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考试命题.在落实高校选拔功能、体现语文课标精神和落实“考试手册”的具体要求等方面.保持了多年来考试命题的稳定性。下面从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试题的编制和作文试题的设计三个方面对今年春季语文试题的命题意图作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申晓博 《语文学习》2010,(7):138-141
国家提出“到2020年.建成世界人才强国”的目标.再次唤起人们对人才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高考关系到高校选拔学生.因此也是国家培养造就人才的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考作为一项大规模选拔性测试,又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赋予了今年高考命题新的特点。今年上海市语文高考试卷的命制严格执行“命题要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上海市语文高考试卷命题工作中,命题组认真依据国家和上海市《教育中长期规划和发展纲要》精神,严格执行命题要"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方针.从阅读材料的选择到试题的编制,今年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力求充分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一、选择典型的阅读材料 考试材料的选择往往直接决定着语文试卷阅读试题的质量,今年命题组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对选文的类型、风格等做了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4.
综观今年的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总的印象是,在稳中有变、稳中求质的思想指导下,以侧重语文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考测的命题理念愈见清晰,其选拔功能和导向功能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是阅读题还是作文题,命题视野开阔,文化含量高,显得大气而有活力,无疑是近几年上海语文高考命题相当成功的一次。  相似文献   

5.
高考是我国当前选拔人才的最主要途径,高考语文命题直接影响人才选拔的质量和学校语文教学。本文通过量化和质性研究,提出了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题目玄虚、现代文阅读测试能力点重复的问题及调整建议,以期引发对改革语文高考试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考自1977年恢复至今已然成为我国唯一的高等教育选拔人才基础机制,高考语文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试卷的主观性试题中,作文占据了试卷中40%的分数,因此,作文命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对象。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语文高考作文命题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和评述,并试图从中找出研究的突破口,通过收集已有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打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晓平 《学语文》2011,(4):50-50
今年高考语文卷的总体特征是理念明确.思路清晰。符合新课改精神。从总体上说,试卷积极汲取历年高考命题的成功经验.在选文和题型上以稳定为前提,在稳定中有所变化;试题的设计既平实又注重分出不同的能力层次,加强试题的选拔功能。试卷体现了课程改革精神。继承中创新。对中学语文教学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种媒体对高考语文命题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普遍的否定。对此,本文对近几年的试题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高考试题已逐步贴近生活,与素质教育日益趋向同步;如果过分强调降低难度,不利于中学教学和高校选拔;权衡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重,是高考语文控制误差的需要;正确认识标准化考试,有助于正确评价语文高考命题。  相似文献   

9.
王长景 《学语文》2008,(4):25-26
2008年高考虽已拉下帷幕,但高考试题仍是近期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今年是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自主命题的第三年,今年的试题也是传统高考的最后一套试题,因明年的语文新课标高考题将会有一定变化。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具有一定的过渡导向作用,所以备受人们关注。今年的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是紧扣考纲、稳中有变、注重人文、难易鲜明、不足明显。  相似文献   

10.
李新 《现代教学》2005,(10):37-38
上海高考语文命题的指导思想: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恰恰是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从近几年的命题实际来看,二期课改并不是将来时,而是过去时和现在时。本文试图从试题研究的角度谈谈对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1999年全国高考的语文试卷中第一次出现了一道《诚信》的话题作文试题以后,不仅全国每一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连续采用了这种式样,而且这种式样还被迅速地推广到了全国高中各个学段的平时考试中,甚至各地的中考的试题也在模仿这一命题式样,就连今年第一次试行高考自主命题的11个省市,语文试题  相似文献   

12.
高考化学试题不但具有为基础教育发展作导向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选拔功能.高考试题是命题专家通过对知识和问题进行组织改造而产生的,虽然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难以预测,但命制试题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下面就常见化学命题方法略加阐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刘振华 《学语文》2006,(5):25-26
一、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出现的背景 1、“教育部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政策,使语文高考试题地方特色的出现成为必然。 至2006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进行了语文自主命题,分省命题要以“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为主旨,而各省命题人不可避免地又要在高考试卷中打上自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14.
王长景 《学语文》2007,(4):24-24,28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2007年高考已经结束,对于各科试题,学生、老师、家长、社会均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我省第二年自主命题的高考语文试题也众说纷纭。本人试就今年的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试题是属于选拔类测试试题,它的命题原则就是基本上不会出现陈题.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安徽省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第二年,又是自2006年自主命题以来的第五次高考.怎样的高考试题才能更好地诠释“稳中有新、稳中有变”的命题精神,人们对2010年安徽高考试题寄予了太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高考命题改革稳步推进的一年,对语文学科而言,在2004年全国15套试题千帆竞渡的基础上,今年又有山东、江西等省加入自命题的行列,使热闹起来的高考语文命题更显繁荣。2005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试卷南2004年4套变为3套,提供给18个省市选择使用。这3套试题,无论是命题思想、思路.还是命题手法、技巧,都较往年更加成熟、练达,以其朴素、清新、大气的品格,引领着高考语文命题沿着清明、通达的方向渐进。  相似文献   

18.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命题文本选择、命题点选取以及试题呈现,是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的三个核心环节。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我国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研究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认为我国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存在研究严重缺失,以"试题分析"代替"命题研究",研究呈经验化、散点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高考文言文试题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近几年该题的分值基本保持在20分左右,约占高考语文试题总分值的12%。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可以发现文言文阅读试题是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本文从命题依据、文本选择、考点分析、题型题量等方面评述2005~2009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并就今后高考文言文命题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0.
王梅 《语文天地》2010,(10):77-80
高考语言表达题,是高考语文试题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历来是广大备考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高考命题一直坚持着“迈小步,不停步,稳步前进”的命题思路。高考语言表达题的如下命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