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集部目录出发,可观测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汉代作为文学起步期,文学思想具有强烈的政教实用色彩;隋唐文学全面繁荣,文学思想趋于独立近情;清代文学进入集大成的总结阶段,文学思想体现出理性正统化特点.由汉至清,中国文学及文学思想在总体走势上趋于进步,但无法从根本上脱离正统意识形态的束缚,有关纯文学的研究活动未能成为经史之外的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亦存在种种讹误。本文以集部为例,举其中的人名讹误,略作考辨与订正。  相似文献   

3.
从集部角度比较《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三部目录从诗赋略到集部的嬗变,既是文学观念逐步明晰的过程,也是目录学对文学客观认识的演进过程。从屈原赋之属到楚辞类,楚辞逐步走向经典。别集类的立类及书目传承一方面展示出作家主体地位逐步凸显,另一方面也反映文学正统观念的加强。  相似文献   

4.
流行的权威性辞书对“别集”所作的界定均不准确,这里重新作界定。《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所收书既不设细目,也不使用术语,缺少宏观驾驶性,这里对别集再进行两个层次的分类,并对每类分别作出界定,希望能引起统一学术术语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彭妍 《文教资料》2020,(4):12-14
《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作为两本重要的目录书,实现了从"六分法"到"四分法"的转变,其中《汉志》"诗赋略"到《隋志》"集部"的变化:单设楚辞类,设别集和总集。这些变化的背后反映出了文学观念的变化:提高《楚辞》的文学地位,注重文学的个人创作,扩大了"文"的概念,这些变化促使文学向着独立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古典小说是古代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不论是文言小说,还是白话小说,古人都为我们留下了卷帙浩繁脍炙人口的佳作.照理说,这些优秀之作本应由古代目录著作中较客观、较全面地反映出来.况且我国目录学源远流长,目录著作相当丰富.文学作为一个古老的学科,古典小说作为整个文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在目录的著录与揭示之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古典小说目录远远没能反映小说的成就.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归类相当混乱,遗漏甚多;二是有意排斥,不予著录.这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中国古代文学是“音乐文学”,这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特征。确实,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如不从声乐角度考虑,便难以见其真谛,也无法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与演变。先秦时代何以南北诗歌风格迥异?汉乐府的出现,汉乐府的分类,以及南北朝乐府为什么呈现出鲜明的不同风格?魏晋之后为什么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期,正值文学学科生成之际。钱基博把近现代的文学学科与传统学术体系中的集部纳入共同的关系构架之中,他由"辨章集部之源流"入手,在承续并调整集部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探寻文学生发的原点,阐明文学的功能、范畴,梳理文学发展、演化的统序。钱基博力图建构中国的、本土化的文学知识谱系,稳健地推进集部向文学学科的转型与转换。  相似文献   

9.
《宋史·艺文志》著录宋人著作5000余种,流传至今者已不足半数,以集部著作为多。从现存的类书、文集、笔记、方志、书目等文献中勾稽史料,对6部佚著进行简要考述,期待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诗学辨体理论,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有一个逐步演变发展的过程。先秦两汉出现了古代文体分类的滥觞,诗歌体制得到了初步规范;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诗学辨体理论取得自身独立意义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丈心雕龙》与《诗品》的出现,形成了古代诗学辨体理论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