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针对深井高应力区域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赋存特征,分析出顶板下沉、底鼓及两帮变形破坏等围岩变形规律和小煤柱加固及煤柱宽度的确定方法,研究应用了"锚梁网索+喷注浆"联合支护形式,掌握了该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通过井顶板离层(浅部、深部)、锚杆、锚索的受力、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的观测结果表明,顶板离层控制在60mm、底鼓量最大,约500mm,"锚梁网索+喷注浆"联合支护较好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也为类似条件巷道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受深井高地压及复杂围岩应力环境影响,孤岛工作面巷道在掘进与回采期间变形严重,难以满足安全高效回采的要求。针对潘三矿1472(3)沿空巷道围岩控制技术难题,提出了顶板以锚索支护为主,锚杆支护为辅、巷帮锚索桁架为核心的巷道围岩变形压力深部转移支护技术。经现场实践表明,该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显著降低巷道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某矿的采煤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沿空巷道合理煤柱合理的留设宽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沿空掘巷锚梁网支护对策,确定了强化巷帮支护强度,顶板支护以锚索支护为主、锚杆支护为辅。通过现场实施证明,沿空巷道煤柱留设的宽度及采取的支护对策是科学的、合理的,并且能够有效的控制巷道变形量,为矿井的和谐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特厚煤层沿空巷道所处全煤岩性,围岩变形特征大,巷道支护困难,坚硬顶板条件下,顶板运动产生动载荷影响,易造成小煤柱大变形、顶板下沉过大及顶板冒落难以控制等。因此,如何在坚硬顶板条件下,确定特厚煤层沿空巷道锚杆支护方案、保证煤矿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和技术上分析了综采工作面沿空掘巷的合理位置,提出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是最佳选择.通过对综采面采空区侧向应力场和邻近采空区的煤体、顶板赋存状态的分析,提出综采面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机理.采用锚杆、锚索支护系统成功地维护了综采沿空掘巷,保证了综采面顺利回采.通过对锚网带组合支护沿空掘巷巷道矿压监测数据分析及其力学机制探讨,论证了锚网带组合支护应用于沿空掘巷,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  相似文献   

6.
软岩复合顶板高应力巷道围岩强度低,应力高,加上侧压大、结构松散,变形量大并持续交形,难支护,用工字钢棚和普通锚杆支护之所以变形严重就是由于支护体的特性和围岩的变形力学特性不耦合造成的.采用组合锚杆和小孔径预应力锚索支护顶板,在巷帮采用锚索加强支护,不仅提高了巷道的围岩强度,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围岩的承载能力,控制了围岩的进一步变形,促成了巷道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条件下煤巷支护问题,本文分析了许疃矿三软煤层巷道留小煤柱沿空掘巷特征,建立顶板关键层结构模型,提出留小煤柱沿空掘巷的围岩控制技术;通过矿压观测检验支护效果。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复合顶板压巷道支护是国内外巷道支护的重点难点,而复合顶板在我国煤矿坑道中应用广泛。复合顶板极软煤层巷道是围岩变形剧烈且顶板容易脱落难于维护的巷道。笔者凭借相关工作经验,对这类巷道的破坏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通过利用锚杆支护和注浆的方式提高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同时加强顶板支护,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等手段,能够保证复合顶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全煤巷道顶板和两帮的变形破坏特征及锚杆支护作用机理,针对顶板受水平应力作用变形破坏之后,由于自重和上覆煤层扩容胀力导致破碎垮落,两帮主要受压剪作用剪胀破坏,提出了支护设计原则、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分析全煤巷道顶板和两帮的变形破坏特征及锚杆支护作用机理,针对顶板受水平应力作用变形破坏之后,由于自重和上覆煤层扩容胀力导致破碎垮落,两帮主要受压剪作用剪胀破坏,提出了支护设计原则、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深井综采工作面厚层顶板两巷支护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个难题。常规的锚杆支护方式及支护强度已很难适应深井综采工作面厚层顶板的变形特征,无法有效限制巷道围岩破坏。丁集煤矿第一水平-826m,属于典型的深部矿井,目前东翼主采的11号煤层顶底板为厚层状砂质泥岩,两巷支护难度极大。本文以该矿1311(1)两巷为例,开展新型锚杆强化支护体系的应用研究,采用超高强预应力组合锚杆及11号工字钢对棚支护技术,通过加强支护强度及各种补强措施,充分调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有效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实现了巷道的稳定,为工作面正常安全回采创造了条件,并为综采工作面两巷顶板支护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大采深条件下巷道掘进支护现状及围岩特点,提出采用高强让压锚杆、金属网、W型铜带+锚索联合支护技术控制深井巷道围岩持续变形的方法,并在巷道掘进实际施工中进行支护实践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沿空留巷支护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沿空留巷技术及巷内和巷旁支护形式及其理论研究观状,结合国外沿空留巷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沿空留巷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巷内支护多属于被动支护、巷旁支护存在支护体的力学性能与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不相适应,寻求合理的锚杆联合支护技术适应圃岩的大变形要求,提出了在沿空留巷的巷内采用锚杆支护或镛杆加锚索支护、巷旁采用锚网索注等支护技术,关键是其支护形式和参数的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深部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稳良陆差、变形大、难支护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验等方法,从巷道支护方式和巷道断面优化两方面讨论了深部综放沿空巷道的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直墙半圆拱形断面、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方式能够较好的控制深部综放沿空巷道围岩,减少巷道围岩变形,增强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高应力深埋回采巷道煤层围岩稳定性控制,提出钻孔卸压技术与新型预应力让压锚杆耦合支护设计的方案,并利用ADINA数值模拟研究了巷道分别采用钻孔卸压、让压锚杆支护、钻孔卸压和让压锚杆耦合支护状态下巷道顶部和帮部位移及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钻孔卸压与让压锚杆耦合支护情况下的位移量最小,卸压让压效果最明显,耦合效果最佳。通过工业性试验现场监测与数值计算对比分析,5218综放工作面支护效果表明:钻孔卸压有效地释放围岩高应力,让压锚杆有效地抵制了巷道顶板及帮部的位移,耦合支护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数值分析与现场监测的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6.
深井软岩巷道支护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矿的技术难题。本文针对其围岩破坏特点,提出以注浆锚杆为核心的锚注支护体系,井下试验结果表明,锚注支护改善围岩内部结构、发挥围岩自承能力、提高巷道的稳定性,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多采用锚杆支护作为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的方法。采用锚杆支护解决巷道变形问题,关键在于确定围岩松动圈厚度,然后加以控制。拟运用超声波来检测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根据检测结果,最终确定合理的锚杆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8.
对3553S工作面组装硐室地质资料与顶板岩层进行了分析,针对硐室断面大,顶板节理发育状况,结合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理念,提出了高预应力锚杆支护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实施。实践表明,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控制大断面巷道围岩变形是成功,效果良好,为今后其他区域大断面硐室锚杆支护提供了可靠依据,有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对于复合,顶板的支护多采用棚式支架支护,施工困难,工程造价高,而采用锚杆支护,受顶压的影响,造成顶板局部脱落。双鸭山矿业集团,集贤煤矿根据实际条件,确定在16层复合顶板的条件下,采用钢带锚杆支护。钢带锚杆支护是在苗杆支护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型支护方式,是在巷道围岩内打入锚杆,并在锚杆的末端连接预制钢带,利用钢带和锚杆联合作用来加固巷道的围岩,而形成的新的承载结构。  相似文献   

20.
煤巷锚杆支护越来越多成为主要支护形式,分析其控制机理对巷道围岩支护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针对具体条件下不同直径锚杆支护下巷道围岩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Ф25锚杆支护对巷道加强支护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