是人类冲突的最高形式,战地摄影是新闻摄影中特征最为明显的一种,在战地摄影中如何表现形象,特别是对战争的恐怖和破坏程度如何把握,是摄影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鲜血也许无法避免,但是战地新闻摄影在寻找冲击力和刺激性的同时也要寻找读者的感觉,受众的心理需求,下面就以两则图片新闻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浅谈新闻摄影的人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西莉 《新闻知识》2003,(11):55-56
新闻摄影除了具有新闻和摄影的双重属性外,还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本文试图从以下四点加以探寻。 一、新闻摄影诞生于记录战争,成形于摄影介入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改革 在摄影诞生的初期,处于萌芽状态的新闻摄影只属于一种偶然性的记录。在大量的人像、风光照片中,偶然留有一些社会事件的记录。到了1855年2月,新闻摄影史上的杰出人物、战争摄影的先驱、美国摄影家罗杰·芬顿,在商贾的赞助下,带着4名助手和3匹马,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强调“内在”、“含蓄”、“诗言志”或“绕梁三日”。人们从骨子里认为,高明的作品必须符合这些基本准则。中文“纪实摄影”这一要领体现出对这些基本准则的理解,“客观记录”与“理性升华”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难以描述的潜在含义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以后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摄影人正是沿着这样一条思路去进行纪实摄影探索的。  相似文献   

14.
朱杰 《现代声像档案》2004,6(3):43-43,59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这种生灵,战争便伴随着人类发展一路走来。它是流血的政治,是武装斗争的最高形式,更是政治集团、军事集团发挥作用,显示威力最明显最重要的时机。谁都不会对战争风云熟视无睹,鉴于此,直接以战争为表现对象的战争摄影,在整个摄影长廊中格外引入注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军事联络部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11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军事新闻摄影组织。今后每年将举办一届“军事新闻摄影”年赛.获奖作品直接参加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三大赛事:“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初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及中国新闻摄影年赛。并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军事新闻摄影论坛.开展各种影展、影赛活动。以此推动和引导军事新闻摄影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军事新闻摄影中的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使读如临现场。真实可信的新闻照片具有魅力,为众多的读接受、喜爱。在新闻图片的采编过程中,我认为新闻摄影必须讲究美学。那么,新闻摄影特别是军事新闻摄影中的美学有哪些基本要素呢?真实,是新闻摄影美的本质特征,理所当然也是军事新闻摄影美的本质特征。一切新闻报道手段中,惟有摄影报道是和被报道处在最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上。摄影离开被报道的客体、离开新闻发生的现场就无法获得形象。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摄影报道因虚假造成新闻失实。这个  相似文献   

17.
军事新闻摄影的主体总是离不开剧烈运动着的军事活动.在摄影创作实践中强调动感表现是军事摄影题材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人们对军事摄影作品的欣赏习惯所要求的。“威势壮,动感强,感情真。兵味足”作为军事摄影的审美标准.是我军摄影工作几十年来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军事新闻摄影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战争年代,军事新闻摄影是中国新兴的新闻摄影事业的中流砥柱。一批穿军装的战地摄影记者在物资匮乏、器材奇缺等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手拿枪,一手拿相机,跟随部队一起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拍摄记录了弥足珍贵的战地新闻照片和宝贵的军史资料,为我们这些后来者留下了一大批堪称“史诗式”的军事新闻摄影佳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军事新闻摄影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在报道抗美援朝、60年代全军大比武等重大新闻和推出雷锋、郭兴福等重大典型宣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很多新闻摄影佳…  相似文献   

19.
梁永严 《军事记者》2003,(10):60-61
军事专题摄影是围绕表达意图,用多幅图片和恰当的文字,较为深刻地报道和表现有关军事新闻事件和人物及问题的一种深度报道。和平时期,军事专题摄影在传播军事信息,形成舆论导向,指导部队工作,鼓舞官兵斗志,传授军事知识和军营文化,提高官兵审美品味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二十余年来,我国军事专题摄影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从起步逐渐走向成熟,并不断地向思想的深度和题材的广度等方面发展。然而,伴随传媒世界的激烈竞争和摄影数字化迅猛崛起,军事专题摄影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也就有必要做一些新的探索。军事新闻专题摄影报道的题材新探军…  相似文献   

20.
盖旭辉 《军事记者》2004,(12):53-54
军事新闻摄影,顾名思义,就是用摄影的手段形象化地报道军事新闻。因此,军事新闻摄影应该以颂扬军队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用富有鲜明军事特色的作品和具有浓烈“军味”的军营生活,反映广大官兵的时代风貌,弘扬主旋律。这种体现“军味”的新闻摄影作品,要牢牢把握人民军队的宗旨和本质,代表先进化前进方向,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