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更多了,自主实践探索的能力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其广度和深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学习是从过去的语文活动发展而来的,但其活动内容的“综合性”要求和“探究性”特征使得综合性学习表现出的能力层面远远高于过去的语文活动,其活动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其活动总量及学生参与面是语文活动不可比的。综合性学习应成为语文教学的常规内容,而不应是“添头”或“装饰”。但事实又如何呢?总结起来,我认为当前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存在以下几大误区:  相似文献   

3.
罗兰 《宣武教育》2006,(1):16-19
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内容,即:“语文综合性学习”。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指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体活动,体现听说读写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我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综合性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观察大自然,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活化”的学习方式,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经过实践感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周齐展 《小学语文》2010,(1):99-1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多地指向学生的自主活动。但是,中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在辨别、组织、自控等方面都还不成熟,在参加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得跃跃欲试却又手脚无措。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中段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做好“四导四重”,真正引在点上,导在法上,方能为学生打开一扇神奇的语文学习的大门,带领学生走进更加广阔的语文学习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周晓翠 《生活教育》2012,(24):50-5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列为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梁鹏 《教书育人》2008,(4):32-3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最能突显《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中考考试说明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的要求是:“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出现不仅是对学生更是对老师的一次重大挑战。要想把握住综合性学习的宗旨,就要在语文的综合性活动中,突出“语文味”。“综合性”带给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无涯”的广阔和自由,而“语文味”带给了综合性学习独特的美感和芬芳。越俎代庖,试图综合一切的学习,极易导致学习结果大而空,丢了语文的“一亩三分地”。基于以上这些认识,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刘婕 《考试周刊》2013,(90):23-23
“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的是大语文教学”的理念,拓展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领域。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亲历活动过程,获得问题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还特别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它以问题为中心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焦薇 《语文知识》2014,(4):46-48
新课改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就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师创造性等多重功能得到了师生们的青睐.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确实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中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于一身的一项新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核心是“自主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在综合性学习中激活师生的自主细胞呢?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双自主”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所以,教师应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列为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为此,学校进行了“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建议开展活动,现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决定了其学习的主要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如何通过自主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这便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新课程培训和初步实践,大家已经达到共识。在我个人的教学实践中,我特别青睐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标》中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下的“综合性学习”作为一条独线,贯穿于教材的始终,成为本次语文课改的亮点。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注重语文学科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整体联系。它以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何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8.
徐勇 《现代语文》2013,(12):76-77
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是语文教学中的新亮点,它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宽广的空间。然而,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开展情况却不如人意,很多老师在教学综合性学习课程时只是简单地归纳考点、勾画重点,甚至是一带而过,这与新课标设置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新教材中每单元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努力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开展更贴近学生实际的“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促使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学中又如何有效的实施呢?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结合其它学科,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学习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由此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